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杨杰茅塞顿开,激动不已。
萧浩然有条不紊地道:“第一,从南向北,以哈尔滨为起点,修一条铁路到雅库茨克(黑龙江以北一千公里的荒原城市),然后再向东,一路修到楚科奇半岛(白令海峡西部半岛,亚洲大陆最东北端地区),总长度约4000公里;第二,在东北亚的沿海地区,特别是库页岛、堪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一路跟着铁路一起修建航空兵基地。”
现场众人纷纷高速运转大脑。
“这样的话,即便我们海军在海上输掉战争,我们照样可以进攻美国本土。”萧浩然道,“美国人有什么办法阻止我们向阿拉斯加进军?根本没办法。在寒冬时节,只有八十五公里宽的白令海峡完全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坦克都能从亚洲大陆上开到北美大陆上。我们海空军再不济,在白令海一带确保局部制海权和制空权还是没问题的吧?到时候,我们有铁路,在白令海一带有几千架飞机,美军怎么阻止我们的陆军通过白令海峡踏上北美大陆?即便我们海军全军覆没,我们的陆空军照样能杀上美国本土。”
“这可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徐永昌神色凝重。
“所以要未雨绸缪。现在就要开始修铁路了,当然,要在绝密情况下修建。”萧浩然道,“修这条铁路,并非劳民伤财,战争结束后,这条铁路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的交通,对东北亚的开发也会大有裨益。至于劳动力,也完全不是问题。不听话的原苏联居民太多了!统统押去修铁路。”
张学良感到思维陡然间拨云见日,他竭力地思考着。
萧浩然望向张学良:“少帅,这个计划如果成功,我们杀上美国本土的希望就不完全寄托在海军的身上,胜算自然大大增加。另外,也能防止美国抢先研制出原子弹。到时候,我们的军队都在他们的本土了,占领他们的城市,美军怎么扔原子弹?他们不敢用原子弹消灭我们在他们本土的军队,如果他们用原子弹轰炸我们本土,我们便以牙还牙。他们若用原子弹摧毁我们本土一座城市,那我们在他们本土的军队就杀光一座美国城市里的所有人。我一直认为,战争就是杀人,无论是刺刀、子弹、毒气、原子弹,性质都是一样的。”
这番话让张学良微微有些悚然,萧浩然的冷血确实不是盖的。按照他的思维:美军用原子弹摧毁北华一座城市,北华军则用屠刀摧毁美国一座城市,这样互相杀下去,美国就是提前研制出原子弹,也难以赢得战争。虽然萧浩然的冷血思维并不让张学良赞同,但这个办法确实是遏制美国提前拥有原子弹优势的最合理策略,逻辑是现成的:美国政府即便愿意“一城换一城”,美国民众愿意吗?肯定不愿意!北华有多少民众死在美军原子弹下,对美国民众并无太大意义,但美国民众自身却处于北华军的屠刀下。这样,即便美国拥有了原子弹优势,也无法战胜北华,美国政府会迫于国内民众的压力,不得不同北华议和。
“古语有云,南辕北辙。但这句话并不多,地球是圆的,反着走也能抵达目的地。”萧浩然最后补充道,“即便这个计划不行,我们还可以走北大西洋道路。我们海军和德国海军合兵一处,取得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以英伦三岛、冰岛、格陵兰岛为跳板,照样能杀上美国本土。到了那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只能被迫求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计划随后便被正式纳入战争纲领里,进行研究和完善,成为同研制原子弹一样重要的北华军最高等的绝密计划。在1943年夏季,这个预算耗资20亿美元的计划正式开始付诸行动,预计要两年以上时间才能完成。北亚的冰天雪地和原始森林里,上百万从集中营里调拨来的原苏联居民在北华军宪兵的皮鞭木棍下,昼夜不息地修建铁路和航空兵基地。
由于暗藏了这个“备用杀手锏”,所以张学良最后才彻底下定了开战的决心。
而眼下,北华军的当务之急是占领大洋洲、西南太平洋诸岛以及重新控制夏威夷。
达尔文港战役的激烈程度愈发如火如荼,战事自圣诞节这天爆发以来,持续到1944年元旦,双方一直陷入恶战中。辽日联军这边投入了22个旅团的日军作为地面部队,战至此时,二十多万日军已经死伤十万,尽管北华军调动了更多的飞机、坦克、大炮协助日军作战,但日军因为有生力量的不断消耗而攻势日益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盟军也没有放弃达尔文,虽然盟军高层内部存在一定的争执,美军将领们主张放弃达尔文,在澳洲大陆上展开持久战,等待美国海军解决了北大西洋战事后赶来增援,但澳军将领们则坚决反对后退一步,麦克阿瑟最后采取了折中对策,把澳军第3、第4、第5师都从后方调到了达尔文前线,同时把后方美军的武器装备调拨了很大部分来加强这些澳军,这样,既能有助于澳军继续浴血奋战,也能适当地保存美军的有生力量。此时在达尔文前线,澳军有5个师、美军有3个师,总兵力9万余,已经伤亡两万多人,可战兵力还有7万,而日军的可战兵力锐减近一半,只剩下10多万。日军虽然在兵力上还占优势,但毕竟是进攻一方,并且在步兵火力上逊于美澳联军,所以越打越吃力。
有鉴于此,王树常下令日军继续增兵。1月3日,从帝汶岛调来的日军第29、第30、第31旅团在达尔文港以西四十多公里的“IndianIsland”地区展开登陆;1月5日,从帝汶岛调来的日军第32、第33、第34旅团在达尔文港以东八十多公里的“Gardangarl”地区展开登陆。由于辽日联军完全掌握制海权,并且掌握大部分的制空权,因此这两部日军的登陆十分顺利。为了加强这两部日军的野战能力和机动性,王树常从北华军里调拨了几个装甲团、炮兵团以及几千辆汽车卡车临时配给这两部日军,使得上岸的日军迅速就从盟军战场两翼逼近向达尔文的后方。
迫于局势越来越恶化,盟军内部赞同撤退的高层将领越来越多,澳军将领们也都开始动摇。决心撤退的麦克阿瑟说服了坚持继续战斗到底的澳军将领,因为盟军继续坚守达尔文,必然会全面陷入联军的包围中。最后,在澳军第五师的主动请缨下,盟军留下兵员最齐整的澳军第五师留守达尔文,拖住联军进攻脚步,掩护盟军主力和达尔文平民全面撤离。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盟军和达尔文部分平民撤离了达尔文港,澳军第5师在1月10日这天向辽日联军投降。联军正式攻占了澳洲大陆上的第一座城市。
但在胜利之后,入城日军却因为“允许解除军纪”而在达尔文展开了一场骇人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