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北部的某个前线小镇里,一面太阳旗在一片残垣断壁间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空袭!空袭!”日语的呼喊声伴随着撕心裂肺的警报声一起响彻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地面上一队队衣衫褴褛的日军士兵纷纷连滚带爬地钻入战壕、坑道、防空洞里,远处天云间,大批北华空军的轰炸机正鹰群扑食般杀气腾腾而来,很快就劈头盖脑地降下了一场由炸弹组成的风暴火雨。弹落火起,电闪雷鸣间,遭到轰炸的这片日军阵地在火海烟云中天翻地覆。展开轰炸的北华军飞机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狂轰滥炸,实际上确实也没有什么敌机来拦截。澳洲天空一直是北华空军同美国陆军航空队进行大规模交锋的主战场之一,无数次山河变色的空战让澳洲大陆的荒原间散落满双方坠毁飞机的残骸,保守估计,双方损失在澳洲战场上的飞机累计超过3万架。在这场空中较量中,北华空军略占几分优势,因为美军在澳洲战场的飞机都需要万里迢迢从本土运来,澳大利亚并没有大型飞机工厂,并且缺乏航空工业设备,而北华军被飞机、人员、弹药、零件、物资从本土运到澳洲战场是比较方便的,东南亚地区的众多大型油田更是近在咫尺地为北华军的庞大机群提供源源不绝的燃料,靠着这种“主场优势”,北华空军在澳洲战场上能占据着一定的上风。另外,盟军在澳洲战场上的空中力量基本就等于美军航空兵力量,眼下,辽美握手言和,美军全面撤离澳洲,自然而然,澳洲的澳军和日军一下子便丧失了制空权,虽然美军也帮助澳大利亚建立独立的空军,给澳军累计提供了千八百架飞机,很显然,澳军这么一点飞机根本就无法单独对抗动辄成千上万架飞机的北华空军。因此美军撤离澳洲后,澳大利亚的天空彻底被北华军主宰,北华军的机群可以随心所欲地轰炸澳军和日军。特别是日军,无论澳大利亚是否继续抵抗北华,日军始终都是北华军的死敌,因此掌握澳大利亚绝对制空权后的北华军南方军把绝大部分的轰炸机都用于轰炸日军。一波波由数以千计的B-17、飞豹、飞熊组成的庞大机群以信步闲庭之势盘旋在日军头顶上,没日没夜地进行着地毯式饱和性大轰炸。机群所到之处,天塌地陷、日月无光。
北华军南方军的悉尼前线指挥部内,南方军总司令王树常上将兴致勃勃地看着己方机群正在牛群耕地般把远处日军盘踞区炸得寸草不生的壮观画面,时不时啧啧称赞:“好!很好!炸得好!啧啧,虽然我们一直看不起美国佬的战斗力,但不得不承认,没有美国佬碍手碍脚,我们打起仗来确实轻松不少呀!”
副总司令刘多荃中将打趣道:“澳洲战场看上去是我们攻打澳洲,实际上却是我们跟美军的大规模作战,澳军只是配角,美军才是主角和我们的真正对手。澳洲就是放大版的英国。现在,主角都没了,就凭几个配角还想蹦跶不成?一对一,打澳大利亚根本就是牛刀杀鸡嘛!”
王树常此时的心情非常好。长期以来,身为南方军总司令的王树常也不是不知道,四大方面军里,东方军和北方军是举国关注的主角,而自己的南方军和西方军则隐隐间成了配角,毕竟南方军和西方军打的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仗。但西方军在后期大放异彩,不但拿下西南亚,还竟然一口气吞了总面积高达460万平方公里的南非地区,如此惊人的开疆拓土效率和成就使得西方军陡然间成了举国称赞的“明星部队”。说到底,北华军上一次大规模开疆拓土还是苏联战争,而苏联战争之后,包括此时的太平洋战争期间,北华军虽然控制了一个又一个附属国,占领了一片又一片地区,但并没有将其大规模纳入中国版图,西方军吞并南非地区,此举不得不让国人再度热血沸腾了一番,毕竟附属国和自家领土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结果,四大方面军里,南方军彻底默默无闻了。翻开国内各大报纸,十条军事新闻里足有七八条是关于东方军和北方军的,西方军也能有一两条,而关于南方军的却少得可怜,说到底,因为南方军实在没什么“亮点”或可歌可颂的地方。这让王树常颇为不悦,但眼下,机会却来了。
“对于澳大利亚,总部的决策是将其彻底吞并。”亲自来到澳洲战场的总参谋长徐永昌上将对王树常说道,“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面积巨大但人口稀少,并且是个移民国家,当地土著人不成气候,同时,澳大利亚的国龄也非常年轻,因此,这样的地方与其扶植傀儡政权还不如直接吞并。毕竟澳大利亚只有700万人,我们在战后花个三五年功夫就能移民同样多的中国本土人,再在澳大利亚全面推广汉字和汉文化,顶多一二十年,我们就能彻底消化它,让这块世界第七大洲、世界第七大陆彻彻底底地融入我大中华。”
这个指示顿时让王树常兴奋不已:西方军拿下460万平方公里的南非又能怎么样?老子的南方军却要拿下760多万平方公里的澳大利亚!并且,澳大利亚可是一块独立的大洲大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强攻拿下澳大利亚,对于南方军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麻烦事,王树常更在乎的是“如何让澳大利亚人死心塌地加入中国”,这才是麻烦。
“总座!”刘多荃望向王树常,“都好几天了,一直轰炸,不出动地面部队吗?”
“耐心等等!”王树常微笑,“等着看好戏吧!”
“什么好奇?”刘多荃有些惊奇。
王树常笑道:“狗咬狗。”
当王树常和刘多荃谈笑风生时,就在十几公里外,日军防区内的一个地下室内,十多名澳洲日军高级将领正聚在一起召开着紧急会议。北华军轰炸机就在上方不停扔炸弹,地下室在强劲的震荡波中剧烈颤抖中,灰土簌簌而落,让里面这十多名日军高级将领无不灰头土面。
为首的是澳洲日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簇拥在他身边的都是澳洲日军各军司令官以及高级参谋军官。闷雷般的爆炸声波中,西尾大将神色凝重如铁:“诸君!目前的重大变故,你们都很清楚了。美国背信弃义,抛弃了同盟国和同盟国所有成员国,也包括我们日本在内。毋庸置疑,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没有美国的援助,同盟国剩余国家又已经是一盘散沙,只能各自为战,最终只会被联盟国逐个击破!英国已经覆灭在即,加拿大已经被美国吞并了,澳大利亚也是一样的,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帝国本土!”
参会众人无不心头巨震。
西尾大将冷静地分析道:“美国的背叛,造成的后果是极其恶劣的。从我们自身去考虑,首先,帝国唯一仅剩的本州岛只能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中被满洲军逐步攻陷,其次,远在澳洲战场上的我们,此时此刻又该怎么办?我们要做的,第一是生存,绝不能投降!第二是竭尽所能地做出有利于帝国的选择。”
第一军司令片冈熏中将急切问道:“总司令官阁下!帝国本土有没有发来什么指示?”
西尾大将摇头:“美国的背叛也让帝国本土措手不及,估计本州岛此时正陷入一片混乱,所以一时半会无法给我们明确的指示。”
第二军司令冈崎清三郎中将问道:“澳大利亚政府是什么态度?”
总参谋长土居明夫中将回答道:“还不清楚,似乎很微妙。澳大利亚知道美国既然已经退出了战争,他们单枪匹马打下去等于自取灭亡。所以,我们认为澳大利亚政府虽然眼下还态度不明,但有很大可能最后会选择投降。”
第三军司令山本三男中将焦躁地道:“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投降了,那我们岂不是在这里会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现场众人众说纷纭、议论纷纷,眼下的局势确实太复杂了,令人难以拿捏抉择。
西尾大将目光如炬地看着众人:“诸君,请听我说!美国人退出战争后,英国人会投降,但我们不能!英国人投降了,德国人还能给他们一条苟延残喘的活路,可我们投降了,只有死路一条!时至今日,张学良和满洲军对待帝国、对待日本人的态度,诸位难道还有疑问吗?我们抵抗,基本是死路一条,但不抵抗投降,直接百分之百是死路一条!日本会被亡国灭种!因此,为了那渺茫得也许只有一丝一毫的希望,我们也必须抵抗下去!目前,帝国本土那边情况不明,但不管发生什么事,对我们影响不大,毕竟,我们已经与帝国本土失去一切联系,互相除了无线电波外无法进行任何接触。眼下,我们是一支流落异国他乡的孤军。继续战斗,这是必然的,但怎么战斗?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澳大利亚如果不投降,澳军可能跟我们继续联合抵抗满洲军,也可能跟我们分道扬镳,各自为战地抵抗满洲军,但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澳军和我们反目为仇,他们既抵抗满洲军,也跟我们开战,我们、满洲军、澳军,在澳洲大陆上互相混战,这种情况极其不利于我们,满洲军反而渔翁得利;澳大利亚如果投降,那情况就更严重了,满洲军彻底完成对澳大利亚的占领和控制,然后集中力量来绞杀我们,并且澳军也会仆从于满洲军,跟满洲军一起绞杀我们!诸君,澳大利亚局势发展虽然此时还处于一种微妙的静止中,但很快就会发生我刚才说的几种变化里的一种,很不幸,众多可能里,除了澳大利亚继续跟我们合作,一起对付满洲军外,其余可能都是不利于我们的。”
“总司令官阁下,那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动,那我们就是坐以待毙啊!”
“我们绝不能束手就擒,必须要采取果断对策!”
西尾大将的分析让现场众人都心头悚然。
“诸君!”西尾大将目光如火,“我们的处境是非常险恶的,特别是,澳大利亚人可以通过投降来获得苟活机会,而我们呢?张学良和满洲军对我们都是恨之入骨,我们即便投降,他们也绝不会给我们一条活路的!所以,我们横竖都是死!与其等死,不如孤注一掷、奋起一搏!唯有奋起一搏,我们才有绝路逢生的一线生机!”
现场众人都精神一振:“总司令官阁下,我们究竟怎么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尾大将几乎是用牙齿里蹦出这番话:“我们还有二十万身经百战并且装备精良的将士,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我们和澳军一样都是美式装备,所以澳军不是我们的对手!为今之计,只有趁着澳军和我们还没有正式撕破脸,突袭他们!抢占城市、人口、地盘!然后自力更生,战斗到底!”西尾大将脸色绷得近乎狰狞,“诸君,这个办法非常险,成功率确实也不太高,但却是我们唯一的活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与其等澳大利亚人杀过来,我们现在就杀过去!”
现场众人都心头掀起惊涛骇浪,随后一起肃然立正:“哈伊!”
世界大战终于以一个非常有利于中国的方式而正式结束了,这让张学良放下了一直压在心头的千钧巨石,中国没挨原子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赚的盆翻钵满,领土领地、势力范围、国际地位、国力军力、世界影响力...诸方面都与战前不可同日而语,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呢?但张学良没时间庆祝,老百姓们可以没事做整天庆祝,身为统帅的他自然不能“与民同乐”,因为要他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每天送到他办公桌上、等他批阅的文件资料都堆成了小山。
组建“联合国”就是头等大事之一,战后的世界新格局是中美德三个超级大国三足鼎立,这已经定型,但三大国还需要一个“可以聚在一起共商全球大事”的机构和场合。在此之前曾有个类似组织叫“国际联盟”,但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而战争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确实如历史上那样构思以同盟国为基础来组建联合国,但同盟国阵营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已经土崩瓦解,罗斯福构思的联合国肯定不会建成了,取而代之的是张学良构思的联合国,即以中美德三大国为核心和主导力量的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