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龙颜大怒(2 / 2)

“速速把急报呈给咱家,再给咱家备好衣帽,咱家现在要进宫,不能迟喽!”黄太监催促道。

那小太监见黄太监催的急,答应了一声,从手中将火漆信筒递给黄太监,便急忙去给黄太监准备衣帽。

黄太监接过信筒,发现确实是赵良亲封的无误,随即穿上备好的衣帽,急匆匆的从宅子里开了个后门,领了令牌,便往皇城内赶去。

赵祯此时正在练书法,望着自己的飞白,满意的点点头。

放下笔,赵祯正准备去寝宫歇息,想着今晚是点哪位妃子的牌子,突然听到通禀太监传道:“官家,采买太监通传道,有重要的消息要禀告。”

赵祯皱了皱眉:“让他进来吧。”

“官家。”黄太监进门,便毕恭毕敬的对着赵祯行起礼来。

“说吧,有何事如此重要,竟然让你在这个时候还闯进皇城里,这要是朕已经歇息了,非要治你一个不敬之罪。”赵祯淡淡的说道。

“官家恕罪。”黄太监跪在地上,恭敬的举起一个信筒,说道:“官家,今日确实是事出有因,您曾经交代过,淄州道长山县令大人的消息要第一时间递到宫里来,故此奴婢不敢耽误,加急将信筒给您送进宫来了。”

“淄州道长山县令?是谁?”赵祯一时有些想不起来是谁,出口问道。

“如今的长山县令,是官家您亲自任命的,由三省通过的那位,与辽使斗智斗勇的赵良赵大人。”黄太监毕恭毕敬的说道。

“哦?赵良啊!”赵祯恍然大悟,笑骂道:“那你便把信筒呈上来吧,朕倒要看看,这小滑头才上任不过半月有余,有什么大事情需要给朕汇报!”

黄太监闻言,连忙起身,将信筒递给了赵祯。赵祯接过信筒,仔细检验了火漆,确认是长山县令的官印无误,便拆开了信筒,从里面取出了信件,仔细的读了起来。

初时,赵祯的脸上还笑盈盈的,越读下去,脸色越差,读到最后,竟是将这纸拍在桌上,破口大骂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黄太监见赵祯愤怒的样子,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匍匐在一旁瑟瑟发抖,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他此时可不敢触赵祯的眉头。

半晌,等赵祯冷静了下来,赵祯方才说道:“今日之事,你做的很好,算是立了一功,回去内务府里升一级吧,在外面不容易,也该回来了,朕身边还差一个机灵人,以后就跟着朕身边吧。”

黄太监大喜,不住的叩头跪谢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