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陆军:较复杂,综合素质较差,训练程度和精神意志都参差不一,武器装备较出色;
日本陆军:训练过硬,精神顽强,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服从性极好,但武器装备较为低劣落后,并且战术手段僵化死板和缺乏灵活性。
这份评价还是较为客观的,日军之所以差,差就差在战术手段和武器装备这两大方面,而马城的日军则得天独厚地弥补了这两大弱点,从而变成了强劲对手。
第133师师长韩光第是原先东北军的老军人,曾参加过辽日战争、辽苏战争的他此时非常窝火,因为这一仗让他“完全找不到感觉”,对面的日军既保持着日军固有的凶悍本色,同时又拥有美式武器的强大火力,俨然是“美日军混合体”,打起来既不像打日军,又不像打美军,有种不伦不类的怪异感。好几个局部拉锯战里,看到日军已经被打垮,北华军士兵纷纷准备好冲锋枪和机枪,就等着日军进行最后的万岁冲锋送死了,但事实是,北华军士兵们等了半天都没有动静,那伙日军已经悄悄地退到下一到防线阵地里了,并没有出来送死冲锋,即便是负隅顽抗的据点,日军也抵抗得极其凶猛。第133师一个主力团奉命攻击日军一个外延据点,那是被改造的一个英式庄园,占地较大,部队连续攻击了两天两夜都裹足不前,让韩光第又急又火,一怒之下抓起一把冲锋枪并往自己头上扣了一顶钢盔:“组织敢死队!”(根据北华军的军规,提议组织敢死队的军官必须要身先士卒地加入敢死队。)
通讯军官根据韩光第的命令,重新调整了重型武器的配置,并同空军指挥官、炮兵指挥官、装甲兵指挥官、直升机指挥官组织好了新一轮的空炮坦直火力配合。
十几分钟后,一批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一批武装直升机一起呼啸而来,往日军阵地上猛烈倾泻弹火,但很快,一队美军的P-51战斗机迅速赶来,截杀北华军的斯图卡,十几辆雪豹坦克咆哮上前,韩光第大吼一声:“杀身报国的时候来了!跟我冲!”他身后的敢死队员们齐齐怒吼着脱掉上衣,赤裸的上身挂满手榴弹和弹匣,手里清一色端着MP冲锋枪,在师长的带领下,敢死队呼啸而起,跟着坦克一起扑向日军据点。奔跑几分钟后,在距离据点只有几十米的地方,日军阵地上猛然间绽放开耀眼的火舌,那是三八大盖绝对形成不了的密集火力,一门门美式反坦克炮和美式巴祖卡一起喷射烈焰,打头的七八辆雪豹一起在大爆炸中熊熊燃烧。“不怕死的,跟我上!”韩光第大吼着,敢死队员们愤怒地呐喊着,硬生生冲进日军火力网。日语喊杀声随即同时炸起,据点里的日军投入了反击,手中端着上了刺刀的加兰德步枪,无数刺刀在阳光下闪耀着白森森的流光,双方人群杀红眼地展开对射,人群齐刷刷倒下去。
“师座都上去了!我们还等什么!压上去!统统压上去!”率部进攻的第133师第530团团长看到师长身边的士兵一片片倒下去,急忙带着全团展开进攻。
冲锋的官兵们在闪电般的火力网里不断倒下,日军阵地上也同样血流成河,打光子弹的日军毫不犹豫地挺起刺刀与北华军展开刺刀见红的肉搏,野兽般的嚎叫声中卷起一阵阵腥风血雨。一名参战的北华军士兵在事后说道:“我们也不是没打过日军,但眼前的日军真的比以前难打多了。以前的日军又穷又横,拼刺刀一流,但跟我们拼火力、拼弹药消耗就原形毕露了,撑不了多久就因为耗光弹药而端着刺刀冲向我们的火力网,但这些日军真的不一样,都拿着美国佬给他们的武器,火力强大,弹药充足,我们很难靠着火力优势去消灭他们,跟我们展开对射时毫不落下风。不仅如此,很怪的就是这些日军都学聪明了,变精明了,打光子弹就撤退,没法撤退才跟我们拼刺刀,基本上不搞以前那种喊着天皇万岁的送死冲锋了。他们的阵地也修建得非常完善,坑道四通八达,战壕密如蛛网,各种火力网遍地开花,机枪碉堡星罗棋布,炮兵阵地更是雨后春笋般到处都是,日本人以前很穷,玩不起这么豪华的火力配置,但现在有美国佬给他们撑腰,他们也变得大手大脚、财大气粗了,哪怕跟他们一个中队进行交火,他们都拥有重机枪、迫击炮甚至不止一门的步兵炮。以前我们一个连跟他们一个中队开打,虽然人数一样,但基本上都是我们压着他们打,他们重武器远不如我们,三八大盖更是比不上我们的突击步枪,但现在不同了,他们也变得能跟我们互相机枪对扫,互相火炮对轰。我们当然不是怕跟他们打,只是确实很吃力,弟兄们死伤比以前大多了。在日军阵地上,到处都是火力点,伪装得很巧妙,很多废墟都是暗藏的火力点,冷不丁地射来一梭梭子弹,我亲眼看到一个班的十多个弟兄在冲过来时被从身后一个倒塌房子里射来的日军机枪子弹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全部打倒。我们不得不以米为单位地在日军阵地上进行推进,过程很艰难,稍不留神就钻入日军的交叉火力网。碉堡太多了,坑道太多了,杀光一批日军,又有一批日军从地底下钻出来,战壕密得就像稻田一样,这些日军在我们进攻前一直疯狂地挖坑,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立体碉堡,地下坑道多达三四层。日军在我们轰炸时就躲在地下,等我们进攻时就从地下钻出来,用美国佬的武器打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佬把他们的武器装备给小日本确实是个很高明的做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涌上日军阵地的北华军官兵们浴血厮杀,散落满了坦克残骸的空地上,血流漂杵的战壕里,摇摇欲坠的地道内,尸骸狼藉的残垣断壁间,倒塌毁坏的房屋中,冒着袅袅青烟的弹坑焦土里,到处都是在疯狂厮杀的北华军和日军,双方用枪械互相对射,互相扔手榴弹,互相用掷弹筒迫击炮对轰,最后挺着刺刀嘶吼着冲向对方,到底的伤兵也在拼死战斗,互相抱成一团,你掐我咬地扭打,因为北华军和日军都知道自己受伤后落入对方手里也是死路一条,就连狭窄的坑道里都是无数晃动着战斗的人影。日军通过半个月的苦心经营,不但在马城地表修建了无数的战壕火力点,还在马城地下挖掘了蜂巢蚁穴般的坑道工事,使得北华军攻击困难度进一步地增加。
防御这个据点的是日军第35旅团第72联队的两个大队,眼看北华军已经占了上风,联队长田上八郎大佐急忙钻入地下指挥室内,拿起通往总指挥部的电话:“司令官阁下!请您立刻炮火覆盖我部所在区域!具体坐标是xx,炮兵部队事先已经测绘过了,肯定能展开精确打击的!”
电话那一段的栗林忠道十分吃惊:“田上君,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我部还有七百多士兵在战斗,但涌上来的满洲军已经超过三千人!司令官阁下,虽然我们还能继续战斗,但在这个时候就展开炮火覆盖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我们能最大限度地杀伤满洲军!司令官阁下,请快点吧!另外,丸山中佐的大队就在附近的六号区域,请您立刻加强丸山中佐的大队,在炮火覆盖后展开反击!一定能给满洲军更进一步的杀伤!”
“田上君!”栗林忠道紧抿嘴唇,“我说过,不允许进行自杀性攻击的!”
“司令官阁下!这不是自杀性进攻!现在展开炮击,既不会丢了阵地,也能给满洲军造成最大限度的杀伤,是最合理的战术!继续战斗下去,我部顶多给满洲军再造成一千杀伤,但现在展开炮火覆盖,战果会翻倍的!反正我和我的士兵们都注定要尽忠天皇了,请您下定决心吧!”
栗林忠道语气凝重:“田上君,我们靖国神社再会!”
十几分钟后,铺天盖地的炮火落在还处于北华军和日军争夺中的这个庄园据点上,数以千计还在厮杀肉搏中的北华军和日军齐齐被炸得血肉横飞,包括身先士卒的第133师师长韩光第。随即,日军一个加强大队踏着遍地肉泥展开反扑,一下子便把损失惨重的北华军再度赶了出去。
这样类似的战斗在马城各战线上接连出现,拥有很多美式火炮的日军很少与北华军炮兵展开对轰,而是分散开用于混战时展开炮击,虽然日军这种炮击几乎每次都要误伤炸死一大片己方人,但对北华军的杀伤效果却大大超过常规炮击。北华军对此毫无办法,并且杀敌和损失比例也让北华军难以接受,当初东北战争是保家卫国作战,代价再大也是能接受的,“一条命换日本人一条命就够本,换日本人两条命就赚了,只要能杀日本人,哪怕三条命、十条命都换日本人一条命都是值得的”,而眼下的战事是对外扩张,如果再搞成自家人几条命换敌军一条命,即便是一条命换敌军一条命,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保家卫国时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对外扩张则是有代价底限的。
北华军指挥部内,参会的高级将领们都很苦恼:
“真是操蛋!打了这么多年的小日本,第一次这么难打!”
“各部队都伤亡很大,小鬼子本来就是亡命徒,再加上美式装备,还有那种简直是丧心病狂的同归于尽战术,弟兄们确实打得很苦!”
“伤亡千八百弟兄就拿下马城是最好的,伤亡万八千弟兄才拿下马城,庆祝胜利时的心情都高兴不起来了,要是伤亡几万弟兄才拿下马城,那还算个屁的胜仗!我们是要被骂的!”
“妈的!简直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你们说说,小日本一个阵地就在眼前,怎么打呢?上去的人如果少了,基本上是拿不下来的,别忘了,小日本现在也是拿着半自动步枪,机枪大炮一应俱全,而上去的人如果多了,小日本直接钻地底下,再来个炮火覆盖。”
“真不好打!搞同归于尽,我们是人命换狗命,马城有十万小鬼子,我们总不能付出十万弟兄的命才消灭掉这十万小鬼子吧?看上去大家都死了一样多的人,但小鬼子是大赚了!”
“让空军多扔点云爆弹!憋死那些畜生!”
“云爆弹不够,用毒气弹顶上!”
“再让后勤部门多弄点火焰喷射器来!烧死那些藏在碉堡坑道里的小日本!”
将领们互相倒苦水,说着说着都忍不住骂骂咧咧,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绞尽脑汁想办法。
刘多荃也很烦恼,他竭力思考着,最后综合了将领们的想法建议,对进攻战术进行了改进:首先,由于北华空军在这里不掌握绝对制空权,白天出动轰炸机会遭到盟军战斗机拦截,因此把轰炸时间改为夜间,反正马城的位置是固定的,北华军的轰炸机群在夜间以固定航线、固定航速、固定方向飞行固定时间后就能准确飞到马城上空扔炸弹,盟军战斗机在夜间是无法准确拦截北华军轰炸机的;其次,装甲部队在夜间展开大幅度迂回穿插,截断马城和盟军后方联系,完成对马城的全面包围;第三,增派直升机数量,加强武装直升机在这场城市攻坚战中的作用。
“还真是个硬骨头啊!”刘多荃看着地图上的马城,忍不住唏嘘感慨,“就没什么好办法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硬骨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