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克研制技术以及坦克性能上,辽德毋庸置疑是大大超过美英的,辽德坦克就代表着此时世界坦克最先进的技术。但辽德在坦克理念上是有分歧的。苏联战争开始前,北华和德国的坦克几乎是一样的,但北华根据苏联的地理气候而在德国四号坦克基础上研制出著名的雪豹坦克,这是当时在苏联战场上唯一能与T-34抗衡的辽德中型坦克,苏联战争结束后,德国在坦克理念上仍然是“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是因为苏军在战争中不得不分出近一半坦克去对付北华军,所以苏军的坦克群虽然在数量上超过德军,但没有给德军带来太大打击和震慑。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如果苏军坦克是德军五倍,那德军就会改变理念,也重视数量,但苏军的坦克要分出近一半去对付北华军,因此用来对付德军的坦克在数量只是德军坦克的三倍,德军可以靠着航空兵优势、坦克质量优势来抵消苏军坦克数量优势,所以德军在苏联战争结束后仍然没有改变“质量比数量更重要”的传统装甲兵理念),而北华在目睹苏军漫山遍野的T-34以及苏联坦克工艺简单、制造迅速、产量巨大的现状后认为“质量固然重要,数量也同样重要,甚至数量比质量更重要,因为坦克的威力是要汇聚成强大的装甲冲击集群,而不是单打独斗”。苏联战争期间以及结束后,对重型坦克一直情有独钟的德国陆续开发出了黑豹、虎式、虎王这三种威力强大的重型坦克,北华没有研制重型坦克,而是集中力量“研制最完美的中型坦克”,这就是后来号称“中型坦克之王”云豹坦克的诞生背景。也就是说,德国和北华的坦克科研技术都是世界一流,但德国偏重于重型坦克,而北华偏重于中型坦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944年,北华坦克总产量是1.5万辆,德国是1万辆,之所以北华产量比德国高出50%,其实德国坦克工业并不逊于北华,但就因为德国耗费大量资源资金去研制、生产那些“杂七杂八的重型坦克和超级坦克”,增加了坦克生产的复杂性,继而在无形中降低了坦克总产量,北华则是集中力量生产中型坦克,所以坦克产量比德国要高出一半。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苏联在1944年的坦克产量达到2.9万辆,而苏联的军工业、重工业、坦克科研人才有十之七八都在苏联战争后被北华吞并了,再加上北华十多年的自我发展,所以北华生产坦克的能力其实比实际产量要大得多,但是,北华还需要耗费巨额资源资金去建造航空母舰等海军战舰,而苏联在历史上二战期间是没有建造军舰的,所以北华的坦克产量才如此“保守”。
北华军现役坦克主要是:狼甲轻型、狼乙轻型、豹甲中型(花豹)、豹乙中型(雪豹)、豹丙中型(云豹)、豹丁中型(猎豹坦克歼击车)以及黑豹重型(德国研制)、虎式重型(德国研制,北华称为东北虎甲型、虎甲)、虎王重型(德国研制,北华称为东北虎乙型、虎乙)。其中的云豹是北华军的主战坦克和主力坦克,北华坦克产量里三分之二都是生产云豹,德军则偏爱于重型坦克,因此德军主力中型坦克采用北华的云豹,而重型坦克黑豹、虎式、虎王也在全力生产。如果比较北华军的装甲部队和德军的装甲部队,就会发现:北华军绝大部分坦克都是云豹,少数黑豹虎甲虎乙只在其中起“点缀”作用,而德军则是中型重型各占一半,北华军对重型坦克不太感兴趣,所以只是在几个装甲师里成立师属重装甲营来装备数量不多的黑豹虎甲虎乙。
“以一敌十,虎甲虎乙就够了。”公主岭坦克工厂首席工程师、著名坦克专家、坦克炮弹专家、机械专家刘先志对傅作义说道,“根据我们的统计资料,我军合格的装甲兵车组驾驶云豹能在战场上一辆对付三辆谢尔曼,优秀车组能做到一辆对付五辆,若换成虎甲虎乙,合格的能一对五,优秀的能一对七。当然,虎甲虎乙的机动性毕竟比不了云豹,所以容易被谢尔曼绕到身后击中薄弱的尾部。若几辆虎甲虎乙互相配合,再加上最优秀的车组,一对十是没有问题的。傅将军,我提议你就抽调虎甲虎乙去你说的那个无法大规模运输坦克的战场,再抽调最优秀的装甲兵车组,一对十是可以做到的。”
傅作义心头安定了不少,然后他又说了一句让徐庭瑶和周围专家都难以置信的话:“既然如此,那你们能不能再改进虎甲虎乙,让它们在战场上能以一敌百?”
五分钟的沉默后,所有专家都哑然失笑。刘仙洲说道:“傅将军,你要求的这种无敌坦克是不存在的,虽然德国人一直在研制,但科学定律已经决定这是不可能研制出的,就像永动机。即便真的有这种无敌坦克,它的造价也是极其高昂的,根本无法量产和大规模装备。”
傅作义认真地道:“我知道我这个外行人在近乎不切实际地乱提要求,可是,我们必须要无所不用其极地提升坦克质量和单辆战斗力,各位先生,你们都是研制坦克的杰出大师,你们能不能改进虎甲虎乙,让它们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刘先志说道:“这需要大量的资金。”
傅作义取出张学良的特批手令:“汉帅给了我尚方宝剑,你们需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们提供什么。”
紧急召开的会议上,上百名中国最优秀的坦克专家汇聚在一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傅作义的这个近乎不切实际的要求。
坦克专家赵飞克说道:“虎乙的综合性能略超过虎甲,我们就以虎乙为重点研究对象。我认为,虎乙的火力、防御力都已经达到现在科学技术允许范围内的坦克最巅峰,但虎乙的机动性太差,这是改进的突破点。实战中,被谢尔曼击毁的虎甲虎乙都是被对方绕到后面击中尾部的。德国人的重型坦克都有这五大诟病,机动性差、耗油量大、故障率高、工艺复杂、造价高昂,而机动性差是最大麻烦。”
坦克专家钟皎光说道:“虎乙坦克跟所有德国重型坦克一样,为了加强火力和防御力,牺牲了机动性。坦克的这三大性能永远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看提升虎乙的机动性在不削弱其火力和防御力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太大提升空间的。”
著名冶金专家胡庶华说道:“我们可以用新式合金取代虎乙现在的合金装甲,在不降低虎乙防御力的减轻虎乙的重量,从而提升虎乙的机动性。毕竟虎乙重70吨,实在太沉了。”
钟皎光质疑道:“这不太可能吧?众所周知,为了加强钢铁的强度和硬度,在里面掺加稀土以及钨、锰、铬等金属元素,但这些金属元素的密度都是钢铁的数倍,使用这种合金装甲反而会增大虎乙的重量。”
金属冶金专家荣科说道:“不全是。一种叫‘钛’的金属元素的研究技术在近几年来已经日益成熟,钛的强度比钢铁要高得多,但密度比钢铁小得多,铁的比重是7.9,铝的比重是2.7,而钛的比重是4.5,众所周知,铝是制造飞机的重要材料,而钛相当于超级铝材料,我们的航天专家已经打算用钛来制造可以飞入宇宙的航天飞机。如果我们把钛用于坦克装甲合金,是可以抵消甚至减少钨、锰、铬给装甲额外带来的重量,并且钛没有磁性,可以让坦克避免遭到磁性炸弹或磁性炮弹的攻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仙洲说道:“钛的产量很低吧?”
荣科回答道:“非常低,我们合金研究局一年提炼出的钛不过10吨。”
傅作义说道:“钱不是问题。”
合金专家靳树梁说道:“还有一种早在1925年就被发现但提炼产量更低的金属元素‘铼’同样可用于坦克合金装甲,既能增加装甲防御力,也能降低坦克重量。当然,耗资比钛更大。”
傅作义再次说道:“我已经说了,钱不是问题。”
发动机专家吴大观说道:“我有个建议,改进虎乙的发动机。众所周知,德国的坦克以及美国的谢尔曼使用的都是汽油机,只有苏联人的坦克使用柴油机,几年前,坦克用柴油机被视为异类,并且T-34的柴油机在实战中确实是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当然,德国人和美国人也不是聪明人做傻事,因为几年前的汽油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柴油机还不太可靠。汽油机的很成功的,用在汽车上是天衣无缝,用在坦克上也是可圈可点,但是,二三十吨的坦克用汽油机是没问题的,五六十吨的坦克用汽油机就明显力不从心了,汽油机在低转速上的扭矩劣势可谓暴露无遗。德国人的黑豹、虎式、虎王居然依旧用着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我认为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得到苏联的坦克工业后,柴油机技术突飞猛进,我们的云豹就是用柴油机的,所以我认为,想要真正地提升虎乙的机动性,必须要大刀阔斧地把它的汽油机改成柴油机。之前,因为我军对重型坦克不感兴趣,所以接收的德国黑豹虎式虎王都是原封不动的,没有进行改造,这个工作现在是必须要进行的了。”
著名发动机学家、燃烧学家史绍熙表示赞同:“我同意,必须要把虎乙换上柴油机。”
刘仙洲点头:“很好,大幅度提升虎乙的机动性和防御力就交给你们合金专家和发动机专家了,我们终于找到突破点了。”
这时,著名炮弹专家刘灿坤笑着开口道:“看来诸位同僚的意见是统一的,虎乙的机动性是改进重点,防御力也有一定提升空间,而虎乙的火力已经达到完美了,实际上这也是事实,虎乙那88毫米的线膛炮配合我们研制出的长竿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我们拥有的技术世界第一的碎甲弹,在战场上确实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看上去,虎乙的火力不需要改进了,但火力毕竟是坦克综合性能的重要部分,我们炮弹专家还是希望能锦上再添花的。”
傅作义惊奇道:“你们还能改进虎乙的八八主炮?”
刘灿坤笑道:“这是一个意外收获,来自我们一个秘密基地(原子弹基地)。半年前,那个秘密基地有一位叫钱三强的核物理学家写了一份报告给汉帅,声称他们在研制某种特殊炸弹(原子弹)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铀238废料,这些废料可以制造出一种叫贫铀弹的炮弹,如果我们的穿甲弹能制造出贫铀穿甲弹,那么,它击中敌方坦克后,巨大的撞击力会让炮弹里的铀急剧燃烧,产生惊人的6000摄氏度以上的极高温,从而熔化敌方坦克中弹部位的装甲并降低装甲局部强度,继而穿甲而入,轻而易举地摧毁敌方坦克。汉帅随即让我们研制这种贫铀穿甲弹,根据我们的实弹试验,虎乙的主炮在使用常规穿甲弹时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穿透215毫米的装甲,但在使用贫铀穿甲弹后可以在1500米距离上穿透200毫米的装甲,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轻易穿透谢尔曼坦克最厚的正面76毫米装甲,甚至在3000米距离上都能彻底击毁谢尔曼坦克,当然,前提是炮手能够打得中。”
“好!”傅作义忍不住喝彩,他激动地站起身,向专家们深深鞠了一躬,“诸位专家,麻烦你们了!请你们竭尽全力,在最短时间内给军队制造出这种超级坦克!我们非常需要它!”
专家们肃然道:“为了国家的胜利,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傅作义随后找到空军总司令冯庸:“我需要一批能以一敌十的飞机。”
冯庸:“没问题,你给多少钱?”
傅作义艰难地道:“你要多少就给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