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旋又看向典韦,典韦低下头,毫无表示。许褚大怒:“典韦,你是不是和金旋攀上了亲戚,所以不赌?”
典韦叹息一声:“那倒不是,我穷。”
穷病难治,众人不禁莞尔一笑,房内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郭嘉就此告辞,典韦再次恭敬施礼:“青桐姨娘,他日我再登门拜访。”
韦青桐哭笑不得,典韦比她大了十来岁,这么大的外甥,她怎么好意思相认?
看着金旋若有所思,田晴叹息一声:“如此猛将,可惜夫君没有早点遇到。曹操对典韦极为器重,他怕是不会改换门庭。”
金旋哈哈一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晴姐,说不定明年典韦就投到我的麾下了。”
说笑一阵,田晴又担心起来:“夫君,我让阿重打听过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曹洪是曹操从弟,骁勇善战,你若和他校场比武,怕是会有一番苦战。”
金旋点了点头:“曹洪的厉害,我早就知道,不过我不会输给他。这一战,我要让曹操知道笑面虎的厉害。”
几人谈论一阵,金旋感到一阵疲倦袭来,连打了几个哈欠。韦青桐见状,柔声相劝:“姐夫,你回房休息去吧,别熬坏了身子。”
金旋点头应允,回到房中,倒头便睡。
皇宫的一座大殿内,献帝正在与董承议论大事。
年轻的献帝一脸兴奋:“金元机果然与曹操冲突起来,他先打了许褚,杀伤了守城兵丁,又拒了曹操的令。董卿,其人可用。”
董承不忍泼献帝的冷水,随声附和:“元机文武兼备,忠于陛下,这次跋涉千里来献传国玉玺,其心可鉴。”
献帝轻叹一声:“朝廷内要多几个皇叔、元机这样的重臣,何愁汉室不兴?”
数月之前,刘备三兄弟来到许都。献帝见刘备仪表堂堂,关羽张飞威武雄壮,便叙了族谱,认下了这个远得不能再远的皇叔。
刘备在徐州时,曹操封其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这一次,献帝进刘备为左将军,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以示大度,又不放他离开许都。
献帝对这位皇叔寄予厚望,刘备似无所觉。他每日躲在家里,耕田种菜,忙得不亦乐乎,根本不去理朝政之事。
刘备情况未明,金旋却极为强硬,刚到许昌便和曹操激烈碰撞起来,不由令献帝心中大喜。
董承心中叹息,刘备与金旋都一样,一个韬光养晦,一个以进为退,哪一个都不会与曹操真正撕破脸。
见献帝难得心情舒畅,董承不忍扫了他的兴,加上前些日子刚刚收了金旋的重礼,沉吟片刻,开口上奏。
“陛下,元机是陛下的股肱之臣,他献玉玺有大功,有功当赏。”
献帝频频点头:“赏他个什么官职呢?干脆将他召来许都,留在我身边任事。”
董承心中叹息,到许都来算什么赏赐?他连连称赞:“陛下对元机真是天高地厚之恩。陛下若想将元机召到许都,曹贼必定拦阻。我得到消息,张济与李傕郭汜连番大战,战局不利,已带领残兵南下荆襄了。”
献帝对西凉四将充满了恨意:“这些西凉乱贼,早晚有一天,我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董承点头不已:“张济南下,我料定刘表必会收留,牵制曹操。遍观荆襄九郡,只有南阳郡可让张济容身。陛下不如赏金旋镇南将军,兼领南阳太守。”
献帝聪颖,很快明白了董承的心意。这些赏赐不可谓不重,却又虚虚实实。镇南将军毫无用处,虚名而已。
授金旋南阳太守之职,既让张济与金旋直接冲突起来,又挑拨了金旋与刘表的关系。
金旋若在南阳郡站住脚,离许昌距离更近,兵锋北向,令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献帝大喜:“就依董卿之计,来人,召金旋进宫拜见。”
话音未落,殿外有人高呼:“曹孟德觐见天子。”献帝顿时泄了气,有点不知所措。
曹操大步流星,走进大殿,躬身施礼:“陛下,武陵太守金旋来到许都,纵奴为恶,伤了数十守门兵丁。虽有献传国玉玺之功,却不得不惩。”
献帝连连点头:“丞相所言极是,要如何罚他?”
曹操轻笑一声:“便罚他做一个月门官,须接受伤者亲朋挚友挑战。”
董承心中一阵翻滚,曹操手下虎将如云,要是一个个去挑战金旋,哪有他的命在?
想到此处,董承把心一横:“丞相,元机年轻气盛,做门官磨炼磨炼性情也是好事。教军场上比武较量,是年轻人的事,丞相以为如何?”
曹操哈哈大笑:“国舅放心,去挑战金旋的人,都是与他年纪相当的青年俊才。”
献帝无力反抗,只好下旨,董承心中忐忑不安,又不知该如何化解危局。
馆驿中,金旋已经睡醒,他拥着田晴,正在询问:“晴姐,你说献帝会赏赐我个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