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梅二岛距离达尔文港只有区区的二十公里,而北华军事先已经把二十多万日军都从帝汶岛运到了巴梅二岛上,因此在登陆部队抢滩登陆成功并在岸上站稳脚跟后,北华军的运输舰队和登陆舰队立刻车水马龙地连夜往返于巴梅二岛和李点滩头之间,马不停蹄地把后续日军一波接一波地送上李点滩头登陆场。在次日天亮时,日军的22个旅团已经全部在达尔文港登陆上岸。根据辽日合作协议,在澳洲战事里,“日军负责攻城略地,北华军负责后勤运输和接防占领区”,因此巴梅二岛上的日军都被送到了达尔文港,包括那几个损失惨重的旅团,而北华陆军的精锐部队则从帝汶岛络绎不绝地登上巴梅二岛,基本是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因为有了日军助阵,北华军打澳洲是完全不缺步兵部队的。
拿下李点滩头,辽日联军只是在澳洲大陆上初步有了立足之地,想要继续推进,就必须要拿下达尔文港这座城市。因此上岸的日军还没有喘口气,甚至连在滩头上堆积如山的尸体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王树常便下达了“攻占达尔文港”的命令。在这同时,北华军的运输舰队已经开始井然有序地往李点滩头上卸载辎重物资。
冉冉升起的旭日中,“为战死的弟兄们报仇雪恨!杀给给!”狼嚎般的日语叫喊声在达尔文港南部地区一起响起,后续上岸的十几个基本完好的日军旅团凶狠地朝着达尔文港发动了猛攻。身穿土黄色军服的日军犹如决堤的黄河浑水般扑向盟军的城防阵地,白花花的刺刀漫山遍野地闪耀着无数的光点,在日军的头顶上,一波波北华空军的飞机穿云破雾,对达尔文港的盟军防线和航空兵机场、炮兵阵地展开狂轰滥炸。实际上,盟军并没有完全失去制空权,断定辽日联军只是在达尔文港展开登陆后,麦克阿瑟急忙把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一些航空兵部队调来参战。总体而言,北华空军能压住美军航空兵,但实力尚存的美军飞机仍能给辽日联军造成很大打击。
摄人心魄的破空声中,雨点般的航空炸弹从北华军B-17飞机的弹仓内滚滚而落,地面上的盟军阵地立刻电闪雷鸣、天翻地覆,双方的战斗机则殊死厮杀,烈焰硝烟中,坚守阵地的美澳联军奋力反击,泼风滚雨般的弹火劈头盖脑地狂飙向浩浩荡荡涌上来的日军,霎那间杀得日军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在这场城市攻防战中,辽日联军因为北华空军实力强大而在制空权上占有优势,并且辽日联军也基本掌握了制海权,但盟军在步兵火力上则大大超过日军,主要是因为北华军没有给日军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另一方面,麦克阿瑟已经预测到如果滩头阵地失守,那达尔文港这座城市就是盟军抵抗辽日联军抢滩登陆后向内陆纵深推进的前沿阵地,所以盟军在战前不但修建了大量的岸防工事,也把达尔文港修建成了一座堡垒城市;除此之外,对达尔文港的进攻是北华空军和日本陆军联合展开的,但双方配合程度极差,互相之间基本没有地空无线电联络,北华空军机群与地面日军基本没有交流,各干各的。自然而然,缺乏重武器并且弹药并不充足,再加上空中机群又没有给予全力配合,日军虽然发动了一遍又一遍的凶狠冲锋,但攻势都被盟军的火力网给粉碎。被北华空军炸得七零八落的防御阵地里,美军和澳军依靠着为数众多且弹药充足的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猛烈扫射进攻的日军。日军每次进攻都犹如涨潮的海水,最后结果都丢下一地的尸体,又犹如退潮的海水般退了下去。
连续攻击了一天一夜后,日军足足死伤了一万多人,焦头烂额的西尾寿造不得不跑到王树常的指挥部内,低声下气地提出日军的两个请求:一是给前线日军配发无线电,加强陆空配合。这是因为北华空军每次出动飞机虽然都气势汹汹、阵容强大,但对地面日军的帮助却差强人意,因为地面日军无法请求北华军飞机往急需空中火力打击的地方扔炸弹,所以北华军的轰炸机都是根据飞行员目测观察的结果来投弹的,效果自然不高,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把炸弹扔到了日军的头上,这对日军的士气打击很大。想想看,士兵们在战场上苦苦奋战,看到自家飞机飞来后,本来是士气大振的,但自家飞机却把自家弟兄炸倒了一大片,自然大大挫伤了士气;第二个请求是增强前线日军的火力,特别是炮兵和装甲兵,因为日军在进攻过程中只得到北华军飞机那准确度很差的火力援助,北华军给日本提供的大炮坦克都极少,日军纯粹是拿着刺刀去冲击盟军的防线,面对盟军的谢尔曼坦克,日军不得不用手榴弹进行敢死队进攻。
“知道了。”王树常很痛快地点头,他也知道,北华军一直在“坑”日军,但“坑”的程度也要讲究,不能坑得太狠了,一来会影响日军的忠诚度和战斗力,二来会影响整个战局,北华军毕竟还要靠这几十万炮灰去占领澳大利亚。对达尔文港的抢滩登陆让日军足足死伤了八万人,再坑下去的话,就有些过头了,因此王树常决定该收手收手,他随后又补充道,“把各个旅团长都叫到我这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小时后,十几个日军少将旅团长齐齐来到王树常的指挥部内,一个个都神色萎靡、无精打采,身上还带着硝烟味和血腥味。这些日军旅团长也算拼了命,但战事进展缓慢,部队又伤亡惨重,自然让他们心情低落阴郁。实际上,日军高层都心知肚明,日军之所以死伤如此惨重,一半是因为盟军抵抗顽强,一半则是北华军在背地里“坑”日军,但他们也不敢直接跟北华军闹翻脸,只能吃哑巴亏。
“本着友好合作以及中日亲善的大局,我军马上会给你们提供强劲的援助。”王树常不紧不慢地看着他们。果然,听到这句话后,这些日军旅团长们都喜出望外、如释重负。王树常最后又意味深长地道,“你们都打得很辛苦,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嘉奖你们,攻陷达尔文港后,你们的部队可以解除军纪一星期。”
这句话顿时让这些日军旅团长们都眼前一亮。
“好了!战事如火,你们赶紧去继续指挥部队吧!”王树常挥挥手。
等这些日军旅团长离开后,刘多荃心照不宣地笑道:“钧座,你这手可是杀人不见血啊!”
王树常微微一笑:“这些日本人被我们坑得不轻,肚子里肯定也有怨气,让他们在攻城后可以解除军纪,一方面是刺激他们继续卖命,一方面也可以发泄他们心头的怨气,从而避免引发他们对我们的彻底不满,第三嘛,也能恫吓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澳大利亚就七百万人,人口少的国家是最害怕屠城的,这样,我们就能用这帮东洋狗咬得澳大利亚人闻风丧胆。至于道义上的责任嘛,也是日本人去背,我们手上又没有血。”
刘多荃笑道:“可这个命令是您下的。”
王树常眨眨眼:“有黑纸白字证据吗?有这回事吗?我怎么不知道?”
两人哈哈一笑。
王树常又补充道:“派一些空军联络员和无线电通讯兵分散到日军部队里,再调几个炮兵团和装甲团协同日军参战,毕竟战事拖下去对我们也没好处。但是,注意,所以跟日军协同作战的我军人员都必须摘掉我军标记,坦克上的军徽也必须涂抹掉。这样,外界才会认为攻占达尔文港的地面部队完全是日军,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跟我们无关。别让这帮东洋狗的臭名声玷污了我们的荣誉。”
刘多荃肃然点头:“明白!”
12月28日上午,得到北华军大量坦克、大炮、重武器援助的日军重整旗鼓,再度对达尔文港城区发动了猛攻。迎战的盟军迅速感觉到日军的攻势比先前几天的要凶狠猛烈得多,数百架飞机长了眼睛般地在地面日军的指挥下对盟军阵地展开精确轰炸,日军后方烈焰冲天,数百门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朝着盟军防线怒绽雷霆,冲锋的日军也不再靠血肉之躯硬冲了,几百辆坦克在日军前面滚滚开进。在达尔文港东南部的希登瓦利地区,盟军和日军(实际上是北华军)的坦克部队爆发了澳洲战场上的第一次坦克大战。
盟军那边是300多辆谢尔曼,日军这边的坦克是100多辆云豹和二三十辆黑豹虎甲(虎式),交战结果几乎是一边倒。双方几百辆坦克在飞沙走石中纵横驰骋,扭成了一个电闪雷鸣的漩涡。断金碎铁般的机械风暴和飞火流星般的炮弹对轰中,谢尔曼被云豹打得落荒而逃,遭到黑豹虎甲轰击的谢尔曼更加是尸骨横飞。混战中,几十架北华军的斯图卡也赶来参加这场钢铁的盛宴,精确打击的航空炸弹炸得盟军坦克部队溃不成军。交战区域内,被击毁的谢尔曼东倒西歪地狼藉遍地、熊熊燃烧。烈火黑烟间,披坚执锐的雪豹、黑豹、虎甲则势不可挡地追杀着盟军坦克。
“板载!”欣喜若狂的欢呼声中,士气大振的日军端着刺刀在飞沙走石的云豹身后朝着盟军发动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飞机炸、大炮轰、坦克冲,再加上漫山遍野滚滚涌上去的日军刺刀,盟军防线一个接一个被突破。被北华军飞机大炮轰炸得千疮百孔并且由被北华军坦克冲击得支离破碎的盟军阵地内,到处都是凶狠地挥舞着刺刀与盟军展开肉搏的日军,日语嚎叫声和英语惨叫声此起彼伏,战壕成了红色的下水道,死尸如麻、血流漂杵。随着时间的退役,盟军在达尔文外延的城防战线在日军的凶狠进攻和北华军的强大火力中被逐步地攻破击碎。
达尔文港的地理位置是一个类似于半岛的突出部,城市北面是达尔文海峡,城市西面是达尔文湾,城市西南是一些港湾岔口突出部,眼下,日军在陆地上已经攻占达尔文港西面和西南,而北华军的舰队也控制了达尔文港北面海域,战列巡洋舰已经开进了达尔文湾内,使得达尔文港城区已经处于辽日联军的海陆多面包围中,只剩下西南方向的港湾岔口还没有被封锁。盟军此时只剩下三个选择:一是从后方继续往达尔文港增兵,继续把战线稳固在这里,继续拼下去;二是不增兵,现有部队据城死守;三是全面突围。这三种方案在盟军高层里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澳军第1师师长莱斯里莫希德少将坚决反对放弃达尔文:“我们决不能撤离达尔文!如果达尔文被敌军占领,他们就彻底在澳洲大陆上取得了桥头堡,他们后续的军队会源源不断上岸!到时候我们想再把他们赶下海就是痴人说梦!必须要死死地把他们压制在沿海地区!要让达尔文成为最前线!一步都不能让他们继续前进!况且,我们还没有陷入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全可以继续打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的澳军将领都赞同莫希德少将的看法。实际上,澳军将领们之所以主张死守城市,既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也是出于情感上的考虑,他们实在难以忍受本土第一座城市就这样落入敌军手里,同时,他们更担心达尔文失守后会产生多米诺骨牌般的恶劣反应,澳大利亚的城市会一个接一个地沦陷,他们是万万不愿意引狼入室的。相比美军而言,澳军的抵抗意志是更加坚定的,毕竟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人的国家。
温莱特中将很理解澳军将领们的心情,但他是主张撤退的:“我们的航空兵落下风,制海权也完全丢失了,至于陆地上的战斗,也越来越不容乐观。继续死守下去,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我们的瓜岛刚刚丢了,这使得美澳两国海上运输线的运输量锐减了一半多。我们应该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等海军在海上重新获得主动权再展开反攻。想要保住澳大利亚,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坦克,但飞机和坦克只能由海军给我们运来,在海军忙完北大西洋战事之前,我们的实力是有限的,彻底耗光了,就没办法等到海军给我们提供援助了。诸位,澳大利亚的战事看似陆军是主力,但海军才是关键!我们要持久作战,等待海军航母舰队从大西洋重回太平洋。”
艾克尔伯格中将也赞同撤退:“达尔文现在只有西南地区还可以撤退,如果不撤,我们很快就撤不了了!一旦被围困在城内并且弹尽粮绝,那我们会损失大量且宝贵的有生力量。”
莫希德少将激动地道:“为什么要撤退?在达尔文战斗难道不行吗?既然我们是在保卫澳大利亚,那么我们在堪培拉战斗和在达尔文战斗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要撤,那你们撤吧!我们愿意留在这里继续战斗!因为达尔文是澳大利亚的领土!我们会为了保卫澳大利亚的每一寸领土而血战到底!”
“是的!我们都愿意留下!”现场的澳军将领军官们都不愿意放弃达尔文。
莫希德少将又望向麦克阿瑟:“将军!您曾经说过绝不会放弃澳大利亚!难道一下子全面放弃澳大利亚和一点一点地放弃澳大利亚有什么区别吗?”
麦克阿瑟陷入犹豫中。实际上,达尔文的战局正在越来越不利于盟军,辽日联军在巴梅二岛上已经修建了航空兵基地,越来越多的飞机正在进驻巴梅二岛,而达尔文海峡的制海权也完全在辽日联军手里,打陆战,谢尔曼又完全不是北华军坦克的对手。继续耗下去,达尔文的盟军确实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美国的工业生产力虽然超过北华,但是,美国本土生产出的飞机大炮坦克却越来越难以运到澳大利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过,如果真放弃达尔文,麦克阿瑟在自尊心和面子上也难以接受的,并且美军过早地放弃达尔文也会影响美澳联合作战的团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