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策苦笑着道:“陈总座、沈副座,你们先暂停一下,我来说几句公道话。”
陈绍宽和沈鸿烈也知道陈策既不属于福建派系也不属于东北派系,说话还是很有公正性的,因此停住争执,望向陈策。
陈策正色道:“首先,北印度洋海战,从常理上看是胜仗,但从更加深层的角度去看,确实是败仗。损失两艘航母,换来美军三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并不划算,并且在美军即将增加两艘航母的情况下,我们却损失两艘航母,这对我们接下来的战略进攻是不利的。但是,我们跟美国的战争刚刚开始,无论是军队还是民间,都充满必胜信心,海军锐气十足,我们需要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昂扬振奋的斗志。因此,从军事角度出发,凌霄是应该处罚,但是从宣传角度出发,凌霄应该嘉奖。请想一想,战事才开始,如果我们宣布北印度洋海战是败仗,并且处罚凌霄,那对我军的士气会是一个很大的挫伤。这场海战,胜败难说,我们认为是败仗,但对于基层官兵和社会各界来说,是胜仗,因此老百姓只知道我们击沉的敌舰要比我们损失的军舰多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顺水推舟,大力宣扬北印度洋海战又是一场胜仗,鼓舞士气、振奋民心。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明面上嘉奖凌霄,晋升他为中将,但在海军内部要给他一个严重警告,如果他再犯这样的错误,立刻把他撤职查办。”
张学良微微点头,认为陈策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沈鸿烈露出喜色,本来极力反对嘉奖凌霄的陈绍宽也若有所思,不再反对了。
经过研究并且得到陈绍宽的同意后,张学良采用了陈策的方案,晋升凌霄为海军中将,但在海军内部给予其严重警告(由于北华已经脱离了与国民政府的从属关系,因此张学良此时有权力给自己的将领晋升军衔)。
陈绍宽在处理了这件事后向张学良郑重提议,把北华海军进行类似于美国海军的重组,分成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这两大战区级别的战略性军事集团,从而适应眼前的战争大战局势。对此,张学良给予了批准。
北华海军虽然对外宣称北印度洋海战是胜利,但在海军内部则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战后研究和检讨反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一、北华海军已经存在骄傲轻敌的情绪,很多高层认为,夏威夷战事结束后,美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军力量已经不足为虑,因此在战事中低估美军,这是必须要引以为戒的;
二、北华海军重视航空母舰,这本来是正确的思想观念,但一些高层却因为过度重视航空母舰,结果产生了“顾此失彼”的结果,因为过度地重视航母,甚至迷信“航母无敌论”,从而忽略了航母的弱点,继而轻视甚至忽视敌军战列舰的威胁力。事实证明,在舰队的夜间混战中,巡洋舰和驱逐舰完全不是战列舰的对手。其他的世界列强海军的发展历史都是从“战列舰队”走向“航母舰队”的,这样会产生一好一坏两个结果,坏处是这支海军的高层内会产生战列舰和航母谁更重要的激烈纠纷,如果走错路,就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好处是这支海军的高层在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后,仍然保留着对战列舰的重视意识和运用能力,比如美国海军的尼米兹,他虽然已经意识到航母取代战列舰的历史必然,但他没有过度迷信航母,在北印度洋海战里,他虽然用航母重创了北华军舰队,但同时也巧妙地利用了战列舰给了北华军舰队毁灭性的打击;而北华海军是不同的,北华海军正式走向现代化时,直接就进入“航母舰队”阶段,北华海军不存在一个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发展时期,所以北华海军极度轻视战列舰,这就犯了轻敌的错误,同时,北华海军对战列舰和其他大型水面军舰的运用能力也比较差。换句话说,在战列舰和航母之间,北华海军走得稍微有些极端了,“十分航母、零分战列舰”,完全依赖航母,完全忽视战列舰;而美国海军则相对而言更加的平衡和合理,“六分航母、四分战列舰”,高度重视航母,但也不轻视战列舰。这也是北华海军引以为戒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对敌情的高估和误判。北华海军不了解美国护航航母的具体性能,认为美国的护航航母就是轻型航母,但实际上护航航母基本是“不堪一击”。在北印度洋海战中,北华军派出去攻击美军护航航母的舰载机力量大大超过了实际上需要的力量,从而导致自身舰队航空力量的分散。这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四、海空军配合较差。北印度洋海战爆发在印度北部,而北华空军在斯里兰卡是拥有航空兵基地的,但是在这场海战中,北华空军却基本上没有出动力量协助海军作战,甚至在可以给美军造成重创的时候,空军飞机却按兵不动或没有接到海军的求援,白白浪费了机会。追根溯源,还是北华海军与北华空军之间的素来不和而导致的恶果;
五、北华海军实战经验仍然不足。北华海军打过的海战主要是辽日战争时期对日本海军的作战,当时的日本海军虽然实力强大,但因为战略发展方向上出现巨大错误,重战列舰而轻航母,所以并不是特别强大的对手,并且在那场战争中,辽日海军交战的规模也很有限,同时,那场战争已经过去数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也已经过时;随后,北华海军在辽苏战争中基本毫无作为;眼下,北华海军在辽美战争中一开始是以突袭手段取得胜利的,谈不上获得宝贵经验,没有同美国海军堂堂正正地交锋,并且美国海军才是真正的强大对手。综合而言,北华海军确实缺乏现代化的实战经验,结果在北印度洋海战中,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和漏洞。比如,在侦察机和雷达的运用上,就很欠缺配合协调性;巡洋舰和驱逐舰对航母的保护也没有形成完善的防护圈;撤退时缺乏章法指挥,没有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充足准备;损管军官对军舰损毁情况的评估结果与事实出现很大误差,继而导致舰队指挥官出现判断失误,等等。
陈绍宽在会议最后总结道:“打赢了,不要骄傲,要吸取宝贵的经验,争夺更多胜利,打输了,也不能丧失信心或自暴自弃,要吸取更加宝贵的教训,从而在下次战事中反败为胜。胜败乃兵家常事,世界上没有无敌必胜之师,这次打赢了不代表下次还会打赢,但是,这句话也不能成为屡战屡败的借口。从胜利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的海军才会越来越强大。”
将领们齐齐肃然正色:“明白!”
斯里兰卡,科伦坡。
停泊在港口内进行检修和补充的渤海号航母的舰桥上,刘佳恒拿着一份报纸,愤愤不平地对袁晨凯道:“舰长,你看,宣传部在大肆宣称北印度洋海战的胜利,凌霄也被晋升为中将了。”
袁晨凯“哦”了一声,他出神地望着远处的海面上,已经属于北华海军的德国远东舰队的二三十艘舰艇船舶正在空军飞机的护卫下,徐徐地通过北印度洋,开往中国本土,成为北华海军里的一部分。此时,美国印度洋舰队已经撤到了澳大利亚,但舰队的主力舰只剩下了1艘航母、1艘战列舰、2艘重型巡洋舰、1艘护航航母,美国海军部撤销了印度洋舰队,把印度洋舰队的残余舰艇与太平洋舰队幸存的三艘航母合并成新的太平洋舰队,尼米兹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隐患已经被清除,因此原本蜷缩在波斯湾里的德国远东舰队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过北印度洋,加入北华海军。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舰队司令威廉卡尔斯上将在内的超过五分之四的德国舰员都选择回国,他们会通过伊朗和土耳其境内,回到德国,因为他们祖国的海军此时更加需要他们。但也并不影响这些军舰的战斗力,因为北华海军有充足的预备役海军官兵来使用这些德国军舰。加入北华海军的德国远东舰队包括2艘轻型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2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0多艘潜艇、20多艘运输补给舰艇,规模可观。
刘佳恒愤怒不已:“舰长,海军的报告书上说什么是凌霄命令我们改变航线去拦截美军舰队的,还把很多你的决定都加到凌霄的头上了,这是什么意思?并且你什么嘉奖都没有得到。”
袁晨凯不以为然:“这只是宣传手段嘛!宣传部是在塑造一位英雄榜样,并且有什么功劳都要先归领导,这不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嘛?行了,君子坦荡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刚才有几个很有趣的想法,你来参谋参谋。”
刘佳恒道:“舰长你说说看。”
袁晨凯指点着下方的渤海号飞行甲板:“我问你,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是线段最短呢,还是斜线最短呢?”
“当然是线段最短了!”
“你看航母的飞行甲板,肯定是要越长越好的,既然如此,我们干嘛不把直角长方形的飞行甲板做成斜角平行四边形呢?这样的话,甲板上岂不是能同时停放更多的飞机?航母岂不是能同时起飞更多的飞机?我们渤海号可以携带52架舰载机,起飞时,甲板上只能同时停放14架飞机,起飞了这14架后,要从机库里再吊上14架,然后再起飞,如果换成斜角平行四边形的飞行甲板,起码能同时停放和起飞20架飞机,那速度岂不是大大增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佳恒感到醍醐灌顶:“舰长,你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啊!”
袁晨凯也很兴奋:“我还有个想法。”他指了指一架停在渤海号甲板上的零式战斗机,“你看,一艘航母能携带多少舰载机,就看它的机库里能停放多少舰载机,毕竟航母经常会在大海上碰到飓风海浪,不可能在飞行甲板上额外再放飞机。我们渤海号能携带52架飞机,是因为机库里只能装52架飞机。可不可以让机库里放更多的飞机呢?把飞机做小,肯定是不可取的,会导致飞机性能大大降低。但是,可以对飞机进行改造嘛!比如零式,零式的长度是9米,宽度是12米,这种宽度大大地增加了飞机在机库里占用的空间。零式的宽度除机身外,有10米是两个翅膀的长度,如果把它的翅膀折叠起来呢?哪怕是从中间折叠起来,那么把翅膀折叠起来的零式只有7米宽,原本放一架零式的宽度空间就能放将近两架了!大大减少了停放面积!我们的机库岂不是就能放更多的飞机?”
刘佳恒跳了起来:“舰长,你简直是天才!这两个想法如果都付诸现实,那我们的航母不但能携带更多的飞机,并且起飞舰载机的速度也会大大增加!而在实战中,多携带一些舰载机和更快地起飞舰载机简直就是致胜的关键啊!”
袁晨凯一拍手:“马上召集参谋,特别是技术参谋,我们好好研究一下,有了结果后立刻上报给上级,希望能让造船厂的那些造舰专家和飞机厂的那些飞机专家们付诸现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