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军是在九月二十五日攻占了基尔库克,随后于九月二十九日进攻埃尔比勒,埃尔比勒战事展开五天后,当地英军抵抗非常顽强,且从摩苏尔不断抽调部队增援埃尔比勒,大有与北华军在埃尔比勒展开全面决战的势头。激战一星期,北华军累计伤亡一万余人,但进展并不大,踌躇再三后,赵海军命令第120师从基尔库克抽调一个团增援埃尔比勒。
之所以抽调北华军自家部队而不抽调数量更庞大的伊朗军来增援,是因为北华军各级军官普遍都看不起伊朗军的战斗力。以下这番对话就证明了这一点:
孙立人:“军座!我部昨日深夜抽调一个加强团突袭大扎卜河畔的凯莱克,但英军早有防备,我部突袭部队攻击受挫,伤亡一千余人,按照我的估计,必须要增加三千兵力进行补充和加强,才能在明天拿下凯莱克,但我手里的部队都撒了下去,希望您能给我增加点部队。”
赵海军:“这个...我手里也没有多余的部队,这样吧,伊朗第五师就在距离凯莱克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我把伊朗第五师调给你指挥,这个师齐装满员,一万两千多人呢!”
孙立人:“我不要那些伊朗军,你还是给我们自家的部队吧!三千没有,一千也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海军:“你宁可要一千我们自家部队,也不要一万伊朗军?”
孙立人:“当然!那些伊朗军...呵呵,我们本土的警察,不是武警,是片警,上战场后打得都比他们好。”
这个看法是北华军的“公认”。有一个北华军的炮兵军官在指导伊朗军炮兵部队开火时“难以置信地发现这些伊朗炮兵连校正标尺都不用”,完全是“闭着眼睛把炮弹轰出去”,毫无精确度可言,当这个北华军炮兵军官指责伊朗军炮兵军官时,后者却振振有词地道“把炮弹打出去是我的责任,至于打得中打不中,那是真主的事情”,这个回答让这个北华军炮兵军官气得够呛。
不仅如此,从巴格达到前线的基尔库克、埃尔比勒前线,联军的运输汽车和辎重火车一直是川流不息,大部分的车辆是北华军的,少部分是伊朗军自己的,有一个北华军的后勤军官“震惊地发现伊朗军的运输汽车里装的不是武器弹药或粮食医药,而是一盒盒的鞋油和码得整整齐齐的、沉重无比的大理石”,根据伊朗军后勤军官的交代,“那些鞋油是准备在伊拉克北部三城内举行胜利入场式和阅兵式时给伊朗军士兵擦军靴用的”,“那些大理石是用来在沿途城镇修建什叶派清真寺以及用来做纪念碑和国界碑的”。伊朗和土耳其虽然签署了“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属于土耳其,中部和南部属于伊朗”的瓜分协议,但具体瓜分界线还在争论中,因此伊朗军打算跟在北华军后面,北华军杀到哪里,他们就把什叶派清真寺和伊朗新领土的国界碑修建到哪里,从而在谈判桌上占土耳其人的便宜。
至于伊朗军的作战方式,倒也干脆,那就是“万人集体大冲锋”,几万甚至十几万伊朗军齐声高喊“真主至大”,浩浩荡荡、人山人海地冲向敌军阵地,遭到敌军密集火力杀伤打击而死伤了几千人后,后续部队马上就一触即溃,汇聚成撤退的浩浩荡荡、人山人海。这完全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斗方式,什么步坦协同、步炮协同、空地协同等现代战术,基本为零(其实这种说法对伊朗军也有很大的不公,因为伊朗军充其量就是一群拿着步枪的军人,坦克飞机大炮都很少,自然搞不起北华军的三维立体作战方式)。在北华远征军里,流传着这么一个冷笑话:“被派到伊朗军第三师里做顾问的李中校昨天阵亡了!”“啊?他是怎么阵亡的?”“唉!他是被撤退的伊朗军给活活踩死的。你是知道的,伊朗军打仗时,冲锋是一窝蜂,撤退也是一窝蜂。被派到伊朗军里做顾问的军官们都要求给他们调拨直升机,这样,他们才不会被撤退时的伊朗军给踩死。”
毋庸置疑,伊朗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高,再加上进攻伊拉克北部对伊朗没好处,伊朗军的战斗力自然又一次打了折扣,积极性很低,因此在北华军指挥官的眼里,伊朗军就是鸡肋鱼腩,要还不如不要,所以像孙立人这样的前敌指挥官,宁可要一千自家北华军,也不要一万伊朗军。
赵海军虽然知道从基尔库克抽调部队是不妥的,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在十月五日把第120师第480团调到了埃尔比勒,随后在十月八日又把第120师第479团也调到了埃尔比勒,这使得基尔库克的北华军只剩下两个团,一万余人。
入夜后,基尔库克全城宵禁,一片漆黑。月光下,城内那几座大型清真寺显得异常高大。
其中一座最大的清真寺内,数以千计的居民已经悄无声息地云集在这里,几十名强壮的青壮年正在用铁锹挖掘着寺内的一块空地,铲掉土层后,露出石板,打开石板,一个容积巨大的地下室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里面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堆着数以百计的大木箱,里面装满了英军的武器弹药。
这是斯利姆中将留给城内居民的“礼物”,当初构建基尔库克城防工事时,他特地调动了数百名工兵,在城内几座大型清真寺内挖掘了十多个地下仓库,秘密囤积了可以装备几个师的轻武器以及充足的弹药。城内的居民在事先已经被英军组建了一个抵抗组织,只有抵抗组织的首脑知道这些武器装备的存在和藏匿地点,并且这些抵抗组织通过无线电台和其他秘密渠道与已经撤到埃尔比勒的英军保持着联系。
在这个下午,抵抗组织给斯利姆中将发去情报:“北华军又从基尔库克调走了一个团。”
斯利姆中将言简意赅地回复道:“你们可以行动了。”
抵抗组织领导人站在军火库前,目光如炬地道:“逊尼派弟兄们!异教徒军队已经强行收缴了我们的武器,他们马上就要对我们举起屠刀了!在这个危急时候,我们唯有奋起反抗!拿起武器,展开圣战!消灭异教徒!”
狂热的人群蜂拥而上,拿起英军藏在城内留给他们的武器。夜幕下的基尔库克迅速燃烧起了烈焰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