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第109轻装甲师师长王利军的部分战地日记:
9月4日,晴。栗林忠道这个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确实不简单,一招看似小儿科的苦肉计却非常有效地让我们损失了足足六百辆宝贵的坦克,严重摧毁了我们的机械化力量,此人不仅狡诈如狐,并且心狠似狼,为打击我方装甲部队,竟冷酷让几千部下做人肉诱饵,今后必须慎重对待。昨夜的赫维湾战役后,弟兄们都非常沮丧,非常懊恼,有人对刘副座产生一些质疑,认为不该如此轻率上当。但平心而论,刘副座命令我们夜间突袭赫维湾是必然举措。换做是我,我也会下同样决定。说到底,最大的责任是情报部门和侦察部队。日军伪造了这么一个假后勤基地,让我们深信不疑,情报部门和侦察部队难辞其咎。战术兵法,都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加以使用,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了。伪造重要目标,这办法其实敌我双方常用,但目的基本是声东击西,很少像日军这样是用于引蛇出洞的。中午进行战事总结时,熊虎说我们是骄傲轻敌、麻痹大意,所以才遭此挫败,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我们是栽在了情报上。客观而论,既获悉敌军后勤基地所在地,必然要果断打击,而在澳东地区,我方空军和盟军航空兵只是打得势均力敌,我方不占有优势制空权,也无制海权,在如此境地下,出动机械化部队进行夜间突袭就是唯一手段,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但我们都没想到,盟军...或者说是日军,居然不顾误伤己方人员,悍然使用舰炮无差别饱和炮击以及轰炸机群地毯式轰炸的手段来对付我方装甲部队。日本人之狠辣凶残,确实让人无法防备。也许,在战场上硬碰硬较量,日军死伤一万人都难以消灭我方六百辆坦克,但冷酷使用部下作为人肉诱饵进行同归于尽战术,此战术固然更加有效,但只有六亲不认、铁石心肠的指挥官才干得出如此疯狂行径。换做我军,无人能做出此等勾当,一则过于残酷,二则大伤官兵士气,导致部队人心浮动、难以再战,三则导致指挥官恶名昭彰且陷入道义争论。日军则完全不然,栗林忠道此举不但不会背负恶名谴责,反被誉为足智多谋,对日军基层官兵而言,即便获悉同伙死伤于己方炮击轰炸,也不会因此而军心不稳、人心思变。举目全世各国,唯有日军才可毫无后顾之忧且最大限度有效地使用如此战术,令人明知而无奈。
9月7日,晴。赫维湾战役已过去三天,盟军毫无趁机反击的动向,相信盟军也已觉察我方对策,知晓我方尚有数百辆坦克可进行机动野战。当天出击前,李春润参座特地调拨数百辆用汽车木头改造的假坦克混入我方三个装甲团内以鱼目混珠,从而让盟军误以为我方坦克群已全部成为瓮中之鳖,再加上熊虎第三装甲团当时虽曾多次要求投入战事却被李春润所坚定拒绝,这两项正确措施为我方保留了宝贵的三百多辆坦克,使得我方机械化力量并未完全丧失,从而震慑盟军不敢轻举妄动。...几日来,各部指挥官都望眼欲穿等待后方援助,实际上,达尔文港此时已一片繁忙堵塞,后续补充兵员和增援辎重物资都需求巨大,致使海军运输舰船疲于奔命。水土不服病患问题正在日益缓解,但重武器和辎重物资陷入匮乏,迫使我军不得不暂停新攻势,而在这同时,马城日军和南澳盟军却正争分夺秒于积蓄力量、组织战事、加固防线、准备反击,整体局势隐忍对我方有些不利。若是两军对峙,我方毫无担忧,但我方是进攻一方,此时坐视敌军准备充分,自然落入下风。
9月8日,小雨。今日心情颇为烦躁,苦等多久的增援总算抵达了,但我师不过分到五十来辆坦克和两千多名补充兵员,辎重物资只得到需求量的三分之一。
9月9日,晴。今日召开了战前会议,经反复研究可确认,马城战役绝非单纯城市攻防战,而是我军和盟军全面再度交战的突出部重点所在。现代战争,制空权尤为重要,但我方空军在澳东地区只能与盟军航空兵处于旗鼓相当,无法大规模轰炸敌军以摧毁敌军有生力量,马城日军虽无机械化部队,但马城以南盟军却拥有大批坦克重炮。可以肯定,盟军不只是在马城与我军展开攻防争夺,而是以马城来牵制我军重点,机械化部队与我军展开野战拉锯。就地形而言,澳洲东部多山地丘陵,马城座于玛丽河弯曲部,背水靠山,地形险要,扼守我军南下通道关键,是我军必夺、盟军必死守之地。(玛丽河,澳大利亚东部河流,流向由西向东,马城坐落于河流凹字弯曲部,主城区东西南三面都被河流包围,大部分城区在河流北岸,少部分城区在南岸。)
9月10日,晴。工兵部队谢天谢地终于修好了野战机场,第一波的三百多架重型轰炸机和战斗机也已抵达,并对马城进行了首次轰炸,轰炸效果不甚理想,日军应采取了地下坑道战术。我师侦察营多名白种人侦察兵曾伪装成澳大利亚人潜入马城,确认日军正在城内全速土工作业。盟军飞机对我军轰炸进行了强有力拦截,双方都损失了数十架战斗机,我方有十多架轰炸机被击落。我给野战机场的空军指挥官发去电报,要求大规模使用云爆弹和燃烧弹,但燃烧弹效果不佳,马城三面环水,日军很容易引水救火,并且日军防线位于地下,不在乎地表建筑损毁度,至于云爆弹,空军方面的回复是“同等重量的情况下,云爆弹造价是常规航空炸弹的二十多倍,因为高能燃料的生产成本大大超过高能炸药,所以会使用云爆弹用于轰炸,但不可能把云爆弹当常规炸弹那样成千上万投掷”。这帮空军王八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9月15日,晴。今日,战事正式开始。我师由于是轻装甲师,不负责野地机械化机动野战,所以奉命联合第133机械化步兵师对马城展开突破攻击,攻击方向是马城最正北的“Baddow城区”。6时30分,空军出动七百多架飞机对马城北部展开轰炸,同时与盟军拦截机群展开空战,战况激烈,互相损失上百架战斗机,我方另有五十多架轰炸机被击落击伤,守城日军也以防空炮和高射机枪对我方机群进行攻击;6时45分,我师、第133师以及其他几个师的炮兵团联合军部重炮旅一起对马城北部展开炮击,共计投入1000多门大口径火炮和600多门火箭炮,炮击效果甚为理想,敌军控制区内一片火海狼藉,但我估计炮击对日军有生力量的打击力度并不大,日军应已隐蔽入战壕坑道内;7时30分,空军侦察机发现盟军一支装甲部队在飞机掩护下从马城西南部向我方侧翼移动,张翼部奉命前去拦截,三小时后发来捷报,基本击溃盟军装甲部队,摧毁敌方坦克一百三十多辆,己方损失坦克不足十辆。战果和战损之比例如此悬殊,由于张翼采取了新战术,他没有出动坦克群去拦截,而是出动直升机群去拦截,敌方飞机奈何不了我方直升机群,我方直升机群却能尽情痛击敌方坦克,随后,赶过去的我方坦克群顺利地乘胜追击,继而大获全胜。毫不自夸,在制空权相等情况下,盟军机械化部队若白天与我方机械化部队进行野战,胜算堪称很低。...8时15分,轰炸机群开始撤退,俯冲轰炸机群和直升机群开始参战,炮群开始向后方延伸炮击,地面部队正式攻城。随着我的命令,万千弟兄犹如浪潮般汹涌而去,正式展开恶战。...晚上10点,战事报告出来了,部队攻克日军在北部外延的几个防线和几个村镇据点,击毙日军约三千人,没有伤兵和俘虏,弟兄们恨透了日本人,在战场上基本不抓日军俘虏,也不活捉日军伤兵,都是一梭子完事。我方伤亡两千七百余人。不得不令人震惊和意外。
9月16日,晴。继续进攻,推进缓慢,伤亡很大。毙敌三千五百人,我方伤亡近两千。
9月17日,阴。毙敌人数和己方伤亡几乎是一比一,都是三千余人,进度很不理想。
9月18日,上午休整,下午恢复进攻,伤亡很大。盟军在夜间增援马城日军,我方装甲部队进行拦截,但情况不明,损失不小,战果不大。
9月19日,伤亡很大。空军迫于我的强烈要求,投掷了一千三百多枚云爆弹,杀伤效果较为不错,但不如人意,城内日军应该十分分散,因此没有较为惨重的人员伤亡。
9月20日,战事非常激烈,伤亡非常大。空军声称后续云爆弹需要等两天才能运来。
9月21日,主攻的两个团都已经伤亡过半,第133师情况更糟糕。
9月22日,我要亲手宰了栗林忠道!这条疯狗!
王利军在日记里如此咬牙切齿,自然是因为日军抵抗得非常顽强以及北华军伤亡非常巨大。马城日军完全不是以前那支外强中干的所谓帝国军,而是全套美式装备的现代化军队,并且拥有盟军航空兵、炮兵、装甲兵的全力援助。当漫山遍野的北华军杀向马城时,迎面扑来的是成千上万加兰德步枪、汤普森冲锋枪组成的火力风暴,以及在美军帮助下日军已经普及到小队的迫击炮、掷弹筒、步兵炮、反坦克炮的近战炮火,至于子弹、手榴弹、炮弹、炸药、地雷等弹药补给,日军更加是应有尽有,配合着已经构建得近乎完善的坚固工事以及日军的亡命徒作战精神,自然让北华军陷入苦战。栗林忠道本身就是一个“西方化的东方军人”,他对日军传统的肉搏战、肉弹冲击、自杀性攻击等呆板僵化战术非常轻视,备战时,他一改日军的死拼死打的蛮干战术,规定以近距离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为主要作战方式,同时严厉禁止自杀性冲锋,不轻易跟北华军拼刺刀,号召“打光子弹后,如果无法撤退并且得不到补充才允许拼刺刀”“每个人要杀死十个满洲军”“如果还能战斗,就坚决不允许自杀,那样的自杀是可耻的懦夫行为”。在日记里,栗林忠道写道:“...乃木大将(乃木希典)的肉弹战术固然是帝国军人英勇无畏精神的最高体现,但在敌军拥有优势火力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战术却是错误和不值得的,士兵们的热血和生命不应该被毫无价值地白白浪费。帝国军人的服从性、勇武精神、耐劳吃苦、死战到底等优点都是世界第一的,美军等西方军队对此万般不及,就连满洲军也稍逊不如,如果帝国军再拥有强大的现代化武器,那必然会成为比满洲军还要更强劲的无敌之师。也许,以日本自身力量在较长时间内还难以达到这一点,但幸好,我和我的部队能得到美军的全力武装,美军武器稍逊于满洲军,但被帝国军加以充分使用却正是如虎添翼。美式装备的帝国军在战场上绝不会轻易被满洲军击败。能指挥如此一支帝国军,不得不令受过西方军事教育的我深感得心应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栗林忠道此言非虚,马城战役正是“美式装备日军”第一次正式大规模参战,确实让北华军感到了罕见的巨大压力。北华军飞机轰炸马城时,盟军飞机立刻赶来拦截;北华军炮群轰击马城时,日军的美式火炮则毫不示弱地展开对轰;当武装到牙齿的北华军士兵挥舞着冲锋枪和突击步枪杀入日军阵地时,手持加兰德半自动式步枪和汤普森冲锋枪的日军则毫无惧色地与北华军展开对射。对于马城日军,北华军仍然占据着优势的就是坦克和直升机,但坦克在城市攻防战内的作用并不大,只有直升机能帮助北华军步兵们压制城内已经堪称“今非昔比”的日军。
德军总参谋部曾对世界各大国的陆军在主要方面进行过评价打分,结果如下(满分10分):
军事素质:德军9,北华军9,日军8,英军7,苏军6,美军6;
纪律道德:德军9,北华军9,美军9,英军9,苏军1,日军1;
训练水平:德军9,北华军9,日军9,英军8,苏军7,美军6;
精神意志:北华军9,日军9,德军8,苏军7,英军6,美军5;
战术手段:北华军9,德军8,英军7,美军6,苏军5,日军2;
武器装备:德军9,北华军9,美军8,苏军7,英军6,日军2;
综合评价:
德国陆军: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是最理想的现代化强大军队;
北华陆军: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并且战术手段比德军更灵活,精神意志比德军更顽强;
美国陆军:中等,但学习能力较强,并且综合国力和工业生产力具有巨大优势;
英国陆军:各方面都处于中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