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忠甲的预测是正确的。对于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来说,全面逼近的德军已经让这座位于伏尔加河畔的重镇陷入了三面被围、背水一战的险恶境地里,而北华军跨过亚洲分界线后由东向西的推进,更加让斯大林格勒的处境雪上加霜,一旦四面被围,斯大林格勒必丢无疑。北华军第八集团军在距离斯大林格勒一百公里处按兵不动,让苏军深深感到如芒在背。为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总司令员戈尔多夫中将与第33集团军司令员克普洛夫少将进行了紧急的磋商。
戈尔多夫:“克普洛夫同志,你觉得中国人为什么还没有投入战局?”
克普洛夫:“总司令员同志,我们跟中国人已经开战一年了,无数的战例都证明北华军并非类似于意大利军那种消极保守的军队,所以,我认为北华军肯定不是在对德军作壁上观,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给我们全力一击。”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北华军就像一只趴在我们身后的老虎,虽然一动不动,但却让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且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猛扑上来,另外,如果我们拖延下去,他们就能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获得充足的物资,他们的战斗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得到增强。这支北华军距离他们本土已经有几千公里,我相信他们的后勤运输线十分薄弱,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资,所以他们一时半会没有发动进攻是在等着他们的后方给他们运来更多的物资。继续拖延下去,是十分不利于我们的。”
“是的,根据情报,这支北华军在奥帕还在修建一个大型机场,这也是对我们极其不利的一个消息。北华空军的重型轰炸机破坏力非常强大,如果那个机场建成了,他们的轰炸机就能在距离我们一百公里的地方不停起飞轰炸我们,我们的困难程度就更大了。”
“是啊,所以我们必须果断出击,打垮这支北华军,巩固斯大林格勒的后方。”
“请总司令员同志放心!我和第33集团军的红军战士们誓死完成任务!”
“这个任务的难度很大,我打算把方面军一半以上的坦克都交给你,再给你的集团军增加三个刚刚组编的民兵师。”
“为了苏维埃,为了斯大林,我们会完成任务的。”
在戈尔多夫的命令以及策划下,约三十万苏军被投入了这场反击战,并有1000多辆坦克和5000多门各型火炮参战。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撤走了第4装甲集团军,德军的机械化力量被极大地削弱了,这也使得苏军可以抽调出大量的坦克对北华军展开反击。
获悉苏军集结力量准备反击的情报后,梁忠甲没感到意外,他的“以防为攻”很显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迫使苏军在野地上冲击北华军。不过,此时的气候十分恶劣,风涛雪号,北华军和苏军都无法出动飞机参战,对于北华军来说,这自然是个负面因素。梁忠甲对此已经做好准备,但他也明白,苏军的机械化力量和重武器火力远超过日军,没有飞机,北华军在野地上无法像痛击日军那样痛击苏军。
梁忠甲是一位高超的战术家,他对此早有计划。
“退而不乱,弯而不断,这八个字就是弹性战术的精义所在。”战前会议上,梁忠甲神色肃穆地向参会的各军长、师长阐述着他的作战纲要,“我们的防区以奥帕为核心,同时向后延伸上百公里以保护我们的后勤运输线,所以,我们的防线拉得很长,苏军若集中力量猛打猛攻足以对我军某部防线造成极大的威胁。苏军三十万人,我军三十万人,看似旗鼓相当,但三十斤重的长矛刺向三十斤重的盾牌,谁会被击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苏军把兵力集中在一点之上,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处处死守的话,会让我军整体陷入被动并付出过于高昂的损失代价。必要之时,可以撤退,并且是必需性的撤退,以退为进、以防代攻,将兵力在作战带上部署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地消耗敌军的兵力和士气,最后把敌军主力拖至决战地区进行合围和聚歼。”
将领们都感到眼前一亮,因为这是一个新战术。
“这个战术不是我发明的。”梁忠甲谦虚地道,“南北军事交流时,我跟中央军的薛岳将军长谈数日,这个战术是他提出来的,叫做‘天炉战法’。不同的是,中央军装备较落后,在以退为进中只能依靠山川地理来进行防御,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作战,我军装备较先进,可以靠强大装备进行防御,在一马平川的野地上也可以使用,但因为没有地理优势,所以更加考验我军的战斗素质和战斗精神。”梁忠甲取出一根橡皮筋,“我军的防线,必须要像橡皮筋一样弹性十足,某一点遭到苏军重点进攻后可以撤退,但是,不能乱,不能把撤退演变为溃败,防线会被弯曲、被拉升、被延长,兵力密度自然会越来越稀,但是,不能断,不能被苏军真的把防线冲得四分五裂,我们要做出一副被苏军冲击得摇摇欲坠的样子,不动声色地把苏军引诱进我们的腹地,同时用蚕食的方式消耗苏军的元气,最终进行全面的合围和聚歼!说到底,这需要考验诸位的领军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忠甲扫视了一下将领们:“弹性战术的要义就在于‘退而不乱,弯而不断’这八个字,因此,它在极大的程度上考验诸位驾驭部队的领军能力。如果哪支部队弄巧成拙、假戏真做,让橡皮筋上出现一条裂口或裂缝,就有可能导致我们防线在整体上的崩溃。橡皮筋拉得越长,产生裂口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产生裂口后,全面崩断的可能性也水涨船高,防线也是一样的。所以,诸位一定要控制好部队,最好达到这样的效果:部队乱哄哄地一窝蜂撤退,看上去就跟兵败如山倒没区别,但是一听到反攻的命令,部队立刻集结成进攻队形。组织能力,是军队指挥官的重要必备能力,只有把部下驾驭得如臂使指、得心应手,才能在战场上真正地用兵如神。”梁忠甲很认真地道,“一支军队,一人如十人、万人如一人,才是真正的无敌之师。一人如十人,就是通过过硬的训练和顽强的意志,让士兵们以一敌十;万人如一人,就是通过完善的部署和周密的组织,让一万名士兵的集体行动犹如一名士兵一样整齐划一。做到前者的人可以称为悍将,做到后者的人,便是真正的统帅。”
“明白!”心悦诚服的将领们肃然领命。
“以防代攻,以退为进”“退而不乱,弯而不断”“一人如十人、万人如一人”,这些都是梁忠甲出类拔萃的军事思想的体现,很显然,他的对手并没有如此高明。
1月20日黄昏,苏军第33集团军对北华军第八集团军的全面反攻彻底打响。惊天动地的炮击声中,苏军的几千门大炮一起怒绽烈焰,雪地上烈火熊熊,雪空间黑烟如云。戈尔多夫中将和克普洛夫少将也不是只知道硬冲蛮干的莽夫,三个苏军的新建民兵师在奥帕的西南部首先展开牵制性佯攻,虽然这些民兵师只是二三流的部队,但却特地配备了五百多辆坦克以蒙骗北华军。遭到进攻的是北华军第24军第190步兵师,该师师长是晋绥军翘楚、阎锡山昔日的心腹爱将楚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