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震惊的顾客,也有头脑清醒的顾客。
不妨来看一下,六份冬枣的总价和平均价格。
第一份8.8元,第二份直接4.4元,第三份3.6元,第四份2.7元,第五份1.8元,第六份0.9元。
六份冬枣,总计花了22.2元,平均一斤冬枣仅为3.7元!
比市面上售卖的冬枣便宜近6成!
而林涛冬枣的进货价为3.5元,六份冬枣总的进货价为21元,应该说基本持平。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消费者的确买到了便宜的水果,而林涛就算赚不了钱,但是积攒了口碑,此外加速了水果的流通,等于减少了损耗。
“你们看,六份冬枣合下来才3.7元一斤,比外面便宜多了!到底是大润发,靠谱!”中年阿姨道。
“照你的买法,我最后只要花1块多,就能买个哈密瓜了?”
“确实便宜,我算下来,第一份虽然贵,但是买了第二份就比其它地方便宜了。买三份,那就赚!要是买到第五第六份,那就是血赚!”
“不说了,赶紧去结账,柜台已经大排长龙了……”
果不其然,这种新颖的水果定价方式,以及超低价,令消费者们为之疯狂。
因为要凭借前一次购买的收银“凭证”,才能享受下一阶梯的优惠价格,顾客们只能反复地去柜台结账。
一时之间,造成收银台人满为患,全是结账买水果的。
买水果变成了一场“游戏”,每个人的梦想,都是通关到最后“第六份”,拿下几毛几块钱的超低价水果。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巨大满足感。
“大家不要吵,一个个结账,很快的!”柜面收银员嚷道。
之前三天冷寂的水果展区,今天彻底迎来了人满为患!
因为价格高而滞销的香蕉、橘子、柚子、蓝莓、哈密瓜、芒果、阳光玫瑰……几乎所有的水果,都被抢购一空。
大家争抢恐后,造成一种疯抢的局面,而且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形成了一种鲶鱼效应。
此外,一些品相较差,甚至外表有瑕疵的水果,如果在以前肯定当作损耗,现在也被争抢!
毕竟第五第六份水果价格太过便宜,就算是歪瓜裂枣,也往自己口袋里装!
在大润发所有的商品展区,水果展区里的人最多,而柜面结账的人,也几乎全被买水果人的占领。
之前,有一家卖肉的专卖店,名字叫钱大妈。
它也实行打折价,不过不同的是,从晚上7点开始,每小时打一折,直到售完为止。
这与林涛的“阶梯价格”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
最大不同在于,顾客在钱大妈,只能等到晚上7点后才能享受打折价,要想买到更便宜的肉,甚至要等到晚上9点或是10点以后。
而林涛的售卖方式参与性更好,顾客能够买到低价打折水果,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中。
任意时间去购买,都能享受到低价,最多辛苦一点,多跑几次收银台而已。
为了买到几毛钱的水果,就算多几次结账,顾客心里也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
至于,林涛非要让顾客多跑几次柜面,而不是让他们直接连买多份,这有他更深的考量。
可以监管超市的收银!
这一点是林涛最想做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大润发月初出上个月的账单,如果有顾客买了打4折的水果,但是没有前2次的购买记录,那么这个钱,是不是被黑掉了?
通过顾客购买的折扣率,就能倒推出顾客前面有几次结账,而如果少了,林涛一定会找大润发好好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