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新西伯利亚后的傅作义和萧浩然没有浪费一分钟的时间,两人乘坐汽车把这座交通咽喉重镇转了个遍。一开始,傅作义打算乘飞机在低空处鸟瞰俯视城市,虽然这样很危险,但能对城市全貌看得更清楚,但萧浩然劝住了他:“钧座,我们身为军人,自当要视死如归,但我们此时身负重任,为了大局,必须要确保自己能平安无事,如果我们的飞机被苏军击落,那对我军在士气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死,很容易,但在承担重任的情况下毫无意义地死去,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傅作义被萧浩然说服了,两人靠着双腿、车轮、地图,迅速把新西伯利亚的情况给了然在心。
新西伯利亚的战役,在地理环境上就不利于北华军,因为当初北华军以机械化闪击战的方式攻占这座城市后,虽然也曾迎来苏军的反击,但很快,北华军就高歌猛进地继续向西推进,新西伯利亚成了北华军的后方,成了北亚境内中国本土与前线进行联系的交通中转站,鄂木斯克前线距离新西伯利亚足足800公里,没人想到距离前线如此之远的城市会迎来苏军的猛烈反击,自然而然,北华军在新西伯利亚基本没有修建城防战线。此时面对苏军排山倒海般的猛攻,北华军在城外的防线迅速支离破碎,因为北华军没有战壕,没有工事,只能凭借城市周围的几个卫星村镇进行抵抗,防线是点状的,而不是线状的,自然容易被苏军给分割击破。新西伯利亚的门户、新西伯利亚北部90公里的托木斯克在苏军展开进攻的第一天就沦陷了。
“苏军目前在北、西、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全面推进,新西伯利亚已经被半包围了,并且在东、东北、南这几个方向上也出现了苏军的团级部队。苏军的炮火非常猛烈,拥有数百门喀秋莎火箭炮,坦克也非常多,形成集群猛烈冲击我部阵地...”张自忠向傅作义、萧浩然讲解着目前的战局。
“苏军的T-34坦克跟我们的雪豹坦克一样,履带非常宽,对地面的压强很小,无论在雪地、沙漠、沼泽等地形,都能如履平地。T-34的优良性能也是苏军为什么能通过原始森林调来这么多坦克的主要原因。”李文田补充道。
傅作义和萧浩然的心情都很严肃,因为在整体战局上,北华军是被压着打的,城外防线基本上已经全部崩溃,一些苏军部队已经涌入部分城区,而战斗才爆发两天而已。
“张将军您做得好!”萧浩然突然间用赞赏的目光望向张自忠,“苏军大规模空投伞兵,一方面是为了快速向新西伯利亚运兵,一方面是故意扰乱你们的部署。朱可夫想让您把大量的兵力分散到城外野地上去搜剿苏军伞兵,这样,我军城内防御兵力就会被削弱了,而苏军的地面部队便能趁虚而入。幸好,张将军您做出了非常正确的选择,您不但准确判断出苏军地面部队有可能已经抵达,并命令您的部队立刻退守城区,不去搜剿苏军伞兵,从而使得新西伯利亚的城防得到了稳固。张将军,如果不是您一开始采取了这个正确的对策,新西伯利亚此时很有可能已经被苏军攻占了。”
傅作义也点头:“是啊!苏军一口气扔下来一万多伞兵,如果荩忱你轻率地命令部队出城四处搜剿,起码要出动一个师,那么城内就剩下一个师,苏军发动全面进攻,一天之内就有可能全面攻入城内了。荩忱,你已经挽救了新西伯利亚了!”(张自忠字荩忱)
张自忠谦虚地道:“哪里!哪里!空降兵被空投下来肯定会很分散,这是空降兵的缺点,但缺点也可以加以利用,引诱敌军分散兵力。我也不过是尽到自己的职责罢了!”
萧浩然道:“朱可夫的计划很完美,但可惜,他一开始的这个诡计被荩忱将军的火眼金睛给看破了,这就是苏军必然会失败的一个体现!”
傅作义立刻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和萧浩然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之所以唱双簧般地大夸特夸张自忠,一来是张自忠的临阵表现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二来是说给现场第五军的将领军官们听的,毕竟苏军来势汹汹,很多军官都十分紧张,必须要稳定人心。
“诸位请放心!第九集团军司令董英斌将军正在率部星夜兼程地全速赶来,最快十天,最慢十五天就能抵达!大家只要咬紧牙关,撑住过十天半个月就可以了!”萧浩然给第五军的将领军官们再次打了一剂镇定剂。这句话确实很有效果,孤军守城的部队最怕的就是没有援军,听到萧浩然的保证,现场第五军的军官们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当然了,萧浩然撒了谎,第九集团军最快需要二十天才能赶来。实际上,傅作义的到来,已经让第五军上下暗暗松气了,官兵们想得很直接:如果我们必死无疑,那少帅也不会让傅作义这么一个上将军团总司令过来一起玉石俱焚的,这说明这场战事还是有希望的,傅作义这个大官就是个“活证据”嘛。
傅作义和萧浩然随即展开工作。傅作义赶到城防司令部(也是第五军军部),通过广播向正在浴血奋战的第五军各部官兵发表了鼓舞士气的讲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五军的弟兄们,我是C军团总司令傅作义,我和萧浩然处长刚刚来到新西伯利亚,准备同张自忠将军、同你们大家一起,誓死守卫这座城市。弟兄们,其实我和萧处长可以安安稳稳呆在大后方的,大后方现在春暖开花、风和日丽,沈阳城内到处都是丁香花和凤仙花,而新西伯利亚却炮火连天,被几十万苏联人团团包围,来到这里的人一不小心就要把命丢在这里,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这里很危险,却还要来到这里呢?因为,我怕啊!我怕新西伯利亚会丢了!弟兄们哪!新西伯利亚是什么?是我们的腰椎骨最中间的位置!一旦被苏联人占领,我们就要半身瘫痪!弟兄们,如果我们丢了新西伯利亚,那么,在新西伯利亚以西,一百多万其他部队的弟兄将会被断绝掉退路!他们将丧失与后方、与本土的联系,他们将得不到后方的援助,也无法撤退,只能在前线战死或等死!弟兄们,我们想要活命,很简单,马上弃城逃跑,但是,前线的一百多万弟兄呢?他们怎么跑?铁路线都断了,他们必死无疑!我们现在如果跑了,前线那一百多万弟兄的家属以后会怎么看我们?我们这辈子还能睡个安稳觉吗?
弟兄们,进攻新西伯利亚的苏联人是我们的八倍多,这场仗很难打,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新西伯利亚的得失,关系到前线那一百多万弟兄的性命!弟兄们,我们要么坚守住这里,要么流尽最后一滴血!弟兄们,我已经看到这场战役的结局了,只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血战到底,最终等来了援兵;而另一个,是我们集体为国捐躯。当苏联人最后冲向我的指挥部时,我会拿起电话,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跟最前线的于学忠将军、杨虎城将军、卫立煌将军、宋哲元将军、梁忠甲将军等同僚说一句,‘很抱歉,新西伯利亚还是丢了,但我们已经竭尽全力!第五军的六万多弟兄已经全部阵亡!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跟你们说一句,第五军对得起你们!’
弟兄们,新西伯利亚战役不论胜败,注定要彪炳史册,少帅非常重视这场战役。他说,新西伯利亚战役凶险异常,每一个参战的将士都是最了不起的勇士,只要人在新西伯利亚的,无论有没有参战,每人都奖励一千法币,阵亡后家里抚恤五千法币,杀敌立功的人翻倍嘉奖,战役结束后,新西伯利亚方圆三百公里内的土地都分给参战官兵的家属。另外,新西伯利亚从现在开始,改名为‘勇士城’,用来纪念为保卫这座城市而流血的每一位勇士,市中心在战后将竖起一座巨大的纪念碑,每一位参战官兵的名字都会永远地刻在上面。现在,包括我在内,每个人都开始写遗书。弟兄们,让我们与这座城市共存亡!这座城市,既是苏军的坟墓,也是我们的坟墓!我坚信,胜利必属于我们!即便我们全部战死,但我们对国家的忠诚,上苍可鉴!”
“与城共亡!上苍可鉴!”苏军的炮火声中,全城北华军吼声如雷。
“上苍可鉴”,这四个极具中国古典文化特色的词语,饱含了空前的决然。什么时候才会上苍可鉴?人都死光了的时候。
傅作义用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发表完这番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的讲话后,眼角也微微有些湿润。张自忠惊讶地问道:“少帅给我们全军每人奖励一千法币?阵亡后还抚恤五千法币?还把方圆三百公里内的土地都分给参战官兵的家属?我怎么不知道?”
“哦,我编的。”傅作义轻描淡写。
“什么?”张自忠吃了一惊,“这不是假传命令嘛?”
“呵呵,此战,我们要么战死,要么获胜,如果我们战死了,少帅还怎么处罚我假传命令?如果我们获胜了,少帅心花怒放,奖励我们百八十万法币也是水到渠成的。大战临头,士兵们的士气只可鼓不可泄,只要能鼓舞士气,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用的,后果也不需要考虑。”
傅作义随后同萧浩然一起着手城防事务。此时,新西伯利亚的城外防线几乎已经完全崩溃,除了城市东南方向的鄂毕河码头和铁路线,其他地区都被苏军包围或攻击。指挥攻城的是科涅夫上将,此人非常擅长炮兵和步兵的协同作战,其实这也是苏军的战争思想。苏军的战争思想就是“大炮主义”,炮兵在陆军各兵种里的地位最高,比装甲兵还高,苏军极度重视“战争之神”火炮的运用;而德军则是“坦克主义”,认为坦克比大炮更重要,装甲兵的地位比炮兵更高,所以德军极度重视“陆战之王”坦克的攻击力量和推进速度;北华军其实相当于德军和苏军的混合体,因为北华军在张作霖时期就高度重视炮兵,奉军的炮兵力量是当时全中国最强大的,炮兵是北华军的传统优势兵种,而北华陆军在张学良时期也高度重视装甲兵的发展,所以北华军在“大炮主义”和“坦克主义”之间比较均衡,比起苏军的“步炮协同”和德军的“步坦协同”,北华军更注重“步炮坦三位一体协同”。但在眼下的新西伯利亚战场,守城北华军可没有那么多大炮坦克,在苏军猛烈而老练的炮火打击下,伤亡巨大。不过,所幸的是,张自忠在开展初期就明智地把部队都收缩进了城区,在城外野地上并没有保留多少部队,遭到苏军强攻后也迅速撤了回来,因此北华军在野外战场上的损失并不太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不可能吃掉攻城的苏军,也不可能展开全面的反攻,实力上的悬殊注定我们只能被动挨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竭尽全力地拖延时间,拖到第九集团军赶来。所以,我们采取防御战术的核心就是,如何能坚持的时间更长?如何抵消苏军的兵力优势?”萧浩然冷静地分析着,然后指着桌子上巨大的新西伯利亚地图,“防御一座城市,关键在哪里?”
傅作义不假思索:“保证防线的完整性。如果让敌军把我军分割蚕食、逐个击破,那就离失败也不远了。拿破仑说过,‘进攻的原则就是必须把力量击中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点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军防线的稳定性被破坏,那敌军距离全面崩溃也就为时不远了’。防御战,跟进攻战正好相反,原则就是全面维持防线的整体完整性,绝不能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局面。”
“不错!”张自忠表示赞同,“很多战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我军刚刚打完的塔什干战役、伏尔加斯基战役,守城苏军一开始的防线都是完整的,让我军久攻不下,但我军利用直升机群在苏军内部空投并集结部队,钉下了很多火力点,从而破坏了苏军防线的整体完整性和稳定性,最终让苏军防线彻底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