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军第141师师长霍守义说道:“...苏联人的坑道战术确实有效,避开了我们占据优势的飞机和大炮,更好地发挥了他们在轻武器上的优势。苏联人把大批兵员和物资藏在地下,而这些坑道的出口则连接着战壕和一个个据点阵地、一栋栋被改造为火力点的房屋。我师有个营包围了苏军一个营,把苏军这个营在一座二十米高的山坡上围堵得水泄不通,苏军拼死抵抗,我的这个营围困这个山坡足足半个月,发现这伙苏军仍然可以得到物资和人员的补充。我的那个营长跟我说‘师座,我肯定这个高地上足足有一个团的老毛子!因为打死了一批后还会再冒出一批!甚至他们还能展开反冲锋!’,我说‘这不可能!那个高地就巴掌大,上面如果有一个团的苏军,那就是人挤人,根本藏不住,我们的飞机早把他们都炸死了!’,那个营长说道‘那只有一个解释了,上面的老毛子会撒豆成兵,所以才杀不完。’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攻下这个山坡才发现,山坡下居然也有苏军的坑道,并且是从十公里外通过来的!这条坑道通到这个山坡最底下后,垂直向上挖,就跟水井一样,井壁上额外安装了几道梯子,成了一个直上直下的坑道。坚守阵地的苏军把伤员通过这个坑道运走,新的兵员和物资从这个水井状坑道送上来。我们是怎么拿下这个高地的呢?因为我们的一架飞机在轰炸这个高地时,正好有一颗炸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不偏不倚地落进这个‘水井’里,炸塌了这个水井坑道,断绝了苏军的运输线,高地上的苏军自然随着兵员的枯竭而被消灭了。
苏军的坑道战术让我们十分头疼,我们的士兵们随即发明了很多破坏苏军坑道的办法,比如用迫击炮吊射坑道口,用推土机掩埋坑道口,用铁丝网缠绕成团堵塞通气口,从坑道顶部凿眼装炸药进行爆破...军团部还与生化兵部队的李忍涛将军进行联系,特地调来了一批毒气弹,专门对付苏军的坑道。这些办法确实很有效,有的苏军坑道一下子就被炸塌了几百米,里面的苏军全部被活埋或被砸死,有的苏军坑道口被发现后,士兵们往里面发射毒气弹并随即用推土机把洞口掩埋,等几个小时后再挖开,发现坑道里横七竖八地塞满了被毒死的苏军。虽然这些办法效果明显,但还是无法消除苏军坑道战术对我军的打击。我军对坑道里苏军的真正具有威胁的打击,是对他们交通线的火力封锁,用机群和炮群封锁他们的交通线,使得坑道里的苏军陷入缺粮断水,让苏军的火线运输员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苏军后方往前线坑道送粮食、送饮水、送弹药、送医药,都要死很多的人。苏军运输员的伤亡率最高超过80%,比坑道里部队的伤亡率还要高。到最后,苏军组织了很多妇女给前线部队运输物资,这些妇女的死亡率更加高。...苏军的战斗意志也是非常顽强的,这必须要加以肯定。我师曾有一次攻占了一个苏军的大型坑道,发现里面有七百多具尸体,一半是伤员,都被我师官兵塞进去的毒气弹给毒死了。赶到现场的我十分惊讶地发现,很多苏军伤兵死了后还死死地咬着毛巾、衣服或床单,都快把嘴里的布团给咬烂了。经过检查才发现,由于我军的火力封锁,这个坑道已经弹尽粮绝,医药也都耗尽了,一滴酒精、一卷绷带都没有,这些苏军伤员只好任凭伤口发炎糜烂,全靠意志在强撑着,痛苦难当的时候便咬着毛巾衣服什么的。在坑道的墙壁上,刷着各种标语:‘把中国鬼子赶出苏维埃!’‘绝不能再退一步!鄂木斯克之后就是乌拉尔山!乌拉尔山之后就是莫斯科了!’‘斯大林万岁!苏维埃万岁!’等等。不可否认,苏军的顽强精神也是我军打得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鄂木斯克的苏军不仅仅是在被动防御,还积极主动出击。鄂木斯克周围地区大多数是丘陵、平原、沼泽,并且植被茂盛,原始森林覆盖面很大,因此苏军在鄂木斯克郊区展开机动作战的条件远好于在塔什干的大沙漠。在开战后的第八天夜里,苏军集中了三百多辆坦克,通过一片沼泽森林,猛然间迂回到北华军后方,对负责后方的北华军第1集团军第4军展开强有力的突袭。第4军下辖的3个师都是步兵师,再加上军长丁超当时指挥不当,导致苏军的机械化机动突袭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北华军遭到极大损失。
丁超属于“老派将领”,资历很高,但暗地里被一些青年军官称为“东北军里的庞炳勋”,因为庞炳勋是西北军里的老牌将领,丁超在很大程度上跟庞炳勋十分相似,两人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有的,但都没有什么进取心,有些暮气沉沉,打起仗来也有些过于保守。当天晚上,丁超跟几个心腹部下小酌几杯,然后便在微醉中休息了,直到第4军第143师师长蔡永镇打来的电话把他惊醒:“军座!苏联人正在突袭我们!”
“什么?”丁超吃了一惊,“进攻我们?从你那个方向?不可能!”第1集团军里其他三个军都是机械化部队或摩托化部队,第4军则是步兵部队,参战以来基本上都作为预备队或负责守卫后方。第4军此时的位置是:西面是集团军主力,东面是交通线,南面是一片平原野地,北面是一片沼泽森林。丁超把他的第141、第142师都放在了南面,只把第143师放在了北面,甚至又从第143师里抽调了两个团加强到南面,这是因为丁超认为苏军如果突袭他的部队,肯定是从南面的平原野地攻过来,北面是沼泽森林,坦克无法通过,因此北面不需要放置太多兵力,即便有苏军的一个师从北面过来,也是步兵部队,靠着第143师的两个团足以挡住了。
但丁超严重失算了,苏军不但从北面突袭过来,还一下子来了三百多辆坦克,守卫北面的第143师只有两个步兵团,立刻被冲杀得七零八落。师长蔡永镇在组织部队仓促反击中被苏军击毙,两个团伤亡了官兵5000余人,突破第143师阵地后,苏军坦克群直接杀进了第4军防区腹地,摧毁了十几个弹药库和油库,大批辎重物资在爆炸烈火中化为灰烬。为此,丁超被军团总司令于学忠记了一次大过作为警告。北华军一开始不清楚苏军坦克究竟是怎么通过沼泽地的,天亮后才知道,突袭过来的苏军携带了大量的木板和稻草,把一路上的沼泽地给填平了,从而给坦克打开了通道。
由于鄂木斯克的苏军准备充分、抵抗顽强、手段灵活、战术巧妙,使得北华军的进攻遭到了很大挫败。十月中下旬,B军团第七集团军从中亚北部抵达鄂木斯克(该军团第五和集团军在中亚南部)。在鄂木斯克参战的北华军达到了4个集团军(A军团原有4个集团军,但第二集团军在新西伯利亚)、28个师、90万兵力,把鄂木斯克包围得水泄不通。在反复的攻击都难以达成目的后,随着十一月份的到来,雨季降临、道路泥泞,于学忠下令对鄂木斯克展开全面的围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