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曹操仔细品味宋江的诗句,点评道:“上半阙乃是宋江表达他的壮志难酬,心有不甘,并无不妥。只怕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那句血染浔阳江口吧。”
祝朝奉点头道:“正是!此人不思悔改,却将过错推到江州官员身上,意欲血染浔阳江,蔡九知府如何饶得了他?还有一首诗呢,是这么写的。”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关于黄巢,曹操在史书上看到过,此人带兵进入长安,是极其有名的叛贼。
宋江意欲血染浔阳江口,敢笑黄巢不丈夫,彰显了他的狼子野心,被定为反诗处死倒也在情理之中。
武松此时气的一砸桌子,悲愤的说道:“什么世道!几句诗词就被处死!话都不让说了吗?”
祝朝奉人精一般,看到武松的举动,便知道武松对宋江的遭遇十分不满。
武松在柴家庄与宋江结为异性兄弟,自然对他的遭遇十分愤慨,而且在武松看来,这几句诗词并不致死。
为了不得罪武松,祝朝奉顺势说道:“其实这两首诗词,宋江写的是自己的经历、现状和追求。在词中,他把自己比作虎,而没有比作龙,说明他虽身为囚犯,想的还是做朝廷命官,有一日能龙虎风云会,以虎助龙,而并非是自己做龙。”
“由此可见,宋江的雄心壮志是辅佐皇帝,而不是取代皇帝。在诗中,他说敢笑黄巢不丈夫,表明的是他不会走黄巢的路,认为黄巢称王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大丈夫就应该效忠皇帝。即使有一日被逼造反,也要设法投降以尽忠。”
曹操饶有深意的看了祝朝奉一眼,暗道他这张嘴当真了得,居然解释的有模有样,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听后也挑不出什么大错,甚至会觉得有几分道理。
祝朝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宋江苦闷之下写下这两首诗词,虽有不妥,若不是有心人揭发,也不至身死。”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为表忠心而写的诗词,其中虽充满牢骚、不平,甚至反抗的情绪,那也是出于他对不能为皇帝直接尽忠的不满,而不是对作为朝廷代表的皇帝本人的不满。”
“然而,无为军城里的在闲通判黄文炳为谋求重新做官,把宋江这一诗一词和儿谣所谓“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牵强附会地拉扯在一起,通蔡九知府,最终宋江被判死立斩。”
武松听到这里,紧张的站起身来,急忙问道:“然后呢,公明哥哥死了没有?”
祝朝奉看着武松,安慰道:“副都监稍安勿躁,宋江并没有死。据最新消息,听说晁盖、花荣等人已经救出了宋江,此刻正在返回梁山的路上。”
武松放下心来,重新坐回座位,他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曹操看向武松,看得出来武松仍旧十分担心宋江的安危。
从武松身上,也可以侧面看出宋江在江湖上的地位,而且宋江因言获罪,晁盖、花荣出手相救,可见此人收拢人心确有一套。
于曹操而言,宋江将会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对手。
若是宋江上得梁山,以他的影响力,只怕梁山会迅速发展壮大,有更多的英雄好汉会慕名而来。
祝朝奉听到武松的话,却一反常态,沉声说道:“武副都监差矣。猛虎归山,天下大乱。只怕不日这山东地界儿就不会太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