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不要打这场太平洋战争?北华三军高层在战前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关于这个问题,北华陆军和北华空军的整体态度是十分相似的,都是“可打可不打”的无所谓态度,因为北华陆空军非常有信心地认为即便北华海军输掉了海上的战争,美国也是绝对奈何不了北华本土的,哪怕美国的海军舰队兵临第一岛链城下,北华靠着强大的陆空军,靠着陆战和空战,也能确保本土万无一失。战争,无非就是胜、败、和这三个结局。北华陆空军已经确保北华在战争里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北华海军打赢了,那北华就能胜利,如果北华海军打输了,最起码也是和局,因此北华陆空军是这个态度。跟美国开战,海军是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海军的态度是最重要。北华海军的态度则是“两极分化”,总体而言,老派将领们不赞成开战,新派军官们则积极求战。因为老派将领们很清楚辽美的工业差距,并且老派将领们是海军的主要建设者,不忍心看到亲手辛苦建设起来的海军在战争中折戟沉沙;而新派军官们则充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并且新派军官们看到陆空军的新派军官们在辽日战争、辽苏战争中都大放异彩,内心自然极度渴望自己也同样能建立功勋、彪炳史册,而战争才是军人快速晋升和证明自己价值的最佳舞台。如果说得难听点,北华海军的老派将领是亲手建设海军的人,并且他们因为年龄长,所以心态上有些安逸,并且他们军衔都是中将上将,军务地位也非常高,不需要通过打仗来继续往上爬,因而不怎么想开战;而北华海军的新派军官在这件事上则有点“崽卖爷田心不疼”,军舰沉没了,老派将领肯定会痛心疾首,而新派将领则“比较看得开”,并且如果不打仗,他们怎么成为将军?怎么名留青史、流芳百世?
虽然北华三军并没有取得完全统一的意见,但太平洋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开战就是放火,放火容易灭火难,同样的道理,开战容易终战难,张学良等北华高层领导人必须在开战前就要想好如何结束战争。北华怎么打败美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非常深刻的。北华究竟是要打败美国?还是征服美国?或者是直接灭亡美国?思索这个问题时,张学良、徐永昌等高层们的看法是差不多的:北华很难征服或灭亡美国,因为北华军很难杀上美国本土攻入华盛顿。即便北华海军掌握了太平洋的绝对制海权,北华也极难从本土调动百万大军去一万多公里外的北美洲作战。如果北华军真的杀到美国本土上,美军的抵抗会极其强烈,以美国1.9亿人口和世界第一国力的基础而言,美国政府组建一千万大军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北华军在美国本土的作战必然是持久消耗战。把几百万军队送到一万多公里外进行长期作战,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分析来分析去,太平洋战争其实就以下这么几个发展趋势:
一、北华海军取得海上战争的绝对性胜利,北华陆空军登陆美国本土,最终攻入了华盛顿,彻底征服或灭亡美国,北华获得全面胜利;
二、北华海军取得海上战争的绝对性胜利,美国向北华媾和,北华大捞一把,获得胜利;
三、北华海军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打得不分胜负,双方筋疲力尽,互相议和,平局;
四、北华海军输掉了海上战争,美国海军兵临第一岛链,但无法进攻北华本土,双方议和,北华在吃些亏的情况下与美国停战,平局;
五、北华海军输掉了海上战争,再加上德国方面战争局势的极度恶化,美军登陆北华本土,但还是无法取得胜利,双方议和,北华在吃很大亏的情况下与美国停战,平局。
六、特殊情况,原子弹的诞生。
这六个可能性里,张学良自己暗暗觉得,第三第四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第一第五的可能性是最小的,第二的可能性比较难说,但第六个可能性则彻底打乱了前五个可能性,因为原子弹会给战争发展趋势带来巨大的变数。总体而言,如果北华海军打得好,那结局就是第二或第三,如果北华海军打得差,那结局就是第四。根据徐永昌、蒋百里、杨杰、陈策等高层决策者们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北华海军在此战中的战略对策:第一步,北华海军应该在开战初就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弥补双方在国力军力上的差距(已经成功,就是突袭夏威夷);第二步,北华海军采取“战略上防御,战术上进攻”的对策来取胜。因为北华海军即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双方在国力军力上的差距也没有被消除,北华军几乎不可能登陆北美洲大陆,所以不可能彻底征服或灭亡美国,只能把目标定在上述的第二个结局上,也就是取得海上战争的绝对性胜利,迫使美国屈膝媾和。因此,实力不足的北华海军在整体的战略上不能主动进攻,不能陷入对北华海军极其不利的消耗战里,所以要“战略防御”,同时“战术进攻”,也就是在局部战场上集中力量展开防御性进攻,取得一场又一场中小规模的胜利,从而“积小胜为大胜”,不搞舰队主力决战,在陆空军配合下搞机动作战(比如对澳大利亚的进攻),像锉刀一样地慢慢消耗美军的实力,让美国政府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以水滴石穿的方式来取得战争胜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客观上讲,北华海军制定的这个“战略上防御,战术上进攻”的策略还是比较正确合理的,但正所谓“世事难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最让张学良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北华军高层决策者感到麻烦棘手的,就是原子弹这个会全面搅乱计划的东西。一旦美国抢先研制出原子弹,北华军即便兵临华盛顿城下,也不得不全面吐出胜利果实。因此,北华必须要抢在美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是,谁能保证北华肯定会抢在美国之前研制出?所以,北华必须要再思考出什么办法来给战争胜利再加上一把保险锁。
当张学良、徐永昌、杨杰、蒋百里等人为这件事焦头烂额时,总司令部的某个阴暗角落里慢悠悠地传来一个声音:
“美国本土距离我国本土有那么远吗?”
众人都惊奇地望向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就一语惊人的萧浩然。
萧浩然此时是北华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处少将主任,辽美开战,主要是海军的事情,发挥第二作用的是空军,陆军的作用则是三军里垫底的。萧浩然属于陆军系统,陆军暂时又不打仗,所以他也没有上前线,平时都在总司令部里,但极少说话,众人都快忘了这个曾经在新西伯利亚地区一把火烧掉几十万苏军和两千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陆军鬼妖”了。(萧浩然因为在战场上为了取胜而不择手段,所以在北华陆军里名声不佳,得到一个“鬼妖”的绰号。)
“难道不远吗?”杨杰看着他,“中间隔着一万几千公里的太平洋!”
“没有吧?”萧浩然不紧不慢地道,“也就八十五公里而已。”
众人顿时心头一震,迅速都回过神,齐刷刷地望向世界地图上的一个地方:白令海峡。
“八十五公里而已。”萧浩然看着众人,一字一顿,“海峡西边是我们的北亚东省,海峡东边是美国的阿拉斯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