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墨将广告上的文字看了好久,这才看懂……
现在,他看到这个“阶梯售价”之后,顿时明白了林涛之前为何一直要求涨价。
一是先涨后跌,给人感觉价格落差大。
其次先抑后扬,抬高零售价,偷梁换柱。
将原本香蕉6.4元/斤的价格,拆分成3.2元/斤、2.6元/斤、2.0元/斤、1.3元/斤以及0.7元/斤……
最后的价格,居然是0.7元/斤,相当于打了1折!
外面任何卖水果的商铺,哪家能做到香蕉0.7元/斤?
当然这只是文字游戏,你要买到第六份香蕉,才能享受0.7元/斤的价格。
顾客对于这种“奇怪”的定价方式,是否认可呢?
于是,丁墨将广告纸粘贴起来,硕大的“香蕉0.7元/斤”,异常醒目。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太吸引人了。
在大卖场的顾客,一窝蜂,全部都涌了过来。
“什么,香蕉7毛钱一斤,苹果9毛一斤,冬枣才1块一斤?”
“哇塞,第二份直接打对折啊,后面全是3折、2折…甚至1折都有!”
“这可太便宜了,简直就是白送啊!”
顾客们开始蠢蠢欲动,对着“阶梯打折表”开始研究,也有不少顾客,直接点开手机上的计算器,开始计算价格。
其实第一份的价格,是虚高的。
第二份直接打5折,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让顾客下单买两份。
直接打5折是不折不扣的“诱饵”。
尽管香蕉的价格,比之前涨了20%,但是对折后,第二份香蕉的价格,已经低于市面上香蕉的价格了。
至于第三份4折的价格,则进一步试探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如果进行到第四份3折的价格,很多人或许就会直接购买第五份、第六份了……因为加起来的价格,相当于买1送2。
这是一场价格游戏,越买越便宜,身处其中的人,都会沉迷和乐而忘返……
“我买份冬枣试试!”一位中年阿姨安耐不住,直接秤重了一斤冬枣。
大荔冬枣售价为8.8元一斤。
中年阿姨拿着第一份冬枣去柜台付款,然后取回收银条。
再秤重一份冬枣,导购员查验收银条上价格后,打出一张4.4元的条形码。
中年阿姨去拿着第二份冬枣去柜台付款,拿到收银条后,再次返回水果区。
接着是第三份冬枣,价格为3.6元。
如此循环往复,中年阿姨拿着5张收银条,买到第六份冬枣的价格,为0.9元!
“我买到了9毛钱一斤的冬枣!”中年阿姨累得气喘如牛,但是心里异常高兴。
冬枣一般的市场零售价在6.8元左右。
9毛钱一斤的冬枣,的确是绝无仅有。
“真的有这么便宜的水果,难以置信!”
“累是累了点,但是为了最后的1折,这点辛苦也是值得的。”
“你们别看最后一份冬枣才0.9元,可第一份的价格太高了,买了6份的总价到底算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