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粹刚笑了笑:“交给我们吧!”
作为世界顶级的轰炸机飞行员,刘粹刚在研究了新战术后,迅速研究出加强轰炸命中率的新轰炸方式。众所周知,一架水平轰炸机在天空中连续不停地扔炸弹后,拥有飞行惯性的炸弹肯定不会直挺挺掉下来,而是呈现出抛物线地落下来,这样的话,北华军的战略轰炸机在美军航母上空像平时那样扔炸弹,命中率非常低,“真能扔中的话,绝不是靠技术,而是百分百靠运气”,刘粹刚这样说的,“就好像你提着一箱乒乓球甩出去,目的是让五十米外的一个人被乒乓球击中,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除了改换炸弹种类外,刘粹刚绞尽脑汁地思考能够提升命中率的新轰炸方式,最终,靠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精湛的轰炸技术、推陈出新的探索精神,刘粹刚创造出了“上下螺旋翻飞投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假如,一架轰炸机以每小时300公里(每分钟5公里)的速度一边直线飞行一边扔炸弹,所有炸弹在五分钟内扔完,通过物理常识可知:飞机在这五分钟内共飞行了25公里,炸弹也会散落在一条长25公里(25000米)的直线上。一艘航母长约300米,宽约30米。那么,数据很清楚了:若一架北华军轰炸机直线飞过一艘美军航母上空且一边飞一边扔炸弹,命中率最大是1.2%,最小是0.12%。最大命中率出现的情况是:北华军轰炸机从美军航母舰艏飞到舰艉(或从舰艉飞到舰艏)时进行投弹,最小命中率出现的情况是:北华军轰炸机从美军航母左端飞到右端(或从右端飞到左端)时进行投弹。很显然,这个命中率是低得可怜的。
刘粹刚的“上下螺旋翻飞投弹法”是这样的:北华军轰炸机在美军航母上空不是一边直线飞一边扔炸弹,而是在美军航母上空“一边盘旋转圈飞一边扔炸弹”,但这个转圈不是在水平面上转圈,而是类似“一个圆柱体内斜面最大圆形横截面的圆形周长”进行转圈。因为,飞机的转弯半径是很大的,几百米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北华军轰炸机在美军航母上空水平面转圈同时扔炸弹,炸弹就会被扔到以美军航母为圆心的圆形边长上,命中率直接就等于零了。如果要描述得更形象一点,就是:一个弹簧被拉长,北华军轰炸机的飞行轨迹就是弹簧线长。
这个新式投弹法能较大幅度地增加北华军战略轰炸机的炸弹命中率,唯一的不足是极度考验飞行员的飞行技术,一旦操作失误就会机毁人亡。刘粹刚和北华空军最好的一批轰炸机飞行员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苦练这项技术,在训练里先后损失了十多架轰炸机和三十多名航空兵机组人员(每架飞熊需要10名机组人员)。
“美军航母速度很慢。”机场边的控制室内,杨鹏向刘粹刚等十多名带队军官摊开一幅巨大且注满密密麻麻数据标志的海图,“并且两支舰队都一样。企业号和复仇号已经受了伤,航速慢还说得通,但哈尔西那三艘完好无损的重型航母却也一样以半速航行,这就说不通了,也许斯普鲁恩斯又在耍什么花招,不过,这一点似乎也不重要了,反正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空军飞行员们都踌躇满志。在自己空军生涯里能够攻击敌军航母,这可不是常有的任务和机会,海军把歼敌任务交给空军堪称是破天荒的,自己能参与其中,这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和荣耀让飞行员们无不摩拳擦掌。另一方面,刘粹刚等空军飞行员们此时也已知道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勇敢地驾驶B-29协助己方海军参战并配合海军舰载机一举击沉北华军三艘航母的事情了。面对异国同行的杰出表现,进一步地刺激了北华空军飞行员们的斗志和干劲。
杨鹏指点着海图,开始详细说明这项任务:“美军第7舰队的两艘航母目前在这个地方,距美国西海岸陆地约1800公里,按第7舰队的速度,天亮时会缩短到约1500公里,而美军第1舰队则在这个地方,距第7舰队约800公里,两舰队相对速度为零,因此天亮时两舰队距离还是不变的。相信你们也看得出来了,作战海域正在明显地偏东移动,因为美军舰队在边战边撤,我军舰队在追击中。不过,整体局势不利于我军。因为作战海域更加靠美国本土,距夏威夷越来越远,我军第4舰队损失惨重,只有1艘轻型航母能为前线三支舰队提供跳岛。另一方面,美军两支舰队的航速约为15节,我军三支舰队的航速约为30节,因此我军舰队是在不停地缩短两者距离,到天亮时,敌我双方五支舰队彼此互相距离最长者不过600公里,最短者不过400公里,敌我双方完全在舰载机的互相打击范围内。可以推测,美军是在故意放慢脚步,引诱我军舰队追击上去,从而不动声色地把我军舰队引到更靠近美国本土的地方,继而再在天亮时用美军占绝对优势的陆基航空兵力量彻底摧毁我们的前线三支舰队!”
刘粹刚等人点点头,局势还是比较清楚的。
杨鹏接着道:“由于美军舰队航速较慢,因此我们的潜艇和夜间高空侦察机一直在对其进行跟踪和监视,潜艇部队保证只要美军舰队不突然加速,他们就能持续帮助我们获得美军舰队任一时刻的最详细位置。美军第7舰队在天亮时距美国本土约1500公里,美军舰载机速度约每小时600公里,6点天亮,那么就可推算出,美军陆基舰载机会在凌晨3时30分从陆地起飞,连续飞行2小时30分后,在黎明时分正好抵达美军第7舰队上空,一方面可保护美军第7舰队,一方面以第7舰队为跳板,且兵分两路,一路攻击我军与其靠得最近的第1、第3舰队,一路飞向美军第7舰队,再以第1舰队为跳板,攻击我军与其靠得最近的第2、第4舰队。单靠舰载机交锋,我军舰队极其不利,一来舰载机数量已严重不足,二来交战海域比夏威夷更靠近美国本土,三来我军只有1艘轻型航母进行蛙跳,美军却有2艘中型航母进行蛙跳。所以,蒋钧座命令我们出击!代替航母舰载机,成为我军赢得这场海战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出击时刻是什么呢?我们也兵分两路,一路攻击美军第7舰队,一路攻击美军第1舰队。美军第7舰队在天亮时距夏威夷约2500公里,飞熊轰炸机的最大航程是3500公里,最大航速是450公里每小时,所以,我们提前6个小时出发,也就是子夜零点,飞向美军第7舰队在天亮时所在位置,黎明时分抵达!也就是说,我们会跟美军陆基舰载机群差不多同时到达,也许早一点也许晚一点,抵达后,轰炸美军第7舰队!炸烂他们航母的甲板!让他们飞来的陆基舰载机群成为没有立足之地的无巢倦鸟!美军陆基舰载机从陆地连夜飞到第7舰队时已经连续飞行1500公里,不折不扣的强弩之末,这时候,它们立刻调头往回飞还能勉强回到陆地机场,自然没有时间跟我们缠斗,如果它们跟我们缠斗,那即便不被我们击落也注定会因为燃油耗尽既飞不回陆地机场也没有航母机场可降落而坠毁,并且,我们也完全无惧跟它们缠斗,因为它们都已筋疲力尽,无论是飞机还是飞行员。至于美军第1舰队,在美军第7舰队被摧毁后,它还能用于作战的只有航母本身的几百架舰载机,我们也会在黎明时分对其展开攻击,炸烂航母飞行甲板!让他们的航母成为丧失战斗力的废铁!最后再由我们航母舰队舰载机将其消灭掉!毕竟,我们战略轰炸机携带的既不是鱼雷也不是穿甲炸弹,只能炸伤航母,炸烂飞行甲板,彻底击沉是难以办到的,也不是我们的任务。都听明白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飞行员们无不两眼发亮:“明白!”
杨鹏用力举起拳头:“我们能不能赢得此战,就全看你们的了!”
飞行员们也一起用力举起拳头:“必胜!”
夏威夷时间1月29日凌晨0时,第二次东北太平洋战役的第四天,夏威夷群岛里除了尼豪岛外其余七个大岛上同时响起了啸风卷云般的巨大轰鸣声,十多个大型机场上一起闷雷滚滚、暴风阵阵,雪亮的灯光下,一架架体积庞大得犹如蓝鲸般的“飞熊”战略轰炸机开始分批起飞。夏威夷群岛是北华军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海上要塞,不但有十万大军长期驻守这里(不包括集结在此准备第二次登陆旧金山的几十万军队),飞机更是密集如云,累计超过7000架海空军飞机停驻于此(为了打第二次东北太平洋战役,夏威夷的陆基飞机在此战前得到了很大的加强),而眼下,出击的飞熊虽然只有300架,但却“挤占”了近半机场,原因无他,因为飞熊实在太巨大了,比美军的B-29还要略大一圈,长度达到33米的飞熊在尺寸和体积上都跟一头成年蓝鲸相差无几(最大的蓝鲸就长达33米),翼展45米的飞熊在宽度上等于两个标准篮球场的长度。与B-29进行对比,飞熊载弹量更大,12吨之多,B-29则是9吨,但飞熊为了更大的载弹量而牺牲了航速和航程,B-29是580公里/5600公里,飞熊则是450公里/3500公里。过大的体积让夏威夷各机场上的很多飞机都不得不给它让位,1架飞熊在机场上占的地方足足可停放12架常规螺旋桨战斗机(机长是3倍,翼展是4倍)。起飞时,整个机场剧烈颤抖,很多北华空军地勤人员都说:“即便已经看了一百遍飞熊起飞,但再看第一百零一次时,我们仍然打心眼里怀疑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究竟能不能真的飞上天,即便升空了,我们也严重怀疑它会不会再掉下来,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外形也非常粗拙笨重,活像一头在背上插了一对翅膀的狗熊。摇摇欲坠这个成语是形容飞熊起飞时最贴切的词语。”
在刘粹刚等飞行员们得心应手、如臂使指的操控下,飞熊们一个个身轻如燕地腾空而起。在地勤人员和驻岛官兵们的鼓掌声、加油声、喝彩声、送别声、祝福声中,全部升空的飞熊汇聚成一群飞翔的鲸鱼,翱翔在比海洋更加辽阔的天空中。与此同时,一波波“企鹅”空中加油机、“闪电”战斗机、“飞星”截击机也陆续起飞,护送着飞熊,扑向几千公里外的目标。此时起飞的是第一波机群,占总数三分之二,目标是美军第7舰队;第二波机群则会在两个小时后的凌晨2点起飞,目标是美军第1舰队。
望着在星月光华中远去的战略轰炸机群,杨鹏喃喃道:“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