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推椅站起,语气陡然转为严厉,疾声道:“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岳飞这样的无敌战将,有了你所谓的威服四海的迹象,却遭到了赵构猜忌陷害。”
“害死岳飞后,赵构对卖国文臣言听计从,将打下的北地,又还给了金人,无数汉家好儿郎用性命争来的土地,又成了金人作威作福之地。这个该鞭尸的蠢货!”
赵云声色倶厉。屋内众人面露惊愕之色。
虽然赵云的手下大多是北地之人,内心对周家皇帝也并没有过少敬畏,可是明目张胆地怒斥赵周先皇的名讳,骂其是该鞭尸的蠢货,他们却没有这等胆量,或者说,心里从来未曾想过,也未敢想过。
这个当今周国皇帝的小舅子,怎么敢这样谩骂赵构?
“世人都说大周官家施行仁善之政。他对谁施行仁善之政?一代代屡战屡败,不停磕头纳贡的皇帝,一群连土地和子民都保护不了的皇帝,何谈仁善?”
钱超等人面面相觑,他们不知赵云的哪根筋。被这个名叫谢国明老头戳到了,就见他越说越是激动。
“大周上至官家,下至小吏,搜刮民财、穷奢极欲,为了一己私欲,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起事造反,何其频繁!”
“周室南渡之前,民众起事造反就达200多次。算上在汴京之时,周国在整个赵家治理下,一共发生过400多次百姓起事造反,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起义、红巾军起义、邵兴起义,哪个不是被官府逼迫的?”
赵云伸手重重一掌拍在扶手上,厉声道:“这些就是你说的大周施行仁善之政?”
在赵云炸雷般地虎吼声中,谢国明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双手死死扶住拐棍,才能稳住身体。
看着谢国明越来越苍白的老脸,赵云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恶意。这老汉进入议事厅之后,还一份野老乡绅的自傲清高。
那种底气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身为周人的底气,也是来自他口中所说的广施仁治的腐儒思想。
这帮文臣被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打着顺地翻滚,却依旧在心里上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上国情怀,还以为自己的各种蠢行,会令他人畏威怀德,真是痴人说梦!
“自仁宗之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大周官家皆是与人为善,实则是与文臣为善。但是,他们真是愿意与文臣为善吗?”
“不!他们其实是被文臣压制地被迫谦和自律,充做了滥好人!”
“文臣攫取朝堂权柄,对官家放权的行为极尽奉承吹捧之能事,官家也飘飘然不知所以,把国家政事扔给文臣,自己舞文弄墨,寻花问柳,结果一个个成了傀儡,寡断少谋,不能成事,弄得朝堂上,君不君,臣不臣。最终为如今的周国埋下了亡国的祸端!”
“就这样的官家,这样的朝廷,居然还有脸谈仁善!”
“所谓的仁善,就是他们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打不过,就如周襄公那般自欺欺人。!”
赵云狠狠晬了一口,深吸一口气,放缓了语气。
“某家对赵周失望透顶,只因谢老先生的威服四海有感而发。实在是唐突。”
“你……无君无父,无君无父!”
谢国明没想到自己的几句场面话,却被对方批的一无是处,且将大周官家当仇人谩骂,只觉得自己头脑发晕,却又对赵云所言无法辩解,只得扔出这顶百试不爽的大帽子,往赵云头上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