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北华军总司令部开始对北华三军的兵力进行全面调动,以适应世界“新局势”。根据张学良的命令,北华军废除“省保安司令”的职务,陆军最高编制为军。全面调动后(具体调整见第312节最后部分),北华军4个师驻守朝鲜,1个师驻守琉球,11个师驻守日本,22个师驻守北华本土。北华陆海军共有110个师,多出的72个师则没有明确地方进行驻扎。北华军一个师三万兵力,这超过200万人的军队,其用途显然是意味深长。张学良也知道自己有些穷兵黩武了,如果以北华此时1.75亿人口的基数和“民军百一原则”进行计算的话,北华军保持175万的规模是最合理,最不会给民众造成负担的,但实际上,北华军现在的正规军就达到了400万(陆军330万,海军50万,空军20万),并且还有200万预备役部队,确实给民众增加了不小的负担。但这也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北华军的职责不仅仅是保家卫国,还承担着雪洗国耻和开疆拓土的历史使命。为了表示自己的“拥军爱国”,张学良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已经22岁的张闾珣、已经21岁的张闾玗、已经20岁的张闾琪全部送去参了军。这三个位居北华官二代前三甲的三兄弟分别参加了三个军种,张闾珣当了陆军装甲兵,张闾玗当了海军水兵,张闾琪当了空军飞行员。为此,兄弟仨的生母于凤至跟张学良大吵了一顿。
苏联,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内的一间办公室里,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元帅正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凝望着窗外莫斯科的夜景,他手中的烟斗在昏暗的房间里闪耀着黯淡的红光。
从五年前的基洛夫事件至今,愈演愈烈的“大清洗”让苏联元气大伤,大批党政军的高层要员纷纷落马或莫名其妙地人间蒸发,苏联红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度停滞不前,工业发展陷入瘫痪,农业产量大幅度滑坡,一些边陲地区都已经饥荒蔓延了。整个苏联政府和整个布尔什维克党内人人自危,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恐怖的阴云暗无天日地笼罩着苏联大地,位于漩涡核心的首都莫斯科的政治气氛已经紧张得快要令人窒息了。之所以停止这场“大清洗”,是因为斯大林也意识到这种过度的政治运动已经严重地损害了苏联的国力和根基,已经达到高层和民众的承受极限,再继续下去,苏联极可能自身就不攻自破,更别说那些境外敌对势力了。是的,敌对势力。斯大林目光炯炯,他用力抽着烟斗,思绪同时在剧烈地翻腾旋转着。
作为一个拥有铁腕手段的独裁强者,斯大林的政治嗅觉是非常敏锐的。“布尔什维克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可不是一句空话。西方、东方,是苏联一头一尾的两大威胁。西方世界里,德国和英法美的矛盾很深,但这双方对苏联的态度却是相同的,都视苏联为洪水猛兽,都恨不得将苏联除之而后快;至于东方...斯大林眉头一拧,他也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苏联从建国初开始就把日本视为东方唯一的祸患强敌,在俄罗斯帝国时期,日本就同俄国打过恶仗,日俄战争爆发于中国领土之上,抢夺的也是中国领土,中国完全就是日俄两大国争夺的鱼肉。日本小而强悍,中国大而羸弱。但斯大林没想到,那个叫张学良的年轻人、中国北洋政府最后的继承者,居然把他手里的“半个中国”在区区十年内就发展壮大到今天这个地步。眼下,张学良的北华已经打垮了日本,把日本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同时,北华也把日本对苏联在东方的威胁给取而代之了。是的,时至今日,苏联在东方面临的威胁已不再来自日本,而是来自张学良的北华。
国际局势似乎正在日益宁静,各大国互相签署着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根本不相信那些完全寄托在纸面上的和平,他本身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并且他很清楚政治和外交的本质。让斯大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德国既跟英法美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也同时跟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难道德国是真心想要和平了?但斯大林打心眼里不相信那个靠着歇斯底里的演讲而爬上德国元首宝座的奥地利人。很显然,德国在跟其中一方说谎。德国要么是在跟苏联说谎,准备稳住英法后进攻进攻,要么是在跟英法说谎,准备稳住苏联后进行英法。希特勒的真实打算究竟是哪个?从地理位置上看,德国和苏联并不接壤,德苏两国之间隔着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这三个国家,但根据情报,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两国境内最近有很多德国的军事顾问和打着各种可疑旗号的德国人在活动,德国人究竟想干什么?难道德国人是为了解决波兰?如果德国解决了波兰,那苏联和德国就彻底接壤了。即便不是那样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本来就是德国阵营里的国家。德国对苏联的威胁是显而易见存在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东方,斯大林感到了隐隐不安。德国对苏联造成威胁,北华也对苏联造成了威胁,但德国和北华偏偏是军事结盟关系。并且,北华在取得对日本作战的胜利后,不但没有裁军,反而声称“为确保东亚大局维持稳定”而把北华陆军扩建到了100个师。这实在是太可疑了!跟日本交战的时候,北华军不扩军,在打赢了后反而扩军,这简直就是自相矛盾。显而易见,北华和德国一定在酝酿着什么庞大的军事行动。德国和苏联不接壤,而北华则彻彻底底与苏联接壤。难道辽德同盟真的是为了对付苏联?这不得不让斯大林感到隐隐不安。其实说到底,苏联和西方列强又何尝不是各怀鬼胎?苏联拼命希望德国同英法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打得两败俱伤,而英法也日益盼望德国祸水流向苏联;在东方,苏联希望辽日双方互相交战牵制,两国最好永远地陷入战争泥潭。但现实的发展肯定不可能百分百地如意称心,甚至会与希望大相径庭。
苏联的国家安全形势确实已经越来越不容乐观了。苏联绝不能在懵然不知中坐以待毙,必要之时,要先发制人地采取果断措施!根据《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承认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如果苏联能控制这两个地方,那么苏德之间就多了一片缓冲区,也就相当于让苏联多了一把保险锁。特别是芬兰,这个北欧小国素来同苏联关系冷淡,却在德国和英国之间左右逢源,得到这两大阵营的鼎力支持,不管芬兰是倒向德国还是倒向英国,对苏联都绝不是好事。看来,必须要早点对芬兰采取措施了!
斯大林眼中精光一闪,左手拳头轻轻地在窗沿上一敲。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响起。
“请进。”斯大林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道。
国防人民委员会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毕恭毕敬地道:“斯大林同志,远东军司令员阿巴那申克同志在三个小时前向我报告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我现在向您汇报。”
斯大林点点头:“说吧。”
伏罗希洛夫轻声道:“北华军的新疆保安司令张培元希望能投靠我们。”
斯大林拧紧眉毛:“张培元?”他隐隐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在沉吟了一下后,他想起来了,“就是当初跟盛世才争夺新疆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