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对尹德妃、张婕妤曲意奉迎,妄图通过她们来媚惑李渊。
双方各有所图,互相利用,一有机会便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
------
李世民将近一年未平定河南,关中不断向东输送粮草,他们便说李世民在虚耗国力。
洛阳久攻不下,他们便说李世民在有意拖延,在巩固自己的地位,手握兵权另有所图。
李世民身先士卒,他们便说李世民不知轻重,做为一军主帅不顾几十万大军的安危,只顾自己出风头。
------
李渊为人宽容,是个天生的和稀泥脾气。
有人在他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他却不急也不气,而是面带微笑听别人说。
他的这种态度,让李建成、尹德妃、张婕妤以为妙计得逞,越发肆无忌惮,诋毁李世民的话,便越来越多起来。
------
到了五月,李世民率军获得大胜,不但王世充率众投降,还活捉了窦建德,王世充所属州县全数归降。
窦建德的妻儿还献出了从宇文化及那儿得到的传国玉玺,窦建德属下的山东、河北、河南州县也大部来降。
此次,李世民率兵东进,历时十个月,淮河以北大部平定,取得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战绩。
李世民为筑牢大唐根基奠定了无人能比的功勋。
------
洛阳破城之日,李世民命房玄龄、杜如晦入中书、门下省收隋图籍制诏,民户、赋税底册;命封德彝、窦轨、宇文士及等查封府库,收其金帛,准备颁赐将士。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长年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赞军事,每次取得大胜,攻克城池,其他将佐都是忙着收集财货珍宝,他们三人则是首先收集图籍、民户赋税底册,搜罗可用的人才。
碰到才略骁勇之士,他们都深相交结,引入到秦王幕府使这些人为李世民誓死效力。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成为李世民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
接到洛阳大胜的捷报,李渊心中大喜,他让宠妃们到洛阳遴选隋宫人,收集府库奇珍宝物。
这些宠妃们私自向李世民索求宝货,并为他们的亲属求要官职。
李世民都加以拒绝,对她们道,“宝货都已经造册登记准备奏呈圣上,官职应当授予贤才和有功之士。”
李渊的宠妃们没有达到目的,多是心生怨愤,回到长安之后,便更加不说李世民的好话。
------
张婕妤的父亲相中一块好地,让张婕妤向李渊请求,李渊认为不过是一块地而已,就亲下手敕将这块地赐给张婕妤的父亲。
淮安王李神通因为有功,李世民已将这块地赐给了李神通,等张婕妤的父亲拿着李渊的手敕来找李世民时,李世民不给,对张婕妤的父亲道,“赐淮安王土地在先,怎能再收回来呢?”。
------
尹德妃的父亲尹歆相中了一处大宅,也向李渊讨来了手敕。
李世民也同样予以拒绝,理由是此宅已赏赐给了杜如晦。
------
张婕妤、尹德妃回去向李渊哭诉,“圣上的手敕,还不如秦王的教令,凡秦王发教令赏赐的,有主上的手敕也不能更改。”
李渊听了宠妃的哭诉,看上去很生气,安抚她们道,“二郎领兵在外,都被那些书生们教坏了,已不是原来那个儿子。”
张婕妤、尹德妃看李渊生气,数落李世民,心中暗暗解恨,心想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
七月,李世民从洛阳得胜还朝,整个长安欢声如潮。
朝中所有文武官员,都到长安城东,春明门外郊迎。
李世民身披黄金甲,胯下雪白的腾霜宝马,英姿飒爽,风光无限。
李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名将佐紧随李世民之后,铁骑万匹,甲士三万人,浩浩荡荡开进长安城。
前后都有乐队吹奏鼓乐,将士高唱凯歌。
押着俘获的王世充、窦建德两人,和缴获的乘舆、传国玉玺,在太社、太庙行献俘、祭祀之礼,敬告先人。
李世民作为东征的元帅,得到大唐皇帝李渊的极力褒扬。
------
李渊下诏:
秦王世民功大,前代官位都不足以和他的功绩相称,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
授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食邑二万户,开天策将军府。
在太极宫北面的皇家御苑,为秦王营建弘义宫,建成之后由李世民居住。
除秦王、齐王府官之外,特恩准各设置左右六护军府,和左右亲事帐内府。
特许于洛、并、幽、益等诸州,设钱监造钱,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赐三炉,裴寂赐一炉。其余人等不得私自铸钱,凡有私自铸钱者,杀无赦,家口田产没入官府。
------
洛阳战罢,李世民、李元吉的地位都得到极大提高。
接下来,李建成越来越觉得无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