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木斯克东北部一百多公里,一个俄语名字叫“Tapa”的地方。
这里的地貌是典型的北亚地形,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原台地,一眼望不到头的原始森林,无数的针叶林组成一张巨大的墨绿色地毯,覆盖在此起彼伏、沟壑纵横的山原上。天低云密、寒风料峭,淅淅沥沥的冰雨没完没了地从乌云间坠落下来,配合着浩瀚无际的天空和辽阔无边的大地,形成了一幕苍茫无垠的画卷。
“休息一下吧!”辻政信艰难地把自己的军靴从齐膝深的烂泥里拔出来,然后坐在一块长满藓苔的石头上稍作休息。听到他的命令后,在他身边的几百名士兵纷纷各自草草找个地方便东倒西歪地坐了下去,抓紧时间喝水吃东西,疲于奔命般的作战让他们都感到精疲力竭。扶了扶鼻梁上的圆框眼镜,辻政信怀着一种混杂着敬畏、艳羡、贪婪的复杂心情打量着头顶上的茂盛巨木和远处延绵无极的森林大地。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了,实在是太辽阔了,人在其中只能感叹人类的渺小。良久之后,辻政信低低地叹息道:“好大啊!如果这个地方属于...”他欲言又止,看了看远处士兵人群里了几个身穿北华军军服的“军事顾问”,没有把接下来的话说出来。
“如果这个地方属于日本,该多好啊!”这是辻政信心里想说的话。
西伯利亚是亚洲大陆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地方,也是亚洲大陆上最大的一块未开发地区,总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十五个日本本土,地表基本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西伯利亚不仅面积巨大,并且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地底下蕴藏着无数的石油、煤炭、铁矿、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等。日本,最缺乏的就是资源,而西伯利亚则是一个惊人的资源大仓库。正因为日本极度地缺乏资源,所以日本人对资源丰富的地区特别敏感。来到苏联境内参战后,辻政信一路从海参崴到鄂木斯克,奔波了几千公里,彻底被西伯利亚的辽阔和富饶给折服了。如果这片宝地属于日本,日本早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了...辻政信在内心里经常涌起这个苦涩的念头。在一开始,他很嫉妒中国人,因为这片原属于苏联的辽阔土地马上就要属于中国了,但是再慢慢地,他变得羡慕中国人了,因为这片辽阔土地绝不可能会属于日本。嫉妒、羡慕,这两者是有着微妙区别的。嫉妒,是因为也想拥有某个东西或暗中想从原先拥有者的手里抢走某个东西的心态;而羡慕,则只是单纯的羡慕,也是一种彻底承认自己永远得不到某个东西的认命心态。“中国本来就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得到西伯利亚这块巨大的宝地后,中国的国力将会飞跃性地翻倍暴涨,超越美英等西方大国也是指日可待...而日本,也只能永远地臣服在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中国的脚下了...”辻政信苦涩而不甘心地想到。
辻政信今年三十八岁,属于日本军界里的少壮派军人,野心勃勃是这帮人的共同特点。他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军人,就连长相都十分典型,身材不高、罗圈腿,脸上带着冷酷和坚毅,但戴着的圆框眼镜则暗含了他的特点:冷酷中带着狐狸般的狡猾、坚毅中带着蛇龟般的隐忍。日本被迫向北华屈膝媾和后,大批日本军队里的少壮派军人纷纷陷入理想幻灭带来的精神崩溃中,因为大日本帝国已经成为了北华/中国的附庸,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列强大国,国力和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吞并满洲、征服支那、决战苏俄、挑战英美”这个宏伟蓝图已经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因此,很多少壮派军人纷纷在绝望中自杀或在心灰意冷中退役,也有人干出很多过激的事情来。辻政信则不同,他没有干任何过激的事情,情绪也没有任何失控,仍然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他一直视“日本第一军事战略家”石原莞尔为精神导师。石原莞尔曾策划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东北战争,结果日本战败后,北华政府把他作为战犯从日本引渡到北华,最后在沈阳和平广场被绞死。被绞死的前一天晚上,辻政信以故人的身份去监狱里探望了石原莞尔,两人进行了一番简短的对话:
“石原君,我很痛苦...”
“辻政君,没什么好痛苦的,我今天的下场是我自己的责任。”
“石原君,您为什么这么说?”
“我的战略理论没有错,直到今日,我仍然坚信这一点。日本想要彻底强盛,必须要向东亚大陆扩张,等根基稳固后,再向英美西方列强挑战,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最终会展开一场决定世界主导权的大决战。”
“可我们向东亚大陆的扩张却落得了如此境地,北华军甚至攻占了我们的部分国土。”
“是的,这是我的失误,我低估了张学良,低估了东北军,我们的军队在第二次满洲战争中也犯下了很多不可弥补的错误。但我有百分百的把握能预测接下来世界大局的发展。”
“请您赐教。”
“其实也没有什么,仍然是我的‘大陆政策理论’,只不过把里面的日本换成了张学良的北华。我们日本需要先独霸东亚,才能挑战西方列强,而张学良的北华只需要打败我们就能独霸东亚,比我们省了很多事,接下来,北华就会像我计划中的日本那样,挑战西方列强,包括苏联在内,最终爆发新一场的世界大战。当北华和西方列强开战时,就是我们日本东山再起的大好机会,我们可以在夹缝中发展,在间隙中复兴。我们甚至可以成为西方列强对付北华的工具,最终联合西方列强一起瓜分北华、划分中国,重新恢复我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道路肯定是漫长而艰巨的,希望也是渺茫的。”
“是啊,但却是我们日本的唯一机会。如果北华打输了世界大战,我们就能彻底翻身,如果北华打赢了世界大战,我们就彻底万劫不复了。辻政君,帝国向北华媾和后,很多人都自杀或作出激进不明智的事情,那是愚蠢的行为,隐忍是一种可贵的品格,真正的勇士是能屈能伸的,可以为了国家而忍辱负重。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辻政君,这是我最后对你说的话,请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是日本唯一的出路。”
辻政信看着头顶上暗无天日的针叶林:“石原君,你的预测是正确的,中国人果然打世界大战了。可是,你还是低估了张学良的狠毒,北华如今把日本搜刮得一贫如洗,日本想要东山再起,实在太难了!并且,按照战争的走势,中国和德国联合消灭苏联已经是指日可待,中国会得到西伯利亚,会得到大片的土地和巨额的财富,国力会翻倍暴增。中国越来越强盛,日本则越来越弱小,日本想要摆脱中国的控制,就像孙悟空要翻出如来佛的掌心...”他轻轻地叹息一声。
“大队长阁下!发现敌人踪迹了!”几个侦察的士兵急匆匆奔来,其中两人的手里牵着两头壮硕的狼青犬。在地形复杂、地域辽阔的地方,对付神出鬼没的游击队,狼狗是最佳的追寻武器。
“哟西!立刻出击!”辻政信从石头上站起身,对休息中的士兵们猛一挥手。
尽管这些日本士兵都已经不再“为天皇和帝国而战”,但过硬的军事训练让他们仍然保持着森严的军纪和良好的战斗素质。在大队长下令后,休息中的三百多名士兵立刻整装出击。
辻政信此时是日本陆军第4旅团第7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军衔少佐。对于九年前就从日本陆军大学里毕业的他来说,这个职务明显偏低,但也是正常的。北华军目前在苏联境内已经占领了非常辽阔的土地,为了维护面积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占领区的治安,北华军让几十万日军充当雇佣军,而日军在跟北华的战争失败后被大规模裁军,保留下来的都是“精英”,很多已经爬到不低位置的旧日本军人都降了军衔军务才得以继续保留在规模被大大缩小的军队里,辻政信也一样。他不想脱离军队、放弃理想,所以把原先的中佐军衔降低到了大尉,担任中队长。来到苏联境内作战后,辻政信手段残暴、杀人如麻,因此“战功赫赫”,被提升为少佐大队长。眼下,他正带着他的大队在鄂木斯克周边地区执行追剿苏军游击队的任务。鄂木斯克主战场上,北华军的九十万大军把全城包围的水泄不通,和守城的一百七十万苏联军民展开激烈鏖战,而在主战场周边的广大郊区野地,苏军的散兵游勇、小股部队、游击队、形形色色的抵抗分子非常多,所以北华军调来大批日军协同作战,扫荡苏军游击队。实际上,日军一个大队约有1000人,但因为苏军游击队非常分散,东打一枪西打一枪,打完就化整为零、逃之夭夭,日军以大队为单位去追击那些零零散散的游击队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此辻政信把他的大队分散为几个中队,分头独立追击苏军游击队,他自己带着第一大队。
三天前,一支人数达到五百以上的苏军大规模游击队袭击了北华军的一段后方运输线,炸毁了大批物资,这股游击队随即被正在附近的辻政信的部队给咬住,辻政信和他的士兵们立刻穷追不舍地展开追击,三天三夜下来追击了一百多公里,远远地脱离了鄂木斯克,进入鄂木斯克北部的原始森林里。尽管疲惫不堪,但辻政信等日军官兵仍然没有放弃追击,因为他们消灭了这些游击队后,靠着缴获到的武器装备和游击队员的脑袋,就能换来大笔的赏钱。苏联战场上的日军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金钱而战斗,遇到敌人,等于是遇到财运,敌人越多,日军就越高兴。在辻政信的这支部队里还有五个北华军军官,其实苏联战场上的日军都这样,每个中队里有几个北华军军官,每个大队、每个联队、每个旅团都有,这些北华军官名为“顾问”,实际上就是监军,同时他们在战斗里负责记录日军的杀敌战绩,从而给日军论功行赏。
“杀给给...”在日语的嚎叫和口号声中,追击的日军用狼狗一路上死死地尾随着撤退的苏军游击队。
这支苏军游击队有组织、有纪律,并显示出良好的军事素质,为了掩护主力,有几十人主动留下来,依托着森林沼泽里的地形,阻击如蛆附骨般追击而来的日军。日军的武器装备其实跟苏军游击队差不多,人手一支三八式步枪,子弹足够,额外只有几具掷弹筒、两三挺轻机枪,以及一两门迫击炮,重火力很差,但日军不改本色、异常顽悍,射击精度非常高,并且勇于跟苏军拼刺刀。尽管为钱而战,但日军仍然犹如为天皇而战一样发挥着亡命徒精神,毕竟北华军给这些日本雇佣军开出的赏金是很高的。每个日军士兵每月的军饷是18法币(其中的3法币要交给日本政府作为赋税),这是底薪,额外杀死一个苏军游击队员或一个苏联抵抗分子可以获得3法币的赏钱,缴获的苏军武器也有不同档次等级的赏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田中君,你带着十名士兵和一门迫击炮从敌人的右侧方绕过去,作为佯攻!铃木君,你等田中君他们出发十分钟后,带着三十名士兵和两挺轻机枪从敌人的左侧方绕过去!等敌人的注意力被田中君他们吸引的时候,作为主攻发动进攻,配合中队彻底消灭他们!”辻政信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
“哈依!”两个小队长一起点头领命。
日军的后方,那几个监军的北华军军官犹如局外人般蹲在一棵树下抽着烟,同时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一幕。日本人为中国人卖命去进攻苏联人,这种画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拥有一种精神上的快意的。就好像一个人艰难地驯服了一条狼,此时看着这条狼卖力地为自己撕咬猎物,当然令人惬意了。几十年前,日本人和俄国人打仗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争夺对中国的奴役权力而打,而此时,日本人跟俄国人打仗则是以中国军队鹰犬炮灰的身份帮助中国军队灭亡苏俄。时过境迁,不得不令人感慨。
“去死吧!俄国人!”从苏军游击队后方绕过去的日军恶狠狠地炮击扫射,随即扑上去挥舞刺刀展开白刃战。俄语和日语的叫骂声中,双方肉搏在一起,后续的日军迅速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用刺刀乱捅乱戳,被围攻的苏军游击队员发出凄厉的惨叫声,继而淹没在血泊里。日军一边凶狠地杀死这些游击队员,一边互相还争抢着:
“八嘎!这个俄国人是我杀死的!”
“这支冲锋枪是我的!不许跟我抢!”
结束战斗的日军浑身血污、气喘吁吁地跑到那几个监军的北华军军官面前,让他们登记战果。“不错!干得好!又消灭了三十七个苏联人,继续加油吧!”为首的一个中尉点点头,一边记录战果一边勉励了几句。
血泊尸骸里,一个奄奄一息、血如泉涌的苏军游击队员还没有死,他对走过来的辻政信艰难地说道:“日本士兵们,中国人是我们的共同敌人...我们应该团结起来...”
辻政信冷淡地看着他,用俄语回答道:“即便如此,你们俄国人也绝不是我们日本人的朋友。”说着,对这个游击队员的脑袋补了一枪。中日是世仇,中俄是世仇,日俄还是世仇。
“继续前进!”辻政信把手枪插回枪套里。
为了钱,日军绝不会轻易放弃对苏军游击队的追击,以斩草除根的劲头进行穷追猛打。这伙苏军游击队约有五百多人,一路上已经陆续被消灭了一百多,但辻政信和他的士兵们远没有满足,因此继续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