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阵营里,在武器装备一样的情况下,盟军哪国军队的战斗力最强劲?对于这个问题,北华军和德军的看法是一样的:澳大利亚军。无论是北非战场还是东南亚战场,澳军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士气、斗志、战斗精神、战斗力都超过英军和美军。北非战场上,德军认为盟军里,澳军战斗力第一,英军第二,美军垫底;马来亚战场上,北华军也认为澳军抵抗力度超过英军。澳大利亚只是英国的“跟班国家”,并且澳大利亚虽然领土面积辽阔,但全国人口只有720余万,可是澳军跟着宗主国军队为宗主国利益作战时却比宗主国军队还要勇猛,这一点确实让人意外,但却是现实。英联邦军队里,印度军战斗力最差,印度人根本不想给英国卖命,基本一触即溃,新西兰军和南非军算是尽忠职守,澳军则比英军还勇猛,这可能跟澳大利亚人的“血统”有关,毕竟澳大利亚白人的祖辈是被英国政府流放到澳洲大陆上的囚犯,血液里就流淌着凶悍的基因。在本土以外的地方为宗主国而战,澳军就如此的勇猛,此时在澳洲大陆上为捍卫自家本土而战,澳军的战斗力自然更上一层楼,连日军都震撼不已。日军递交给北华军的作战报告里,声称“美军不足为虑,一旦丧失火力优势,美军便无心恋战,并且美军指挥官承受死伤人数的能力很差,澳军才是真正的敌人,哪怕弹尽粮绝、寡众悬殊,依旧凶狠不减。我方军队最擅长夜间白刃战,倘若在夜里展开大规模的刺刀战,美军马上就阵脚大乱、全线崩溃,而澳军却毫无惧色地挺着刺刀迎向我方与我方展开勇猛的肉搏。白人世界里竟有如此凶悍的军队,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客观上讲,美澳盟军在达尔文的战斗里打得很不错,自身伤亡2.5万余人,却毙伤辽日联军约11万人(基本是日军),并且还是辽日联军掌握制海权和大部分制空权的情况下打出来的。有人形容盟军在澳洲大陆的战斗是“美国人提供武器,澳大利亚人贡献热血”,倒也是恰如其分。达尔文战场上,美军虽然表现得也不算差,但毕竟此战不是为了保卫美国本土,所以美军普遍缺乏敢打敢拼的不要命精神和凶狠作风,澳军则非常勇猛顽强,阵地战、野战、拉锯战、夜战...都打得非常出色。日军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夜袭战、白刃战、挺身队(敢死队),这三种战术对付美军可谓无往不利,但对付澳军则基本没什么作用。在多场夜战中,漫山遍野的日军嗷嗷叫着,挥舞着刺刀以敢死队开路,趁着夜色展开集群冲锋,美军遇到这种架势的进攻基本是招架不住,而澳军则毫无惧色,挥舞刺刀硬碰硬地冲向日军,与日军展开数千人甚至万人规模的夜间肉搏。王树常等北华军将领也感叹道:“澳大利亚军真不愧是‘凶猛的袋鼠’,他们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实际上,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军把袋鼠作为国徽军徽,并不完全是因为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袋鼠只会往前跳,不会往后跳,寓意为“勇往直前、绝不退缩”的精神。
尽管盟军给联军造成了重大的死伤,但整体战局还是很不利于盟军的,北华军并不在乎日军的伤亡,并且北华军手里由取之不竭的日军兵员资源,第一批的22个旅团在登陆上岸参战后,王树常又调来了6个新旅团参战,分别在达尔文东西两个地方展开登陆,继而斜切猛插向达尔文盟军的左右两翼后方;另一方面,联军完全掌握制海权,并且掌握大部分制空权,这对盟军极其不利。新西兰和瓜岛被北华军夺取后,美国本土运往澳大利亚的兵员物资锐减一半,虽然澳洲的盟军兵员物资还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战斗,但麦克阿瑟必须考虑到长期作战,不能把兵员物资都消耗在达尔文,最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是一个单独的大陆,海岸线长达20000多公里,联军既然掌握制海权,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澳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地方展开登陆,所以麦克阿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盟军把大量兵员物资都消耗在达尔文,而联军却在别的地方避实击虚地再度展开登陆,那盟军就全面陷入被动了。基于这样的局势,麦克阿瑟决定:保存宝贵的有生力量,放弃达尔文,与联军展开持久拉锯战,拖延时间,等到美军太平洋舰队从大西洋返回太平洋参战,重新夺取制海权,重新恢复美澳海上运输线的畅通,只有那样,盟军才能在澳洲大陆上展开全面反击。
1月6日,迫于达尔文侧后方两翼都陷入日军左右夹击的危险,麦克阿瑟决定把达尔文的盟军全面撤退,为了掩护部队主力和达尔文的平民,澳军第5师留下来断后,退入达尔文城区,以巷战的方式来拖延时间,吸引联军注意力。
在达尔文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荒原上,包抄盟军后路的日军与盟军大杀了几场,都死伤不小,在这同时,北华军在巴梅二岛的工兵部队已经扩大了岛上的机场,使得数百架B-17停驻在岛上,并日夜不停地空袭达尔文(由于达尔文港是个固定城市,并且巴梅二岛和达尔文港的距离很近,所以岛上的B-17在夜间也可以轰炸达尔文港)。为了速战速决,北华军的B-17往达尔文港城区内投下的不再是常规炸弹,而是白磷燃烧弹、凝固汽油弹以及杀伤力惊人的云爆弹。全城大火四起、烈焰冲天,燃烧弹和汽油弹空投下去后,炸起熊熊的火球,而云爆弹空投下去后,场面更加是神鬼皆惊,城区上方猛地绽放开一团团“油气云雾”,悬浮在城区上方十几米或几十米处,继而急剧燃烧,霎那间耗光了燃爆点附近的氧气,致使在城内准备打巷战的澳军第5师官兵和城内居民成片成片活活窒息而死。云爆弹的杀伤力极其可怕,是常规武器里最骇人听闻的一种,空投云爆弹的北华军飞行员叙述道:“...云爆弹在低空爆炸后,绽放开一大团云雾,请设想一下,在秋季的清晨,你出门后,发现外面起了雾,白茫茫地笼罩了你,没错,就是这种画面,这些白雾是无数的小水滴悬浮在低空中,但是云爆弹炸开的白雾其实是无数的小油滴悬浮在低空中,你身边就是这样的油气白雾,然后你拿出打火机,轻轻一点,会发生什么事?一团云,在霎那间燃烧开!身在其中的人会被烧得尸骨无存,附近的人会因为空气里没有氧气而活生生地憋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北华军动用了云爆弹,致使澳军第5师根本无法在达尔文港内打巷战。本来该师准备拖个一星期的,从而掩护主力部队和城内平民能够安全撤离,但劈头盖脑的云爆弹以及燃烧弹、汽油弹让该师一天都撑不下去。该师军官们不忍心部下和城内平民以如此痛苦的方式白白死去,因此在1月10日被迫投降。
澳军第5师的提前投降,使得辽日联军俘虏了大批的盟军和达尔文港平民。达尔文港虽然是澳大利亚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但居民其实并不多,战前只有7000多人,充其量就是一个小镇,毕竟整个澳大利亚都地广人稀。不过,盟军为了在达尔文港构建防线,先后调动了十多万澳大利亚青壮年来到这里,再加上这些青壮年的家属亲眷,使得达尔文港的人口在辽日联军进攻前已经急剧增加到二十万。澳军第5师被迫投降,使得盟军的撤退计划大打折扣,只有一半的达尔文港居民顺利撤离,大批盟军的断后部队拦截。联军顺利攻占达尔文港时,累计俘虏了十万澳大利亚平民和两万多盟军(主要是澳军)。
“板载!板载!板载!”1月10日黄昏时分,已经满目疮痍的达尔文港市政府大楼的周围,入城日军欣喜若狂地欢声雷动,狂欢着庆祝日军重新参加战争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一面太阳旗在市政府大楼上威风凛凛地飘扬。城区中间的道路上,已经缴械投降的盟军排成蜿蜒的长龙,垂头丧气地走向日军制定的集结地点,残垣断壁的城区内,十万澳大利亚居民用惊恐不安或憎恨仇视的目光看着这些黄种人侵略军。
“哟西!”阿南惟几容光焕发地站在市政府大楼前,“诸君辛苦了!帝国的千秋伟业在诸君的浴血奋战下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好好地庆祝一番!”
“板载!”狂欢声再度响如雷鸣。
王树常随后给阿南惟几下令“维持达尔文港社会秩序以及巩固占领区、搜剿盟军散兵游勇、扑灭抵抗分子、抵御盟军有可能的反击等任务暂时由日军担任,北华军在一星期后才能进入达尔文港接防,在这之前,达尔文港完全交给日军”,随后,王树常为了表示慰问和嘉奖,命人给日军送来了大批的酒水肉食。
入夜后,市政府大楼里灯火通明,兴奋至极的日军高级军官们频频地觥筹交错,“干杯”“天皇陛下万岁”的欢呼声一声接一声,大厅内杯盘狼藉、酒气冲天,“这片土地以后就是我们大和民族的栖息地了!这块大陆就要属于我们日本了!”众日军将领无不得意非凡。在这同时,接到捷报的东京方面也全城欢庆。千疮百孔的达尔文港城区内,到处都是日语的欢歌笑语,到处都是喝得醉醺醺的在城内溜达闲逛的日军,
很快,第一起抢劫事件、第一起强奸事件、第一起杀人事件便陆续出现了,继而犹如燎原之火般一发不可收拾,后半夜的达尔文港全城群魔乱舞、鬼哭狼嚎。
日军在攻占达尔文港的战役中,死伤极其惨重,把帝汶海的美军空袭、巴梅二岛的登陆战、李点滩头登陆战、达尔文港郊区攻防战、城区巷战、对盟军的追击战等诸多战事全部包括在内,这场澳洲大陆战争仅仅刚开始半个月,日军就累计死伤了16万人,平均每天死伤一万多,阵亡者人数超过7万。之所以打得如此死伤惨重,一半是盟军的顽强抵抗,一半是北华军暗地坑人,当然了,日军也不敢对北华军产生怨怒,因此把怨气怒火都撒在了盟军身上,除此之外,日军刚刚结束了这场噩梦般的战斗,精神压力都极大,陡然间放松下来了,火气立刻犹如开闸放水,再加上酒精的刺激,因此入城的日军迅速便原形毕露、兽性大发,并且北华军并没有进入达尔文港城区,所以没有对日军进行约束,再加上北华军高层也有“可以解除军纪”的暗示,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是人皮野兽并且精神紧绷、心理紧张、对盟军充满怨怒的日军喝了酒之后,如果还能保持军纪严明,与当地居民秋毫无犯,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三五成群的日军,背着枪,手里拎着酒瓶,浑身酒气,步伐踉踉跄跄,犹如孤魂野鬼般晃荡在达尔文港城区里,看到年轻的白人女子,自然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遭到反抗后立刻开枪射杀,看到值钱的东西都搜罗一空,这种趋势霎那间就像急性传染病般失控了。已经熄灭战火的达尔文港陆陆续续再度响起了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