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看了一会儿,咬牙发狠:“让师属炮兵团团长立刻带着他的炮兵团给我过来!”
第106师的师属炮兵团急忙赶来,用牵引车拖来了十几门152mm和203mm的重炮,孙立人咬牙切齿地指着眼前的这座被英军盘踞的清真寺:“给我轰平这里!活埋里面的英国佬!”
炮兵团长吃了一惊,迟疑道:“师座,这...上级不是命令我们...”
“出了问题,我负责!”孙立人声色俱厉。
炮兵团长肃然立正:“明白!”
十几门重炮和几十门中小口径的步兵炮一起雷霆怒吼,整个穆贾希迪清真寺在地动山摇和电闪雷鸣中化为瓦砾废墟,里面的盟军几乎无一幸免,步兵部队单独强攻了四小时都没有拿下的据点,在炮兵部队的援助下只花了半小时就夺取了。
穆贾希迪清真寺被夷为平地的消息让沙特、土耳其极度愤怒,郭寄峤获悉后,叫苦不迭地找到赵海军。赵海军没有等郭寄峤开口就单刀直入且态度鲜明:“我认为孙立人做得对!”
“你们闯祸了!”郭寄峤跌足长叹。
“闯祸?”赵海军冷笑,“老郭,你也是戎马半生的人了,难道不清楚巷战?城市攻防战里,任何一座被敌军控制的多层建筑物都是火力据点,它的每个窗口都是敌军的火力射口,攻方用轻武器与其展开对射是极其愚蠢的,也是极其不划算的。任何一个爱惜部下生命、有责任心的指挥官都不会干这么蠢的事!最省事省时的办法就是用大炮将其彻底轰平!请问,孙立人哪里做得不对?”
郭寄峤苦笑:“沙土政府以及中东一大堆逊尼派的宗教人士都来要说法了,怎么办?”
赵海军冷笑,取出一份文件,丢给郭寄峤。
“这是什么?”郭寄峤一头雾水。
“阵亡名单!”赵海军冷笑,“在对那个叫穆贾啥来着的清真寺的攻击中,第106师当场就阵亡了800多人,另外截止到现在为止,受伤后在野战医院里伤重不治的伤员已经超过150人,满打满算,我们为了夺取那个清真寺,足足没了一千个弟兄!不仅如此,受伤弟兄里因为断了手脚或瞎了眼睛的,也有五六百个,这可是终身残疾啊!再加上其他重伤无法痊愈的,差不多有八百个弟兄要带着一辈子都残缺不全的身体回家。老郭,我可以去给那些宗教人士一个说法,但是你,你怎么给那一千家孤儿寡母一个说法?你怎么给那八百个伤残弟兄一个说法?如果孙立人不用大炮解决战事,就不是一千八百人了,可能要翻一番!还可能会更多!你怎么给说法?”
郭寄峤哑口无言。
这事继而迅速惊动了远征军总部,卫立煌随后亲自乘飞机来到摩苏尔前线。找到赵海军后,卫立煌和风细雨地道:“浩波(赵海军表字),你呢,做的没错,但是...不符合大局啊!沙特和土耳其方面现在要求我们交出‘肇事者’,也就是孙立人...”
赵海军勃然大怒:“总座,我个人对您非常尊重,但是,我完全不赞成您的看法!”
卫立煌苦笑道:“你别激动,不是枪毙孙立人,是暂时把他撤职...”
赵海军怒不可遏:“撤他?师出无名!岂有此理!撤他先撤我!”说完甩袖而去。
卫立煌当然不会撤赵海军的职,实际上,他也很难撤孙立人的职,在听闻此事后,唐飞虎、宋希濂、郑洞国、廖耀湘、霍守义、刘震东等远征军的高层将领都旗帜鲜明地站在孙立人和赵海军这边,就连与孙立人略有龃龉的杜聿明也表态支持孙立人,这些副军长师长们“同仇敌忾”,声称如果撤了赵海军和孙立人的职,他们就集体辞职,搞得卫立煌、冯占海、郭寄峤十分难堪。
除了在保护历史古迹、宗教建筑上出现矛盾外,还有一件事也十分激烈。摩苏尔城内的百万居民几乎都是逊尼派,早就被盟军宣传机构给愚弄误导,再加上北华军之前杀伤大批逊尼派武装分子,而这些武装分子的家眷大多数都在摩苏尔,很自然,这些家眷遗孀都对北华军更加恨之入骨,同时他们也把这种情绪愈演愈烈地传染给了身边的人。巷战中,很多拿着武器冲杀向北华军的盟军分子都是妇女以及十几岁的少年,北华军当然不会不还手,因此用机枪射杀了成千上万这样缺乏军事训练但满腔仇恨的妇女少年。这时,在北华军阵地上进行观察的沙特人员或土耳其人员就会“颇有微词”,对北华军的做法“颇加指责”。一些北华军的中基层军官都忿忿不已:“妈的!在战场上杀人不是天经地义吗?但身边却有人指手画脚、唧唧歪歪,这仗没法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名北华军士兵在接受战地记者采访时说出了北华军官兵们的心声:“...军人不应该伤害平民,这是常识,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关系到一支军队的荣誉,我们很清楚这一点,可是,战争中,平民死伤人数一直都是军人的好几倍,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并非军人野蛮杀戮的结果,而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事情。特别是摩苏尔这样的城市,区分军人、武装分子、武装平民、居民,实在是太困难了!‘甄别之后再做决定’只是长官们嘴上说说而已,实际上几乎行不通,其实长官们也知道我们根本做不到。战场上,生死就在一瞬间,小孩子都能开枪,谁敢拿自己的命去开玩笑?很多情况下,大家都杀红了眼,你让一群杀红眼的人保持理智,可能吗?摩苏尔的情况更加特殊,全城有几万敌军和上百万居民,但这上百万的居民都敌视我们,都是潜在的敌人,枪林弹雨中,怎么区分武装分子和平民?也许你思考的这几秒钟就足以要了你的命!现实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无法做到理性化。我跟你说几个典型的例子,在一场战斗中,我们排击毙了几十名武装分子,这时,从附近的民房里冲出来几个手无寸铁的妇女,是,我们不能对她们开枪,但是,她们却去捡地上那些被击毙的武装分子的枪支武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么不开枪?不开枪,她们就对我们开枪了!所以,虽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会确定她们在拿起枪后一定会对我们开火,但我们只能在她们奔向那些武装分子尸体时就射杀击毙她们!武装分子,平民,两者的差别极小,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转换。还有一次,我们追击一拨武装分子,他们躲进了一间民房里,通过窗口对我们开火扫射,房子里有平民,有妇女的尖叫声,还有小孩的哭泣声,我们怎么办?看到好几个弟兄被打死,我们都怒火中烧,便一顿手榴弹炸塌了那栋民房,是的,确实是有妇女小孩被我们杀死了,可我们当时还有别的选择吗?对了,还有一次的战斗,几十个武装分子躲藏在十几个妇女老人小孩的身后对我们开火,注意!重点是,那十几个妇女老人小孩在我们看来都不是被强迫的,而是自愿的,他们自愿用自己的身体给那些武装分子充当肉盾,特别是小孩,小孩应该是天真无邪的,可那几个小孩却像中邪了,脸上是一种犹如被洗脑后走火入魔的狂热表情,甚至,我们还看到有小孩子给武装分子搬运子弹和食物,怎么办?我们怎么办?只能杀!是的,很多手无寸铁的妇孺被我们杀了,可是,这能怪我们吗?他们的命是命,我们的命难道不是命?看到身边弟兄被手上拿枪的妇女或小孩打得脑浆开花,我们如果还能控制自己的愤怒,那我们还是人嘛?我们对得起死得不明不白的弟兄吗?...”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北华军最终没能在盟军主力回援之前攻取摩苏尔,但也占领了约三分之一的城区,与回援来的盟军主力在城内形成胶着僵持之势。总体而言,北华军此次对伊拉克北部的攻势在整体上还算较为成功的,三城夺取了两城带三分之一,盟军完全被压缩在摩苏尔。十一月中下旬,北华军远征军第三军抵达伊拉克战场,全军三师一旅(重炮旅),总计十万兵力,第三军是以西北马家军余脉为骨干而组建的,三分之一官兵是回族、维族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过半官兵都是伊教信徒,是一支中国的逊尼派穆斯林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