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几日,观音婢和万贵妃一起去见李渊,向李渊说了将李宽过继给李智云为嗣的想法。
李智云也是李渊心爱的儿子,因为晋阳起兵被害,李渊心中一直觉得有愧于这个儿子。现在听观音婢和万贵妃说,要将李宽过继给李智云,李渊当即同意。
不久,李渊对李世民的儿子逐一进行了册封。
封李承乾为恒山王,李宽嗣楚王,封李恪为长沙郡王,封李泰为宜都王。
------
按照历代册封的典制:
皇子,皆封为亲王;
皇太子的儿子,为郡王;
亲王的儿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以恩进者封郡王。
------
李世民的身份是亲王,依照典制,李世民在世时,他的儿子们只能册封为郡公。
只有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承乾才能承嗣为秦王;其他的儿子,只有皇帝格外恩典,才能晋封为郡王。
但李渊却破了册封的规矩,直接将李承乾、李泰、李恪,册封为和太子的儿子地位一样的郡王;李宽嗣楚王。
由此可见,李渊对李世民的看重。
------
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不在长安,李渊的心里很安宁。
虽说一直还没有攻下洛阳,但每个月传来的都是好消息。王世充所属的州县,一个个在逐渐归降。
太子李建成不在,尹德妃、张婕妤也失去了攀附的对象,两人也比较安分。
没有了勾心斗角,太极宫里也很安宁。
李渊偶尔让妃嫔们聚一下,看一下自己的小孩子们。
------
在安宁祥和的太极宫里,观音婢和杨婧、阴月娥,依然是每日看书、练字、下棋,逗孩子,然后偷偷地想李世民。
到了来年四月,观音婢诞下一名女婴,李渊格外开恩,赐名李丽质。
------
在皇宫之中,女孩子的地位不如男孩。
公主们生下来之后,都是集中到公主院集中抚养,不知道生母是谁,也很少有公主被皇帝赐名,册封之后被称为某某公主。
李丽质虽说不是公主,被李渊赐名,也是一个例外。
------
到了四月,太极宫里开始不平静起来。
这个月,李建成返回长安。
李渊为示对李世民的恩宠,晋封李世民的第四子李泰为卫王,成为一名亲王。
------
接着,李渊又册封自己的小皇子们。
册封:莫丽芳的儿子李元景为荆王;孙嫔的儿子李元昌为汉王;尹德妃的儿子李元亨为酆王;张婕妤的儿子李元方为周王;郭婕妤的儿子李元礼为郑王;宇文令馨的儿子李元嘉为宋王。
------
这些儿子封王的嫔妃们,其中有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就开始骄纵起来。
她们以为自己的儿子封了王,自己也身价大增,却没有意识到在帝王之家,嫔妃们只是皇家传宗接代的工具,在血雨腥风的宫庭争斗中,一不小心便会沦为夺嫡之争的牺牲品。
在帝王之家,无欲无求的嫔妃和皇子,往往得以长寿,争夺权位者多是不得善终。
------
李建成从河东归来,感觉到形势对他越发不利。
李世民去年收复山西、河东之后,如今河南大部已经归附,攻下洛阳也是在朝夕之间。
李世民是晋阳起兵的首要推动者,带兵收附关中群雄;灭了薛仁杲,平定陇西;打败刘武周,收复山西、河东。
如果再扫灭王世充,平定河南,李世民将为开创李唐基业立下盖世奇功。
------
李建成身为太子,无功可建,李渊对他渐渐疏远,他已感觉到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面对大位的诱惑,很少人有自知之明。
古往今来,哪里有太子主动让贤,让出自己的太子之位?
面对来自李世民方面传来的压力,李建成没有退路可走,他拼死也要保住太子之位。
------
在通往未来皇帝大位的道路上,李建成无功可建,他只有通过不断诋毁李世民,贬损李世民所建的功绩,来重新赢得李渊的信任。
处在深宫内院的尹德妃、张婕妤,看不清朝堂上的形势,以为攀上了太子李建成,便稳住了她们母子将来的地位,却没看到李建成已是朝不保夕。
------
尹德妃、张婕妤向李建成频献殷勤,希望结交李建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