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小草枯萎,落叶凋零,大地散发出一种诱人的芬芳。下午放学后,汤时玉牵着妻子的手正在外面散步,背后突然有人叫喊道:“玉子,玉子!”
汤时玉回头一看,原来是吴乡长,迎上前去道:“姐夫,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去你家,去你家!有好事。”吴乡长眯笑眼睛,很是高兴。
“嘿,什么事果只高兴?”汤时玉奇怪道。
“给你报喜来啦,快回去。”吴乡长笑容满面回答。
汤子华、李华云看见吴乡长来到玉子家,也过来打探时闻。吴乡长道:“您们老两口来得正好,有这么个好事,特意过来通知您们和玉子。”
老两口坐下后,汤子华问道:“么个好事?”
吴乡长道:“县公安局自成立以来,一直缺少人手,尤其缺少有文化的人才,因此,上级决定从各地农会中抽调一些精英充实公安警察队伍,我们乡通过摸底,有好几个人符合选拔条件,玉子就是其中一个。经乡政府推荐,龙潭区委批准,玉子将被调往县公安局工作,元旦后就去报到,这是不是好事?”
“真的吗?那太好了。”汤时玉兴奋又激动。
可李华云听到后陷入了深深地的思考,并没有这么激动,她用平常的语气说道:“玉子,难道你真想去吗?”
汤时玉望着母亲,显得非常开心,他不知道母亲不希望他当警察,斩钉截铁道:“妈,我当然想去啦,穿上公安警察服装,就是一名正式警察,就是国家公职人员。腰间再别上一把短枪,人前一站,多威武!妈,难道您不希望我去吗?”
李华云半带讽刺道:“你去好啊,警察多威风,家里都可以沾光了。”又面向老伴道:“死老鬼,你说对吗?”
母亲如此说,汤时玉有些生气道:“妈,你今天怎么啦?说话这么带刺?当警察是件光荣的事啊。嗲,我愿意去。”
汤子华表示支持道:“我随便玉子他自己,他想去就去呗,家里有个带枪的,我觉得还是好,免得以后受别人欺负。”
李华云打心底里就不赞成儿子去做警察,对老伴道:“死老鬼,你晓得么个?你想过没有,现在土匪还冇有完全被消灭,公安局的工作冇是那么轻松,何况我们家玉桂又怀了宝宝,玉子去了她怎么办?”
母亲泼冷水,汤时玉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他心里确实不想过。吴乡长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座山就没有这座庙了,你们一定要考虑清楚。这样吧,离元旦还有一个多月,你们一家人商量商量后再做决定。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李华云道:“谢谢吴乡长,玉子的工作让你费心了,容我们再考虑考虑。”
吴乡长道:“好的,你们决定好了就提前告诉我,现在只是征求意见。”
送走了吴乡长,李华云道:“玉子,妈真冇希望你去县里工作,警察有么个威武的?那是得罪人的差事啊。你五哥以前冇就是衙门警察吗?他得罪蒋成后,蒋成心里一直记恨着呢!你要吸取教训啊。”
汤时玉气呼呼道:“妈,现在是新社会了,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维护社会稳定的。”
李华云道:“我说冇过你。你执意要去的话,也得征求一下玉桂的意见吧。”
大家一起望着莫玉桂表态。其实,莫玉桂内心也不希望丈夫去,自己有了身孕需要照顾事小,关键是天下还不太平,公安局的工作肯定繁忙,去了只怕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但看丈夫想去的高兴劲儿,又不愿扫他的兴,所以,吴乡长在的时候干脆不言语,现在大家要自己表态,怎么表态?一时为难起来。
汤时玉倒是希望妻子支持,因此迫不及待地问道:“玉桂,你的意见呢?你同不同意我去?”
莫玉桂支支吾吾道:“我……我冇晓得,我听你们大家的意见。”
汤子华明白了媳妇的意思,打破尴尬道:“莫强求现在就表态,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先考虑几天再做决定嘛。”老头子一句话,大家都赞成。
夜里,汤时玉辗转难眠,自己对公安局的工作太喜欢不过了,可看父母与妻子的意思,都不赞成,真要放弃心有不甘。莫玉桂也没有睡着,对丈夫道:“玉哥,莫胡思乱想了,既然机会难得又冇想放弃的话,我冇会拖你后腿。”汤时玉见妻子这么勉强,有气道:“算了,我还是不去了。”莫玉桂道:“玉哥,我并冇是阻止,只是有些担心。”汤时玉道:“担心什么?”莫玉桂道:“如今社会还冇太平,警察工作又繁忙又是得罪人的差事,我怕你去了以后,家里就照顾冇到了。”
汤时玉道:“你这是什么话?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好啦好啦,不去就不去嘛。”目前不能理解自己,他心里不爽,说话的语气自然就生硬。
一个星期后,汤时玉慢慢想通了,将决定告诉吴乡长。吴乡长听后很是遗憾,可奈何道:“既然你决定不去,我只好上报候选人。玉子,明年下半年我也要调县教育局工作了。”
汤时玉道:“姐夫高升了?”
吴乡长道:“什么高升不高升的,旧的乡、保、甲制明年要废除,溆浦县将在黄茅园成立中共第十三区委员会和十三区人民政府,黄茅园升格为区。玉子,你再回去问一下你兄长汤时天,看看他想去县公安局工作不?如果愿意,我可以推荐。”
汤时玉道:“那我问下四哥,三天之后回你信,如果不回,就表示不去了。”
汤时玉回家将这个事告诉母亲,李华云与汤子华商量道:“老头子,天娃也去冇得,他四个崽女,田桂累得够呛,我看还是冇去为好。”汤子华赞同道:“是的,天娃家里一摊子事,如果他走了,就麻烦了。不过,还是告诉天娃一声,莫瞒着他。玉子,你去把他喊过来。”
汤时天过来了,听了后坦诚道:“我是大老粗,我冇去,一来我冇文化,二来我也冇会做么个,三来公安局的工作冇太适合我。”
李华云起初担心他想去,这时放下心道:“冇去最好,还是天娃想得周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乡里人就应该踏踏实实在乡里做事才对。”
母亲这番话分明是说给汤时玉听的,汤时玉听起来格外刺耳,生气道:“妈,我都不去了,您还讲这些干嘛?,以后我们天天陪在您们两老的身边就是。”
李华云知道儿子还有情绪,陪着笑脸道:“妈讲果些是实在话,冇是风凉话,你莫要生妈的气。”然后挨近儿媳身边坐下,关心道:“玉桂,我都还冇认真问你,你娘家人还好吧?”
莫玉桂道:“我爹妈都好,就是二姐精神有些恍惚,说是猴子精缠身了,请了巫师化解,巫师说,二姐还需冲喜才行。爹妈托我和大姐在黄茅园留意一下,看看有冇有合适的对象,帮着物色一下。”
李华云琢磨一会,忽然想起来道:“有一个人来,冇晓得合冇合适。”
“真的?妈,那你讲讲他的具体情况。”莫玉桂兴奋道。
“接龙桥有个刘光棍,三十五六岁了还未成家,上次批斗地主大会时,在台上检举揭发大地主向进财,长相嘛过得去,听说是个孤儿,其他冇了解。”李华云道。
“啊?”莫玉桂心情一下子凉了,心想:这种人,二姐嫁给他可靠吗?
李华云见媳妇沉默,不好意思道:“我只晓得果多,至于刘光棍人品如何,我心里冇底。”
莫玉桂道:“托人了解一下再说吧。”
汤时玉走过来道:“刘光棍成分好,是雇农,是土改干部培养的根子,他没读过书,没多少脑子,如果二姐嫁给他,其他不好说,但起码不会受人欺负。”
莫玉桂道:“玉哥,你的意思是说二姐嫁给他还可以?”
汤时玉分析道:“你二姐目前的情况特殊,要找个好的婆家不易,我觉得两人的条件还匹配,可以托人去问问,我想刘光棍会同意,他那个条件,要找个恰当的婆娘,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李华云道:“玉子说得有道理。玉桂,你跟你大姐商量一下,如果觉得可以,就找个介绍人去了解了解。”
莫玉桂道:“好吧,过两天白岩桥赶场,我去征求一下大姐的意见。”
周末,汤时玉陪妻子一道去白岩桥大姐家。田文喜正在给病人号脉,莫喜桂、莫玉桂姐妹俩见面后欢喜非常,汤时玉直奔里屋看望田清德。
田清德瘫痪在床,眼睛微闭,没了往日里的神采。汤时玉喊道:“田老医生,田老医生!”田清德睁开双眼,结结巴巴道:“玉……玉老师,你……你请坐,老……老朽我快……快要见阎王了。”他吐字不清,气力低微,眼泪水都出来了。
汤时玉道:“您啦嘎莫急,安心养好病,我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田清德嘴巴颤动,微微摇头道:“老朽我……已经活到……活到七十七了,冇有遗憾了。”
“玉老师,老头子的病是磨人的病,好冇了啦,他现在果个样子,活着遭罪。唉,活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阎王爷恐怕要收他走了。”田文喜母亲端来一盆水,准备给田清德翻身擦洗。
汤时玉道:“我来帮忙吧。”
“冇用冇用。”田文喜母亲道:“他现在身上只剩几块骨头和皮了,造孽啊。”说着说着伤感起来,对汤时玉道:“你出去吧,喜儿他们还要跟你商量么个事呢。”
“嗯,那我出去了,田老医生您啦嘎多多保重。”汤时玉出去了。
莫玉桂正在给大姐介绍刘光棍的情况,见丈夫出来了,道:“玉哥,你来讲讲刘光棍的情况。”
“他从小是个孤儿,贫雇农成分,因为家里穷,所以找不到婆娘。”汤时玉道。
“果种人可靠吗?”莫喜桂问道。
“这个我没底,但二姐目前的状况,要找个好人家只怕也难。”汤时玉这样说。
“大姐夫,谈谈你的看法。”莫玉桂将目光移向田文喜。
田文喜提出自己的见解道:“常桂现在不但有病,还拖着两个小孩,家庭负担不小,自身条件好点的男人一般都会畏惧。依我看,过完年再说,一来常桂的身体需要调养,二来你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打听一下刘光棍的情况,如果真的有缘,未尝不是件好事。”
汤时玉道:“刘光棍成分好,如果二姐嫁给他的话,起码贫下中农不会欺负。听说他一个人从小游手好闲,可能有点懒,但成了家也许会改变吧,我赞成大姐夫的意见。”
莫喜桂也同意明年开春再说。
过完年,刘光棍听说有人打算给自己说媒,很是高兴,主动找到汤时玉,愿意攀上这门亲事。莫喜桂知道后,跟新庵堂父母商量,莫楚铣、杨仙云表示同意。
一个多月来,莫胜桂的精神状况明显有所改变,她自己感觉给父母增加了不少负担,也需要有独立的家,因此,对提亲的事没有丝毫异议。
阴历二月,经过媒婆的说合,莫胜桂带着小女儿菊妹几,正式嫁给了刘光棍,大女儿香妹几则留在外公外婆家。
自此,莫楚铣、杨仙云暂时了却了一桩心事。
再说莫玉桂,她在大端午节过后,自然诞下一子,汤子华、李华云老两口喜得合不拢嘴,汤时玉乐开了怀。村中老幼得知,按照农村习俗,手揩锅底烧黑的油末末,在路上捉住汤时玉,把他脸上涂满了锅拉米,祝贺他辈份升级。此刻,汤时玉的脸比包公还黑,急忙跑回家去洗,村中男女捧腹大笑。
上午,汤时玉挑担挂红去新庵堂报喜。三朝的时候,莫楚铣、杨仙云夫妇挑着二十只自家喂养的土鸡,由莫喜桂陪同第一次来汤时玉的家。
来到走鸭坪,杨仙云欢喜道:“喜儿,三桂嫁在果个地方,真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