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周行志生怕顾知明有失,领着骑兵冲来,冒着箭雨把顾知明抢了回去。
刚刚回阵便听得陈军营中鼓声大作,大军身后一左一右杀出两股骑兵,斜刺刺插进阵中,左冲右突,姜军一时间人仰马翻阵型大乱。
谢至仁打开寨门,陈军大军杀出。
窦宪临危不乱,令大军侧翼的一万重甲骑兵迎击冲出来的陈军,又令步卒结成长枪阵,凭借人数的优势,使得血屠卫不能肆无忌惮的冲杀。
冲出来的陈军面对姜国重甲骑兵根本抵挡不住,如纸片一般脆弱,只得退回寨中。
冯献之与江锋冲杀一阵,听的营中金鼓声,也退了回去。
姜国也收兵回营,双方罢兵休战。
窦宪又连攻三日皆不能下陈营,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想撤军,却又不甘。
顾知明献计说:“既然地面不能攻破,何不从地下进攻?”
窦宪准其言,命人佯攻陈营,掩护掘土,不料谢至仁早有准备,早早命人沿着寨墙挖了一道深沟,姜国人被第一时间发现,陈军以烟呛地道,姜军死者无数。
周行志建言用火烧大门,只要能攻进去,凭借人数优势,必能攻破营寨。
窦宪没有更好的办法,遂令周行志领兵前去烧营。
周行志决定趁着夜深之时行事,姜国士卒抱着引火之物冒着陈军箭雨,付出许多人命终于点着了陈军寨门。陈军一阵混乱,扑救士兵不少葬身火海中。
周行志见事成,心中大喜,下令进攻。
冯献之领着人,匆匆赶来支援,拔刀砍退几个后退的军士,才算稳住阵脚,但奈何姜国人多,只得且战且退。
窦宪见周行志成功,传令大军三面围攻,陈军形势危险至极。
凌超隔河相望,便要派人前往支援,却被谢至仁派人来传令,命其不可出击,只准死守营寨。
陈军节节败退,姜军一扫这些时日来的憋屈,双眼通红,誓要把陈军斩杀殆尽方泄心头之恨。
姜军一路追击,又在陈军营中得到金银不少,更加疯狂,死死咬着陈军。
窦宪渐渐发觉前面陈军的士卒越来越少,而自己已深入陈营之中。
“相国,此事异常,不可再追了。”周行志也觉察到了异常。
突然,窦宪闻到一丝焦臭味,只见不远处一顶大帐着火,瞬间火光冲天。
“快撤!”窦宪大叫。
窦宪的叫声仿佛一种信号一般,周围的陈军营寨营寨接连起火,一时间姜军如在火海之中。
“保护相国撤退!”周行志对身边的顾知明道。
顾知明知道此刻中了谢至仁的计策,勒转马头,领着自己十余个兄弟冲在前面开路。
四下里响起陈军的喊杀之声,无数人围了过来。
顾知明一杆长枪无人敢敌,领着窦宪冲出里许,被冯献之领着人,推着刀车挡住去路。
那刀车如同手推车,只是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长刀,把手柄放在地上,刀尖指向敌人,让心生畏惧。
“天要绝我于此?”窦宪仰天长叹,他却是知道此物的名字,唤着寨门刀车,自己曾在古籍之中见过关于此物的只言片语,却没想道谢至仁竟然会做此物,这寨门刀车重约五百斤,若连接在一起便是一道移动的城墙,推着前进,无人可挡。
顾知明虽没有见过刀车,却也知道此物厉害,但此时他已经没有退路,银牙紧咬,提着长枪冲了上去。
顾知明一声大喝,竟然把刀车挑飞了出去,连挑数辆,被他生生的撕开一道口子。他只觉得脑袋发晕,胸口发闷。
陈军被顾知明的举动吓住了,一时间竟然忘了进攻。
周行志见机,指挥人手一拥而上,护着窦宪闯了出去。
谢至仁在高处见到窦宪逃了出去,微微有些遗憾,羡慕窦宪手下竟然有顾知明这中无双猛将。
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有人可以凭借自身勇力改变战事。
“末将让窦宪逃了,请大都督责罚!”冯献之跪在谢至仁面前请罪。
谢至仁摆了摆手:“将军请起,非战之罪,实是天不亡窦宪。”望向东方,悠悠道:“不知道陆之逊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