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年龄渐长,处事沉稳了许多,也更加富有心机,已经懂得如何讨好李渊。
在洛阳之时,他得到一座玉观音,这观音像通身没有半点瑕疵,晶莹温润,做功精细,观音菩萨端坐莲台,宝相庄严。
凯旋之后,李元吉将此玉观音视作珍宝,将之作为礼物献给李渊。
------
李渊不喜佛道,对李元吉送来的礼物,虽然并不喜爱,但对李元吉的一片孝心却极为赞赏。
看到李元吉这两年来沉稳了许多,武艺也有了很大长进,李世民领兵赴虎牢关时,李元吉坐镇洛阳还算可圈可点。
如今还知道给父亲送来礼物,可见也懂了一些人情事故,对于李元吉的改变,李渊心中万分欢喜。
------
李渊充满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四儿子,夸赞道,“听说四郎在洛阳作战很英勇,替你二兄坐镇洛阳之时,大小事都处理得有板有眼,我儿终于长大了。”
李元吉谦虚道,“与两位兄长相比,元吉还差得很多,孩儿将多多向他们请教,阿爷也要在百忙之中,对孩儿多加指点。”
李渊微笑颔首,勉励李元吉,“四郎只要多加历练,必将成为国之栋梁。”
------
父子二人亲切交谈一番之后,李渊手抚放玉观音的锦盒,对李元吉道,“四郎知道,阿爷不喜佛道,这宝物放到阿爷这里也派不上用场。你大兄大嫂皆是佛门信徒,你就将此宝物送给你大兄吧。”
听李渊这样说,李元吉心中不禁暗暗后悔,怪自己粗心没有选好礼物。既然李渊交代让他送给李建成,李元吉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宝马配英雄,红粉赠佳人。李元吉意识到,将这玉观音送给虔诚礼佛的李建成才是物有所值。
------
看望过李渊,李元吉自然要去看望他敬重的长兄李建成。
在去看望李建成之时,李元吉就送去了这座玉观音。
此时的李建成正处于心情沮丧之中,昨日李世民率军凯旋,享受到无上的荣崇,想到自己越来越受到父亲的冷落,他更加灰心丧气。
对于李元吉送来的礼物,李建成也无心赏看。
-----
李元吉见李建成失魂落魄的模样,心疼地问,“大兄因何事不开心?”
李建成叹道,“如今二郎功劳越来越大,大兄在担心太子之位不稳。”
李元吉从小由李建成照顾着长大,哪里忍心大兄受到伤害,他义愤填膺地道,“二兄功高,如日中天,深得阿爷喜爱,大兄虽是太子,却地位不稳。如不早作打算,必将大祸临头。不如我替大兄将他杀了。”
------
李奸成生性仁厚,又虔诚信佛,虽然对李世民心生怨恨,却不忍杀了自己的手足兄弟。
听说李元吉要杀李世民,李建成急忙劝阻道,“四弟不可,我等怎能手足相残?”
李元吉冷笑道,“大兄还念手足之情,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二兄,我这次随他东征洛阳,才算真正知道他是何等之人。”
“二兄杀伐果断,心硬如铁,万军之中豪气干云,谈笑间杀人斩虏如宰鸡一般。”
“大兄如若对他心怀仁慈之心,则早晚将自己送上死路。”
------
李建成听李元吉之言,顿时沉默不语,隔了半天才说道,“我是长兄,当守孝悌,他不仁,我不能不义。”
李元吉见李建成如此迂腐,心中恼怒,甩下一句,“我是在替大兄谋划,大兄不醒悟,我也是瞎操心,你是生是死与我何干?”然后,气哼哼扬长而去。
------
李世民回到长安,可以说是志得意满,见到观音婢之时,止不住是眉眼含笑,执子之手深情无限。
偷眼瞄一眼站在观音婢身后的杨婧、阴月娥,眼中也含着爱意,微微颔首。
与妻妾们分别整整一年,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需要交流。
------
一妻两妾个个千娇百媚,但良人却只有一个,纵然有再多的情话,也要一个一个分开来说。
妻尊妾卑,是不可更改的规矩,刚刚返家的李世民只能属于观音婢。
久别乍逢,相思绵绵终再续,回到后殿终不免郎情妾意。
室内红烛摇曳,案旁榻侧一对爱侣迤逦相偎,诉不尽的别后相思。
说到情浓之时,少不了一次次的深情相拥,纵然是香吻频送,仍叹良宵太短,难以弥补想思之苦。
------
观音婢熟读女道妇德,见惯了宫中嫔妃的争斗,怎会看不透妇人之心?
她也明白,杨婧、阴月娥对李世民的归来也满怀着渴求。
观音婢虽然不舍得李世民的怀抱,但在这个一妻多妾的世道,她终究不能独占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