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谈中,曹操察觉出祝朝奉无论是眼界,还是对局势的判断都远超常人。
对于与祝家庄的合作,曹操越发期待。
听着祝朝奉的夸赞,曹操笑道:“祝庄主谬赞了,我与梁山作战时并未听过花荣、秦明、黄信等一干人等的名字,这是何故?”
听到曹操的疑惑,祝朝奉解释道:“许是在武都监斗败梁山之后,宋江才伙同这些人齐上梁山。”
对于祝朝奉的回答,曹操认为也只有这一种解释了,不过随即还有一个疑点:“宋江不是去梁山吗?怎么又被刺配江州了呢?”
祝朝奉继续说道:“就在宋江、花荣等人一起上梁山时,收到弟弟宋清写的一封信,信中说宋太公仙逝,于是他安排好众人后便回乡奔丧。”
曹操听到这里,眉头微皱:“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莫不是这宋太公诳他回家?”
祝朝奉点头道:“不错,正是宋太公假死骗宋江回家。你道是为何?宋江这厮杀了阎婆惜,犯下了死罪,这才外出逃难。但是近日朝廷册立皇太子,已降下一道赦书,应有民间犯了大罪,尽减一等科断,俱已行开各处施行。因此宋江犯的罪,即使被判,也只该个徒流之罪,不道得害了性命。”
曹操点评道:“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原来如此。”
祝朝奉继续说道:“后来宋江被抓,严遵父训,不做不忠不孝之人,宁愿服刑,不愿上山,于是才有了刺配江州一事。”
曹操越听越觉得精彩,对宋江此人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隐隐觉得,宋江不简单,甚至会成为他的大敌。
毕竟柴家庄一别,宋江经历的这些事,证明他的气运不在曹操之下。
所谓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若是一个人气运加身,称王称帝也是极有可能的,比如那东汉光武帝刘秀,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曹操追问道:“原来如此,那反诗又是怎么回事?”
祝朝奉揉了揉眉头,想了半天,吩咐管家道:“宋江的反诗是怎么写的?”
管家恭敬回道:“小的哪里记得住?”
祝朝奉安排道:“去我书房,我最喜欢的书中有一页纸。宋江这件事最近闹的沸沸扬扬,我甚是关注,因此昨天我刚把那两首诗誊了下来,还没销毁,你去与我取来。”
“是。”
祝朝奉继续说道:“这宋江一心报国,志向远大,又岂会甘受牢狱之灾?因此心情苦闷之下,便独自一人到浔阳楼饮酒解闷,借着酒劲寄情于诗词,发泄着心中得不满。”
听到这里,曹操对宋江的反诗彻底来了兴趣:“究竟的什么诗句,竟会被定为反诗。既如此,这宋江命休矣!”
祝朝奉顺势说道:“是啊,黄文炳状告宋江,蔡九知府听闻后,当即羁押了宋江,判了个斩立决!”
就在这时,管家拿了一张纸走了进来:“老爷,找到了。”
祝朝奉接过纸张,说道:“此乃一首《西江月》,宋江是这么写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