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祝朝奉的观点一致,那就是宋江上了梁山,一定会壮大梁山的实力,相应的,也会对晁盖的地位产生威胁。
武松却还没有理解到这一层深意,他尚且在庆幸宋江逃出生天。
骤然听到祝朝奉的话,武松十分不解,他开口问道:“不知祝庄主此话是何意?”
祝朝奉看着武松,解释道:“宋江上了梁山,我猜会有两件大事发生。”
武松急忙追问道:“哪两件?”
祝朝奉看向武松,耐心的说道:“一,晁盖终为他人做嫁衣,迟早会将梁山第一把交椅让与宋江。”
武松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祝朝奉微微一笑,解释道:“宋江的权谋比晁盖高出不是一星半点,晁盖是斗不过他的。”
“宋江的所作所为不像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而且你仔细读读宋江再浔阳楼写的诗词,就会知道他心中有很大的抱负。宋江要想实现这些抱负,定然需要一个更好更大的舞台。”
“而眼下梁山好汉当街劫法场,救下了宋江,他除了上梁山已经别无选择。因此宋江会在梁山上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实现心中理想。”
祝朝奉见曹操与武松皆侧耳倾听,于是继续说道:“其次宋江的江湖地位和威望也远远高于晁盖,仅仅是清风山上,在他的带领下就有多达九位好汉随他一起上梁山,分别是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镇三山黄信、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石将军石勇。”
“这些人即使上了梁山也会以宋江马首是瞻,试问纵使宋江甘心屈居人下,他的众多兄弟愿意吗?”
曹操点头,对祝朝奉的言论赞赏不已,如本朝皇帝赵匡胤一般,有时候你即使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得为自己的兄弟考虑,否则就没人追随你了。
祝朝奉自然看到了曹操的举动,他继续说道:“最重要的是,实力高低决定着地位的高低,随着宋江实力的上升,他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据说这一次江州劫法场,除了清风山诸多好汉,还有江州的十数位好汉也自发参与了进来。这样一来,支持宋江的人数就远远的超过了晁盖。”
“这些人齐上梁山,大大抬高了宋江的地位,晁盖匪首岂能当的安稳?宋江若有心架空晁盖,夺取梁山寨主之位岂不是易如反掌?”
说的这里,祝朝奉不禁叹了口气:“再加上晁盖的所作所为,吴用、公孙胜、刘唐会不会继续支持晁盖还得两说。”
“这种情况下,晁盖怎么压得住宋江?若是晁盖聪明,就不该去就宋江,若是救了宋江,就不该继续当这梁山之主,这样还能保住性命,否则只怕……”
祝朝奉说完,武松陷入了沉思,熟读兵法的他自然知道祝朝奉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
就算是武松想要反驳,也站不住脚。
曹操则感激的看了祝朝奉一眼,曹操知道以祝朝奉的心机一般情况下不会如此推心置腹,可见祝朝奉对他们非但没有设防,反而是盛情款待,知无不言。
曹操看武松沉默不语,开口问道:“那第二件事呢?”
祝朝奉看向曹操,沉声说道:“二,宋江会极力主张对周边势力清缴,壮大自身实力。”
“以当今的形势,要想做官,有以下几条路可走。一是通过科举考试得官;二是父辈为官,子承父业;三则还可以由吏到官,再由小官升大官,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混;第四条道路就是所谓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宋江已到中年,没有参加科考的打算;继承当官也没有条件;本可以凭其忠义,由吏到官,由小官到大官,但因杀了阎婆惜,押司做不成了,成了一名逃犯,虽被赦免一死,但还是做了贼配军,整天想着身荣,何日能够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