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到御花园游玩,李渊等人都是轻车简从,没有声势浩大的仪仗。
李渊带着宇文令馨、观音婢等人到时,殿中省已在樱桃园里的空地上搭好了帐篷,侍卫们则在御花园外围警戒。
樱桃园中,只有李渊、宇文令馨、观音婢和六个孩子,以及一些近身服侍之人。
------
宇文令馨、观音婢先是领着几个孩子,向李渊见礼问安。
然后,一家老少在帐篷中席地而坐,李渊、宇文令馨、观音婢和孩子们亲热地说话。
帐篷中铺着毡席,放着饮品、吃食,给人一种野营的感觉。
------
李承乾已满六岁,李泰、李元嘉都是五岁,淮南公主李澄霞、长乐郡主李丽质则是四岁,十九皇子李灵夔尚不满一岁,还得让人抱着。
几个大些的孩子,早就被满园红艳艳的樱桃所吸引,心已飞到了帐篷外面。
李承乾、李泰、李元嘉稍微大些,在母亲和皇家学馆的教导下,已懂了礼节。
淮南公主李澄霞和李丽质,年龄则相对小一些,虽说是也懂了些礼节,却还是有些坐不住。
------
李丽质见母亲观音婢一直和阿翁在说话,心中有些忍耐不住,仰起小脸轻声地问坐在身边的观音婢,“阿娘,我们何时去摘樱桃?”
观音婢用胳膊搂了搂她,微笑看着李丽质,进行安抚,“乖,不急。”
李渊很懂孩子们的心意,对观音婢、宇文令馨道,“让孩子们开心地玩吧,我们边摘樱桃,边说话。”
------
孩子们虽小,却都知道李渊是皇帝,因为不经常和李渊在一起,见到他都有些拘谨,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与父亲、祖父那般亲近。
李渊站起身,领先走出帐篷,观音婢、宇文令馨领着孩子跟在身后。
到了外面,观音婢、宇文令馨各自吩咐孩子们的乳母和服侍的宫女,带着几个孩子去采摘樱桃。
------
孩子们离开李渊、观音婢、宇文令馨,便恢复了天性,开始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笑,一个个欢呼雀跃、欢天喜地。
转瞬之间,几个孩子就和乳母、宫女隐身于樱桃林里,人虽看不见了,却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
观音婢、宇文令馨,也拿了准备好的竹笥,和绑了铁钩的竹杆,陪着李渊采摘樱桃。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乐趣,成人则有成人关心的话题。
李渊右手拿着带钩的竹杆,钩住一根结满樱桃的树枝,将树枝轻轻拉弯。
然后用左手拉住枝梢,将竹杆交给宇文令馨,腾出右手采摘枝上的樱桃。
------
李渊一边将采摘的樱桃放入观音婢所端的竹笥中,一边笑吟吟地问观音婢,“阿婢,你小字叫观音婢,是服侍观音菩萨的玉女,你可相信佛道?”
他停下采摘樱桃,笑看着观音婢,等着观音婢的回答。
观音婢微笑着道,“阿婢不信佛道,只相信那些实用的典籍。”
------
李渊感兴趣地问,“阿婢说说都是什么典籍实用?”
观音婢将竹笥端到李渊面前,“阿爷先尝一下鲜,我们慢慢走着说。”
李渊从竹笥中捏起几颗樱桃,转身慢慢往前走,观音婢错出半个身位,跟在李渊身侧。
------
观音婢回答李渊的问话,“阿婢自幼读的是经史,研习的是《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和兵法谋略。”
“信佛的人是听天由命,相信命运由上天安排;阿婢相信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尽心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后不管成败如何,心中不留遗憾。”
“信佛的人是等待上天的恩赐;阿婢做事是主动出击,谋定而后动。”
“就如阿爷射箭一般,先选择目标,发现目标后聚力、拉弓、瞄准,等待最佳的时机将箭射出。箭射出之后,再也不能回头,中与不中都不再后悔。”
------
李渊边听边点头,他停下来,转过身看着观音婢,“阿婢说得有理,你难道不怕阿爷说你用阴谋诡计?”
观音婢沉着应道,“是否是阴谋诡计要看各人的立场。志同道合的人会说阿婢足智多谋,对手才说阿婢耍阴谋诡计。”
------
李渊呵呵笑道,“阿婢说得好,阿爷还真怕你和二郎,将阿爷作为对手。”
观音婢粲然一笑,“阿婢可不敢,我那些手段在阿爷眼中都是小伎俩。阿婢跟着阿爷十几年,我和世民阿兄做啥事,怎会逃过阿爷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