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九月份,整个北华笼罩在节日般的喜庆气氛中,因为在珊瑚海战役中遭到重大挫败的北华海军时隔四个月后,终于在这场中太平洋海战里狠狠地反戈一击,重创了美国海军,洗刷了四个月前的珊瑚海战役的耻辱。当第1舰队还在返航途中时,全北华乃至全国的新闻媒体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发出了连篇累牍的大捷号外,光是标题就异常的激动人心:《我海军在太平洋中部重创美国海军!》、《我海军损失一艘航空母舰,击沉美军九艘航空母舰!》...霎那间引起举国各界的交相欢庆。毋庸置疑,北华海军这一仗打得确实很漂亮,自身仅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重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大型运输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却摧毁美军9艘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2艘护航航母、3艘八万吨级巨轮、1艘四万吨级巨轮、4艘万吨级运输船、1艘轻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战果战损的比例悬殊之大,在海战史上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客观上讲,北华海军其实在此战中可以一艘航母都不用损失的,如果台湾号当时向西撤退,北华海军在此战中可以保持航母零损失,但整体战果起码要削弱三分之二以上,正因为台湾号当时不退反进,才使得北华海军在此战中获得了惊人战果。这场胜仗在多方面都拥有无穷的意义,首先,使得珊瑚海战役遗留下的很多负面情绪都因此而彻底一扫而空,重新振奋了士气民心,鼓舞了军民的斗志,重塑了军民的胜利信心;其次,这一仗扭转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双方实力对比,有力地改善了北华海军原本陷入航母数量劣势的局势,并在实力和精神上都严重地打击了美军;第三,这一仗对整个世界大战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整体战局变得有利于联盟国,因为此战不但让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也使得美国大西洋舰队和英国海军同样损失惨重,同盟国在大西洋上的海军力量因此而被削弱了很大一部分,这自然大大地有利于德国,有利于整个联盟国阵营。
9月21日,张学良、徐永昌、陈绍宽等北华军高层在天津港口喜气洋洋地迎接了凯旋归来的曾以鼎舰队,随后在9月25日,张学良等人又在天津港口又喜气洋洋地迎接了侯芳洲分舰队。曾以鼎自然是此战的头号功臣,张学良当场晋升曾以鼎为海军二级上将(三颗将星),擢升为北华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并以政府名义嘉奖参战官兵五百万元,额外再嘉奖曾以鼎三十万元,除此之外,张学良还以私人名义嘉奖曾以鼎二十万元(张学良虽然不贪不腐,但他其实很有钱,他的钱不是靠以权谋私弄来的,而是靠“超前思想”让他两个老婆开各种公司赚来的)。曾以鼎则把他的五十万元奖金分为两半,一半用于抚恤阵亡和伤残官兵,一半捐献给了海军的武器科研机构,用于研制更先进的舰载机。曾以鼎十分诚恳地对张学良说道:“少帅,我们的舰载机虽然在战争初期很优秀,但现在已经有些落伍了,与美国层出不穷研制出的新式飞机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得不让飞行员们用鲜血去弥补,所以我们研制更先进的舰载机以及其他海军武器已经刻不容缓。”
张学良笑着安慰他:“放心吧!我们的新飞机以及其他先进武器马上就会有了。”
侯芳洲是此战的第二功臣,张学良亲自接见了他,晋升他为海军上校,又奖励了他五万元,并问他有什么要求。侯芳洲道:“少帅,我想继续当航母舰长,请您再给一艘航母给我。”
张学良道:“没问题。但现在不行,只能明年给你,并且是更强大的新式航母。”
侯芳洲拿着这五万元,买了一堆慰问品去看望程法侃,结果被程法侃大骂一顿。程法侃知道侯芳洲当时命令台湾号转道反向朝东开是正确的,但仍然不原谅他使台湾号沉没的行为,因为程法侃难以接受台湾号并非战沉的,而是被己方自沉的。实际上,当时台湾号毕竟带不走了,如果不自沉掉,肯定会被美军拖走,成为美军的战利品,还不如自沉掉。
这场胜仗让张学良也有些暗暗得意,他的这种“得意”其实是一种“民族自豪感”:历史上,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屡战屡胜、势不可挡,并不只是因为你们太强,还因为你们对手日本人太弱了,现在,你们才算是碰到真正的对手。
中太平洋一战,美国海军共损失了4艘正规航母(英国海军则损失了5艘航母),此时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加起来只有3艘正规航母(埃塞克斯号、富兰克林号、企业号),并且这3艘航母都在太平洋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已经没有一艘正规航母,而北华海军此时却拥有5艘正规航母,重新获得航母数量上的优势。开战以来,美国海军已经损失9艘航母(2艘被德国海军击沉,7艘被北华海军击沉),而北华海军在开战后也损失了9艘航母(都是被美军击沉的)。辽美海军之间原本险些被彻底拉大的航母数量差距在这一战中得到了“紧急刹车”。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美国海军此时的埃富企三航母都只是受了轻伤,半个月后就能重新参战,而北华海军此时的辽豫鄂鲁龙五航母里,除龙贲号只是挨了一条鱼雷而受了轻伤并且只需要修理一星期外,其余四艘航母都是中度甚至是偏重度的损伤,山东号要修半年,辽宁号、河南号、湖北号都要修三个月左右。也就是说,接下来三个月内,仍然是美军掌握着航母数量上的优势,因为北华海军只有一艘轻型航母可用,而美军是三艘中型航母和几十艘护航航母;三个月之后,情况对北华海军仍然没有真正的改变,双方航母的增长情况是这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今年秋季,北华海军能用的只有1艘轻型航母,美军能用的有3艘中型航母;
今年年底,北华海军的辽宁号、河南号、湖北号都会修好;
明年春季,北华海军的山东号修好,美军此时正在建造的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都会完工;
明年夏季,北华海军第二批的6艘兴登堡级航母都会完工;
明年年底,美军此时已经开工的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都完工。
从这个双方航母增长进度上看,北华海军已经不会再获得开战初期那航母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了,勉强可以说是跟美军拼个平手,但也只是在“正规航母”上拼个平手,因为美国现在每年能建造50艘护航航母。除此之外,美国海军把9艘轻型巡洋舰改造成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的工程进展也非常快,9艘独立级轻型航母里此时已完工6艘,剩余3艘都会在今年年底前完工;不仅如此,美国已经设计完成一种新式的重型航母(即历史上的“中途岛级”,此时肯定不会被命名为“中途岛级”),排水量达到45000吨/60000吨,每艘可携带舰载机137架,第一艘在今年十月份,也就是下个月就会开工建造,并且美国有能力同时建造多艘这种新式的重型航母(美国海军在二战之前有8艘航母,兰利号、埃塞克斯号、萨拉托加号、约克城号、企业号、大黄蜂号、突击者号、黄蜂号,此时都已经战沉;美国海军在战争期间建造的正规航母主要有4种,埃塞克斯级中型航母24艘/3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9艘/9艘、塞班级轻型航母2艘/2艘、中途岛级重型航母3艘/6艘,护航航母有多个级类,建造总数超过110艘。)
反观北华,战前通过各种办法而拥有了8艘航母,自己建造了第一批6艘,现在正建造着第二批6艘,明年夏季第二批完工后,才能建造第三批的6艘,每批建造工期20个月。北华的造船工业竭尽全力也只能达到“每批同时建造6艘,二十个月完成一批”这个地步。毋庸置疑,海军是美国军队的长处,同时却是中国军队的短处,这本身就不利于北华海军。所以北华海军跟美国海军打航母大战,不能在单次战役中输得太惨,并且败仗不能超过一两次,一旦连续吃好几次败仗,差距马上就会被拉大得一发不可收拾,等美军拥有了实力上的压倒性优势,北华海军就回天无力了。所以陈绍宽要要求“跟美军拼航母消耗,北华军必须拼个1比3才是胜仗”。
中太平洋战役,北华海军打得非常好,战果甚至都超出北华陆空军的预料,虽然北华陆军跟北华海军的关系还算不错,但在此战之前,北华陆军根本就没抱希望“北华海军能咸鱼翻身”。北华陆军在私下里认为,在明年夏季那第二批6艘航母完工之前,北华海军只能被美军压着打,防御都会力不从心,进攻就更加是痴人说梦了,即便明天夏季增加了6艘新航母,北华海军也只能打打防御战,或许有可能在空军的帮助下使得北华陆军踏上澳洲大陆,但也“难保他们又要吃一场珊瑚海败仗”,毕竟美军航母的速度增加得更快。基于这样的思想,北华陆军都没打算在今年之内前往澳洲,所以才在对海军的等得不耐烦中发动了“中东战争”,结果,这场中太平洋战役下来,北华陆军惊奇地发现,海军似乎重新有能力让他们去澳洲了。等辽豫鄂三舰修好,年底时,北华海军完全可以在空军的帮助下对大洋洲发动进攻,让陆军登上澳洲大陆。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海军在夏威夷打得太好,使得原本已打算暂时放弃进攻大洋洲的陆军高层内产生了“必须趁着海军痛击了美军的大好机会,赶紧登陆澳洲”“美国人恢复元气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在澳洲大陆上站稳脚跟”等声音。“进攻澳洲”的计划也迅速被重新摆到了张学良的面前。
一时间,北华三军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都忙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华盛顿。
“总统先生,我们很抱歉。”尼米兹、金上将、弗莱彻中将、斯普鲁恩斯中将、哈尔西中将、凯利特纳少将等十多名海军高层肃立在罗斯福总统的面前,脸上都是发自肺腑的愧疚和自责,他们是来向罗斯福总统集体请罪的。
罗斯福总统看着他的海军将领们,低声叹息道:“夏威夷海战,我们确实输得太惨了。我们在珊瑚海战役里好不容易取得的力量优势,一下子又被拉平了。”
尼米兹低下头:“总统先生,这都是我的责任,我请求辞职。”
罗斯福总统微微地笑道:“我要是批准了你的辞职,那我岂不是帮助了张学良?我岂不是让他的战果更加辉煌了?不但干掉了我们九艘航母,还让我们失去了一位最优秀的海军指挥官。”
“总统先生...”尼米兹眼睛微微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