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战火蹂躏得满目疮痍的埃尔比勒城区内,迫于后勤运输线的不稳定局势,已经攻下部分城区的北华军不得不铩羽而归。10月16日,夜幕降临后,埃尔比勒前线的北华军开始匆匆忙忙撤退,上百辆被内部爆破后的坦克残骸横七竖八地扔在战场上,上百门炮管被炸药炸成钢铁麻花的大炮也东倒西歪地被遗丢在黄沙里,由于后勤跟不上,已经陷入燃油缺乏的北华军带不走太多的重武器,很多坦克大炮等重武器都不得不要遗弃掉,不过,北华军什么都愿意丢,就是不会丢弃伤员和阵亡官兵的遗体。虽然英军不会破坏敌军阵亡官兵坟墓,但考虑到北华军和当地逊尼派伊拉克人的关系已经是水火不容,若把阵亡官兵就地安葬,搞不好会让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们在死后还要遭到羞辱,毕竟那些“圣战分子”把北华军阵亡官兵遗体在大街上拖着游行已经不止一次了,因此第101师和第106师都把阵亡官兵就地火化,骨灰装入盒子带走。
望着撤退的北华军,斯利姆中将如释重负,长松了一口气。
“中将,需要追击吗?”部下的几位军长、师长们询问道。受到了这场难得的胜利的鼓舞,英军之前的“恐辽症”虽然谈不上一扫而空,但确实是大大减少了很多,中高层军官们更加是信心大增,因此询问要不要追击时,情绪都十分兴奋而热切。北华军出兵中东以来,英军一直在吃败仗,巴格达、巴士拉、科威特、伊拉克中部、南部、东部的大片土地接连丢失,这场埃尔比勒战役是英军第一次成功击退北华军,但只是击退,没有击败,所以英军的中高层军官们都感到意犹未尽,如果再打一个漂亮的追击战,那就能弥补胜利不足的遗憾了。北华军的战斗力确实很惊人的,一是武器先进,二是战术杰出,三是士兵勇猛,因此即便是这场可以被伦敦方面大吹特吹的“埃尔比勒大捷”,守城的英军和攻城的北华军在损失比例上也基本算是一比一,英军伤亡一万余人,北华军伤亡一万两千余人(双方数字不包括协同作战的伊朗军和伊拉克军)。斯利姆中将心知肚明,这可不是值得吹嘘的战绩,在军事理论上,城市攻防战中的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应该是四比一才算“合理”,而眼下却是一比一。
面对部下的询问,斯利姆中将沉吟了半晌,有些迟疑:“我军有能力展开追击吗?”
第10军军长尼姆中将坚定地道:“有的。在巴格达战役初期,北华军使用大规模的直升机群对我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但我军仍然有一百多辆坦克,并且这段时间以来还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区第9集团军的援助,现在我军手里已经陆续有了二百多辆坦克,这是一支强劲的突击力量!埃尔比勒战役因为是城市攻防战,所以我军的这支装甲部队基本没有参加战斗,相信北华军也忽略了这一点。中将,您看远处,到处都是北华军在撤退前自行摧毁的坦克重炮,他们已经丧失了秩序,并且燃油不足,所以他们趁着夜幕而逃逸,这是我们当机立断、抓住机会再度给他们猛烈一击的好机会!”
斯利姆中将还是有些犹豫:“北华军虽然撤退了,但他们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即便是撤退了,也不太可能成为惊弓之鸟,贸然出击,恐怕会有危险。”
第15军军长霍伯克劳伯少将也赞同出击,他说道:“中将,很显然,北华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我们抓住每个机会给他们继续制造重创,是必然的。”他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中将,我们在伊拉克战场上实在太需要一场漂亮的胜仗了。首相每天都在询问我们的战况,巴格达和巴士拉先后沦陷后,首相甚至说‘难道我们就没有能打胜仗的将军了吗’这种话。”
斯利姆中将沉吟再三,最终下定了乘胜追击的命令。
士气得到极大振奋的英军随即集结了一个加强师的兵力和全部的坦克,飞沙走石、浩浩荡荡地追杀正在撤退的北华军。
这是斯利姆中将在埃尔比勒战役中做的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因为北华军早就张网以待了。
撤退时,孙立人找到赵海军:“军座,如果我们撤退时,英军出城追击,怎么办?”
赵海军想了想道:“坦克燃油还够吗?”
孙立人道:“不太够了。满打满算,我和杜光亭(杜聿明)的两个师还有四百多辆可以正常开动战斗的坦克,剩下的油料勉强够我们开到基尔库克,但没办法打一场沙漠迂回作战。不过,匀一匀还是够的。”
“匀一匀?怎么匀?”
孙立人说道:“军座,我的师是轻装甲师,主要是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杜光亭的师是重装甲师,装备了很多重型坦克,特别是那些德国的虎式黑豹,一个个耗油量极大,简直是把油当水喝的怪物。不说别的,就说那该死的虎式坦克吧!一辆加满油就是860多升,这么多油在野地上只能开七八十公里,并且速度还没有骑自行车快。我的想法是,让杜光亭把他装甲师里那些虎式黑豹都给爆破丢弃了,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燃油,再补充给我的中轻型坦克,足够我给英国人来一个回马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海军听了后,摇头苦笑:“你的想法好是好,但是...杜聿明同意才怪!”
果然,听了孙立人的主意后,杜聿明简直是暴跳如雷:“孙立人,你放屁!你想要老子丢弃那些重型坦克,还不如直接把老子给丢了!”
孙立人说道:“光亭兄,我这也是为大局考虑嘛!你的那些虎式黑豹什么的,我知道都是金疙瘩,都是你的心头肉,但现在我们要撤退,带着它们,死沉死沉的不说,还白白消耗那么多宝贵的燃油。丢了就丢了嘛,又不是造不出来了。”
杜聿明气得翻白眼:“把你的馊主意给老子趁早收起来!当初你在巴士拉就坑我,现在又想坑我!滚蛋!”
赵海军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做杜聿明的思想工作。杜聿明虽然极度不愿意丢弃自己部队里的那些重型坦克,但他也不是意气用事的人,知道孙立人出的主意虽然不是什么好主意,但也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另外,赵海军承诺,回去后马上给他的第101师补充齐整,哪怕从别的部队里抢坦克,也会让第101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一千辆坦克的标准配备。(此时,德军、美军、英军的一个装甲师都是350辆坦克左右,北华军的师级部队其实编制严重超标,每个师足足有三万人,相当于正常的两个半师,所以北华军一个重装甲师拥有800辆以上的坦克。)
听完赵海军的劝解和保证,杜聿明狠狠心,点了点头。
让装甲兵炸毁自己的坦克,不亚于让骑兵杀死自己的战马,第101师的装甲兵们都心痛得心如刀绞,但也只能忍痛执行命令,很多装甲兵都热泪盈眶。上百辆虎式坦克、黑豹坦克等重型坦克和一些轻型坦克都被炸毁,变成遗弃在战场上的一队队金属废墟。这也是英军看到北华军撤退前丢弃大量坦克的原因。
随后,撤退的北华军兵分两路,主力部队大步向南,撤向基尔库克,孙立人则指挥着二百多辆轻型坦克和几千名机械化步兵,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反身迂回北上,绕向主力部队的侧后方。果然,北华军撤退后没两个小时,也就是午夜时分,英军的追击部队凶猛地扑了上来,狂奔几十公里后咬住了撤退的北华军的殿后部队,双方随即在沙漠野地上展开猛烈交战。接到赵海军无线电信号后的孙立人立刻指挥部队,猛插向英军追击部队的后方。英军没想到自己后方突然间冒出一支北华军的坦克部队,立刻被杀得措手不及。
“杀!”愤怒的吼叫声中,钢铁和钢铁在大漠飞沙间展开惊心动魄的碰撞。坦克炮咆哮烈焰,坦克机枪喷出电焊弧光般的耀眼火舌,被炮弹击中的坦克炸得粉身碎骨、熊熊燃烧,烧焦变形的装甲兵的尸体在爆炸气浪里被高高抛起。坦克群与坦克群的战斗,原比骑兵群与骑兵群的交锋更加惊天动地。荒芜的沙漠间热浪滚滚、烈焰腾腾,机械的轰鸣声中,双方装甲兵浴血厮杀。
孙立人其实出了一个判断失误,他也没想到英军的装甲部队还拥有两百多辆坦克,因此他估计追击过来的英军只有一百辆坦克,所以他才让杜聿明丢弃那些重型坦克,使用中型坦克对付英军的中型坦克,想以数量取胜,结果双方数量相等,这也让孙立人有些失策。混乱的坦克大战中,孙立人觉察到英军比自己预测的要强劲很多后,急忙调动武装直升机参战,再加上北华军的云豹中型坦克在综合性能上要超过美军的谢尔曼和英军的克伦威尔,因此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沙漠坦克大战后,北华军还是取得了胜利,摧毁英军坦克一百五十多辆,自身损失了六十多辆,同时毙伤俘英军三千余人。追击却中伏的英军急忙撤回埃尔比勒,不敢再轻举妄动,这使得北华军最终顺利撤回了基尔库克。
虽然北华军最后的反戈一击给了英军重创,但整体而言,北华军在埃尔比勒战役中还是吃了败仗的,伤亡和被俘共一万三千余人,坦克损失八百多辆(其实有很多坦克都是因为在沙漠中出现机械故障而抛锚并被丢弃的),大口径火炮损失七百多门,飞机损失四百多架,其他损失也都很大,协同作战的伊朗军则死伤了一万余人,被俘三万五千余人,枪械武器损失不计其数。最麻烦的是,北华军即便撤到了基尔库克,也不意味着能重新站稳脚,由于巴格达到基尔库克的铁路线被破坏严重,再加上基尔库克全城暴乱,因此北华军只能在基尔库克保持一个桥头堡,主力还是要撤到巴格达的。英军随后试探性地出动了一部分部队反击基尔库克,虽然未能夺取北华军的桥头堡,但和城内武装分子取得了通道。
卫立煌亲自慰问了第一军的官兵们,并没有批评将领们,只是进行了鼓励。在军事会议上,赵海军、唐飞虎、杜聿明、孙立人、霍守义、刘震东等将领们轮番进行发言,检讨和总结教训,会议开了大半天,将领们最后的意见可谓惊人的一致:打得不好共有两大原因,一是兵力不足,二是伊朗军配合得太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