李渊叹道,“就是因为你二人跟阿爷时间最长,才更知道阿爷有多难。以前阿爷有事,可找你们出主意,如今却不能,如今你们二人要避嫌。”
观音婢屈膝向李渊施了个礼,郑重地道,“阿爷放心,世民阿兄和阿婢都不会给阿爷添乱。”
李渊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彼此之间好像已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
摘过樱桃之后,李渊陪着孩子们玩了有个把时辰,借这个机会培养一下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然后各自回到宫中。
李渊虽然心中舒畅,但依然惦记着他安排紫芙去做的事情。
他让人喊来紫芙,只留她一人在殿中回话。
-------
紫芙端来香茗,跪坐于几案边,为李渊斟上茶水,然后听李渊问话。
李渊问紫芙,“朕让你打听的事情,可有结果。”
紫芙面有难色,小心翼翼地回道,“奴婢也不敢公然去问,只是私下打听了一下。东宫的宫人都很懂规矩,口风很严,一般不在外面谈论太子府的事情。”
“尹德妃、张婕妤院里的人,奴婢也不敢多问,怕问不好引起尹德妃、张婕妤多心。”
------
李渊似乎有些不满意,他接着问紫芙,“难道就没有一点结果?”
紫芙怯声回道,“结果倒是有,但都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
李渊道,“你说说,看朕是否知道?”
于是紫芙便将李建成供奉毗沙门天王,法雅和尚常到东宫讲习佛法,坊间传闻李建成是奉毗沙门天王化身、郑观音是观音菩萨化身等事,向李渊作了禀报。
------
李渊静静听紫芙禀报,也不插话。
最后,紫芙说起尹德妃、张婕妤到东宫礼佛之事,“尹德妃、张婕妤总是隔个三五日到东宫去一次,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人同去。”
“奴婢还听说,如今齐王也信了佛,也是隔三差五到东宫佛堂院去烧香。”
“至于说这些事,是不是真的,奴婢也只是听说,没有办法查证。”
------
紫芙说的这些事,李渊在后宫嫔妃之中大多影影绰绰听过,但是李元吉信佛到东宫烧香,李渊还是第一次听说。
李渊老谋深算,在他的记忆中,多年来李建成、李元吉、尹德妃、张婕妤在他面前就没说过李世民的好话。
作为李渊的嫔妃,说李世民的坏话,说一次两次还算正常,如果长期说,而且和李建成、李元吉相呼应,这就不正常了。
------
如今,紫芙探听的结果,又把这四个人和东宫的佛堂院联系在了一起,李渊便基本上能够断定,他们四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李渊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沉得住气,在生死存亡之际他都能不急不躁,对于李建成、李元吉、尹德妃、张婕妤之间的事,他心中虽已有了主意,但是却若无其事。
李渊平静地对紫芙道,“看来是齐王年龄渐长,变得更懂事了,信佛也好,这样可以收敛一下心性。”
------
最后,李渊拿起案上的奏折,对紫芙道,“你去忙吧,朕批阅一会儿奏折。”
紫芙为李渊盏中添了些茶水,站起身,端起盛放茶具的托盘,屈膝向李渊施礼后退出殿外。
------
紫芙向李渊禀报的内容,都是覃兰按照观音婢的交代和紫芙商量过的。
观音婢交代覃兰,紫芙在向李渊禀报时,不能将事情说得太清楚,一是不能如今就将事情揭破,二是紫芙把啥事都说得清清楚楚,会引起李渊的疑心。
如果紫芙把事情探听得清清楚楚,李渊就会想,你一个负责尚寝局的女官,如何能够把东宫的事弄得这么清楚?
------
这些事情没有一个完整的情报网,是弄不清楚的。
假如李渊刨根问底,问紫芙从哪里听说的,是谁告诉她的,紫芙就没法回答。
紫芙如果不告诉李渊消息的来源,李渊就会怀疑紫芙是别有用心,对他不忠诚。
紫芙如果告诉李渊消息的来源,“河东六婢”就会暴露在李渊面前。
所以,紫芙在向李渊禀报时只能是似是而非,有李建成、李元吉、尹德妃、张婕妤相互勾连的影子,但却又抓不住。
------
这一年,李渊已确定不再出长安避暑,他要趁自己身体还康健,将身后的事安置好。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将有一系列大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