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褚华趁钱大松懈之际,腕上一用力,暗中一较劲,呼的一声,将褡裢猛砸过来,手下半点力气都没留。
钱大在这一带嚣张惯了,哪里会想到这貌不惊人的小个子敢先下手。猝不及防,重重的褡裢正中面门。
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钱大又痛又恼,嘴里哇呀呀乱叫。酒劲醒了一大半,挥舞着拳头就扑了上来。
褚华见对方的架势,知道自己力气处于下风,他不敢硬接。
好在身形精干灵活,虚晃一下,躲过了熊一般的钱大。顺势反手一掌,正扇在钱大脑后,嗡的一声。
片刻之间,脑袋上一前一后着了两下,钱大恼羞成怒,一记黑虎掏心,冲着褚华心口打来。势大力猛,呼呼生风,这一拳要是打中了,肋骨非折断几根不可。
不料褚华没有躲避,不慌不忙,反而右脚飞起,朝着钱大的裆部踢来,又准又狠。
钱大慌了神,如果被他踢中,裆下的是非根就保不住了,从此将绝意女色,断子绝孙!
这小子真他娘的狠,今日碰到了硬茬子!
钱大暗自念道,不敢怠慢,只好撤回拳头,折向下边,抵挡对方这阴冷的损招。
几个回合下来,钱大没占着便宜,反而挨了几下,在围观的手下面前,觉得抬不起头。他退后两步,撸起袖子,露出臂上的文身。
那是一副饿鹰振翅觅食的图案,非常瘆人。
露出文身,说明动了杀机,他扬手一招,接住手下人抛过来的钢刀挥舞起来。
拳脚不行,要在兵器上挽回颜面,兴许对方看到瘆人的文身和锋利的刀刃,会怯阵,甚至会乖乖的投降。
钱大又失算了!
褚华没有一丝怯懦,他看到随后赶来的家丁,接过宝剑,双方咣咣的缠斗起兵刃。
在京师地面,褚华谁都不放在眼里,那年元夕夜,在酒肆里调戏人家女子,遭桓温兄弟教训。
当时要不是顾及南康公主的面子,他都有胆量和桓温较量一番。
长期蓄养而成的蛮狠,浸入每一寸骨髓,让褚华天不怕地不怕。尽管钱大人高马大,文身在臂,是个凶神恶煞的主,却照样迎了上去。
十几招兵刃,双方势均力敌,不分胜负。
钱大急于报仇,抡起刀来朝着对方面门招呼过来,而褚华也懒得再耗下去,竟然毫不躲避,挺起剑奔着对方硕大的脑袋刺来。
眼看双方的刀剑越来越近,围观之人都以为他们要同归于尽。两位主角也从技法的比拼转为胆识的较量,看看哪个怂包先撤手。
出人意料的是,双方谁都不愿服输,谁也没有要撤出兵刃的想法。谁也撤,谁就是怂包!
围观的人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心想这是什么世道,不过是抢几两银子,至于搭上小命嘛。持剑的小子是不是穷疯了,把钱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钱大更是懊恼,要是给他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就是金山银山,他也不会动心。
此刻他居然萌生出善念,体恤起下属。
心想,平时手下的兄弟们抢点钱财真不容易,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活,真是辛苦他们了,自己这个当头的,就喜欢发号施令,有点脱离大伙了!
白驹过隙,剑锋的寒意已逼近面门,直指眉心。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钱大充其量是愣的,褚华则是不要命的!
最后一刻,钱大仍没有撤回钢刀,但他的脑袋还是下意识的偏了一下,想躲开剑锋,这,也算是露怯了。
结果,褚华的右眼角附近挨了钱大一刀,留下了一条伤疤。而钱大更惨,被褚华一剑削掉了半只左耳,终生要包着耳套。
奇怪的是,尽管两人双双致残,却惺惺相惜,还结下了情分。
随后不久,钱大因得罪了官府中人被捕下狱,当褚华把他从建康大牢里捞出来时,钱大更是感恩戴德,自此开始追随褚华。
褚华将他安置在自家的庄园里,并通过他不断招纳白籍之人,平时以雇工为掩护,逐渐豢养成为看家护院的打手,为非作歹的帮凶。
当他得知雇工中还有两个堂口时,便吩咐钱大去招揽,务必统统收为麾下,为自己卖命。
不料,二堂堂主伏滔也是凶悍之人,不肯就范,手下的势力也不可小觑。三堂见伏滔拒绝了,也不买钱大的账。
钱大吃了闭门羹,褚华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后退一步,暂时听之任之,慢慢再找机会。
白籍会成立伊始,三个堂口关系很近,常来常往。自从出了这件事后,关系渐渐疏远,而且开始有了防范。
名义上仍同属白籍会,但实际上各自管理,各自有自己的地盘,互不干涉,遇有大事时才聚会相商,而且事先定下时间地点,由各堂的人自行前往。
伏滔人凶势大,然而三堂明显就差些,成了褚华的突破口。
为杀鸡儆猴,达到震慑伏滔的目的,褚华出面买通狱卒,以越狱罪名一下子杀了三堂的五个雇工,迫使三堂几十号人不得不归顺钱大,以保平安。
尔后,褚华志得意满,目光瞄上了伏滔的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