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了谢至仁的虚实,窦宪的心便安稳了许多,如今只要打败谢至仁,使得段思贤以后不敢把目光看向姜国,便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谢至仁的主意,却是不主动进攻,想凭借补给的优势,把这二十万大军耗在这里,以拖待变。
窦宪自然不敢跟谢至仁在这里耗下去,他得想办法逼谢至仁出战,两军相隔六十里,除了一些矮小的山丘,可以说的上是一马平川,自己带来的二十万人中,大半是骑兵,这正是自己的优势。只要把谢至仁引出来,凭借骑兵天生的优势,何愁不能取胜。
窦宪下令明日进攻。
谢至仁对周行志看破自己的疑兵之计并不烦恼,只是比自己预想的时间提前了一些,既然如此,那所有的计划便都提前一些便是了。
谢至仁命凌超把大营回撤至羊鸣沟以西,依水立营,自己则带着三万血屠卫与三万水军步卒迎战窦宪的二十万大军。
三万血屠卫被谢至仁一分为二,命冯献之与一心想报仇雪耻的江锋各领一部,冯献之藏于大桥乡,江锋一部藏于鱼头乡,待的窦宪来攻自己大营之时,两人领兵一左一右攻击窦宪后军。
第二日窦宪尽起大军以顾知明为先锋,向谢至仁所在的大营浩浩荡荡而来。
顾知明探骑向周围洒了十余里,一路平安无事来到谢至仁面前,带着人马环绕营寨一圈,也没有找道薄弱之处,心中知道恐怕要强攻了。
谢至仁领着众将来观看敌情,看道对面身着明亮铠甲,手持马槊,英武非常的顾知明,谢至仁暗暗点头,自己没能在万安城内会一会此人实在有些遗憾。
顾知明也看到了谢至仁,用枪指谢至仁大声道:“谢都督,今日我姜国大军至此,何不早降,免了一场刀兵之祸?”
谢至仁回道:“我乃陈国大都督,身负守土之责,你今无故犯我边境,早早退去,免得英年早逝,埋骨异乡。”
顾知明嘲笑道:“为了做这都督,你午夜梦回,可曾对妻儿有一丝愧疚之心?”
谢至仁按在剑柄上的手微微发抖,手背上青筋冒出,眼神渐冷。
却听得顾知明继续道:“李守一老将军待你视若己出,传你兵法,将独女嫁你,你却反出淮国,杀害老将军一家,如此不忠不义之徒,段思贤竟然敢用你,就不怕将来淮国之事重演?”
江紫宸偷偷的看向谢至仁,怕他羞怒之下出兵交战,却见的谢至仁面色已经平静下来,心中凛然,暗中提醒自己断不可与之为敌。
“我这不忠不义,不仁不义之人如今就在这里,你何不替天行道,来杀了他?”谢至仁道:“何必学乡中泼妇,在此摆弄口舌?”
顾知明准备了许久的言词,以为犀利无比,定能说的谢至仁羞愧到拔剑自刎,被他轻轻带过,顿时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大地颤抖,姜国的大旗越来越高。
窦宪领着大军来到战场。
顾知明骑马来到窦宪身边,恼火道:“这营寨比昨日又加固了几分,我用语言想把谢至仁激出来,却没想道他脸皮如此之厚,龟缩在里面不出战。”
窦宪在马上像是能看见谢至仁一般,淡淡道:“若他谢至仁被你三言两语就激出来了,还是谢至仁吗?”
修整片刻之后,窦宪便令顾知明领着军卒试探进攻。
一时之间两边战鼓声震天响。
顾知明下马步战,举着巨盾,在自己一方的箭雨之下,举着盾牌快速向陈军靠近。
“放箭!”谢至仁身边一员将领大声道。
姜国士兵举着长梯呐喊着,冒着箭雨向前冲,身边不时有同伴被射到在地,痛苦的哀嚎。
顾知明率先冲道军寨下,上面檑木滚石齐下,姜军搭上长梯如蚂蚁般向上爬,不时有人被砸下来。
“让开!我来!”顾知明见的进攻不利,举着盾牌向上爬,爬到中间,便有一块大石朝他头上砸来,顾知明把手中盾牌向上一顶,把石头撞飞出去,纵身一跃,竟然跳了一丈多高,如神兵天降一般落在寨墙上,手中长枪刺出无数枪影,周围的陈军纷纷倒地,被他站稳了脚跟。
下面姜军见到顾知明上了去,士气大振,口衔刀,手脚并用向上爬,片刻之间便有十余士兵爬了上去。
窦宪远远的看见顾知明,微微点头:“这小子悍勇,难有敌手。”
周行志面带微笑,嘴上却谦虚道:“天下之大,必然有比他更厉害的,乡野之间的奇人就不说了,燕国于国公手下便有一位力能举鼎的无双猛将。”
“这小子还年轻,别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窦宪见战事顺利,难道露出一丝笑容,正要命大军压上,一举夺了谢至仁的营寨,却见到寨墙上异变突起,不知道何时涌上来一群长矛军,借着兵器长的优势把上去的姜军一点一点压在一处,顾知明虽勇,被挤着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兄弟被捅翻在地。
形势危急,顾知明来不及多想,大喊:“撤!”
姜军纷纷往下跳,顾知明独自断后。等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抢过一杆长矛,化着长棍横扫,陈军手中长矛纷纷打飞出去。
顾知明把长矛往地上狠狠一插,大喝道:“谁敢一战?”
陈军骇然,一时之间竟然无人上前。
谢至仁大怒,抓过身边的弓箭,朝顾知明射去。
顾知明一枪磕飞箭羽,纵身一跃,如大鸟一般稳稳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