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剩这么一点屁大的地方了,还能往哪里撤?就留在原地吧!好歹能给后方部队牵制美军,拖延时间。早死晚死反正都是死,兄弟们就先走一步了,黄泉路上等着你们!”
“好!你们慢点走,黄泉路上等着我们来了,大伙一起走!”
美军方面痛苦不堪,麦克奈尔中将在报告中道:“...我们每天的进度只能以米作为计量单位。”第96步兵师的军事会议上,副师长丹尼斯埃尔斯利准将指点地图,向筋疲力尽的军官们讲解着第二天的进攻计划,他本来十分认真地说着,突然间,“就好像闹钟被扣掉电池一样愣愣地定在原地”,然后猛地把手里的铅笔摔在地图上,又狠狠地把地图揉成一团。在所有人惊讶的注视中,埃尔斯利准将捂住脸:“他们怎么就不投降呢?他们肯定会失败的,我们肯定会胜利的,既然都知道结局会是这个样子,他们怎么就不投降呢?”最严重的事情发生在第60步兵团,该团团长威廉C威斯特摩兰上校在部队伤亡率突破80%后,精神崩溃而吞枪自杀。
撤退并收缩到西雅图中央城区的北华军约4万人,拼杀到12月31日时,只剩2万余人,过半是伤兵,而进攻的美军却超过30万人。由于地形狭窄,美军每次投入10万人展开进攻,后续20万兵力进行轮换,三十万美军以三班倒的方式没日没夜进攻,对北华军实施车轮战和疲劳作战。防御的北华军完全是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得到充足休息时间,大批官兵被累垮。战斗中,出现了三百多名北华军集体被俘事件,俘虏人数之多,堪称罕见,实际上,这起“北华军大规模被俘事件”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北华军官兵属于同一个营,负责坚守一座阵地,连续血战五十多个小时没合眼,剩余的三百多名官兵极度疲惫,在美军终于停止进攻的时候都睡着了,发现这件事的美军不声不响,没有进行炮击,也没有动用坦克,直接以步兵轻手轻脚摸上去,没有被惊醒的北华军官兵们还在熟睡,结果让美军一下子抓到了三百多个俘虏。
12月31日上午9点,傅作义给沈阳方面发去电报:部队撑不过二十四个小时。
张学良亲自回复:我命令你们在最后关头投降,坚决不允许自杀!
之所以下达“投降”命令,是因为张学良害怕傅作义最后为了不当俘虏而自杀。
傅作义沉默半晌后,回复道:明白。
张学良最后道:祝你们...新年快乐,请你们打开收音机。
听到张学良的新年问候,傅作义、杨虎城、高桂滋、陈长捷、楚溪春等所有在北美大陆上作战的北方军官兵们这才明白过来:眼下的西雅图/温哥华时间是1945年12月31日9点,而中国本土时间却已经是1946年1月1日0点。新年已经到来了。
打开收音机后,傅作义、杨虎城等人听到里面传来沈阳“东方之声”的大功率无线信号,实际上,沈阳的无线电波传到太平洋对岸已经非常微弱的,但夏威夷也有大功率的无线电台,所以沈阳的无线电波先是发动到夏威夷,再由夏威夷中转加强后发送到西雅图和温哥华。
收音机里传来沈阳“东方之声”著名女播音员俞志英的声音: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全国同胞们,这里是东方之声,新的一年已经悄然到来,在这里,先祝全国同胞新年快乐,接下来,我们要播放一首歌,这首歌送给北方军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副总司令杨虎城将军以及他们指挥的北方军全体将士们,他们在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乡为祖国奋战不息。这首歌由一千九百四十六名儿童进行合唱,这些儿童都是北方军部队官兵的孩子,他们的父亲就在太平洋对岸的北美战场,领唱者是杨虎城将军的二女儿杨拯美。”
收音机前的北方军官兵们都愣住了。
“...亲爱的爸爸,您去哪里了?很久很久了,我只能在梦里见到您;
妈妈告诉我,您去了很远的地方,在太平洋的对岸,在那里为国战斗;
太平洋好远,爸爸您为了责任,义无返顾;
太平洋不远,爸爸您一直在我心里,我们一直在一起;
我和妈妈在家里为您祈祷,祈祷您平安归来;
我和妈妈站在海边,眺望着浩瀚无边的太平洋,等待着您的归来。...”
收音机前的杨虎城第一个潸然泪下,随后,所有将领们、军官们、士兵们都流下眼泪。
美军指挥部内,美军无线电通讯兵迅速也捕捉到了“来自夏威夷的大功率无线电信号”,马歇尔上将等美军将领们沉默不语地听着,翻译在一边翻译着。
“将军!”一名通讯军官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北华军在其他地方大规模登陆了!”
“什么?”所有人都惊呆了。
北美战事至此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