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简直是信口开河!”
“我只是在履行职责。”
两人发生激烈争执。但实际上,激烈二字只能来形容杨宇霆。因为杨宇霆是激动得面红脖子粗,而萧浩然则是一板一眼、一字一顿,任凭杨宇霆吹胡子瞪眼外加手舞足蹈,他的神色都如同死水般波澜不惊,语气也是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不带任何情绪。虽然情况紧急、心头紧张,但张学良看到他们两人争执的场面还是想笑,因为他感觉杨宇霆活脱脱是在跟后世某种会自动回话的语音系统在吵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杨宇霆和萧浩然的这种非对称争执进行到了火热程度时,杨杰、蒋百里、李浴日急匆匆地赶来,这三人其实都已经睡下了,因此还带着一些睡眼惺忪的神色,但听了萧浩然的设想后,杨杰三人都大吃一惊,睡意陡然间烟消云散。
“说得对!”杨杰极度惊愕地一拍手,“我们都太松懈了!只顾沉浸在眼看唾手可得的胜利所带来的喜悦中,都被喜悦冲昏了头!却浑然不觉真正的巨大危险已经降临!”
“日军真高明!”蒋百里叹息道,“我们原以为日军囤积重兵在朝鲜半岛北部是为了牵制我们的主力,配合其辽东登陆,但实际上,日军在声东击西后面还有声东击西!故意伪装成佯攻的主攻实际上反而是真正的佯攻!而故意伪装成主攻的佯攻实际上才是真正的主攻!”
“日军是在以辽东半岛为诱饵,用他们的故意一次次增兵,来引诱我们也一次次增兵,从而把我们的主力部队都吸引到辽东腹地,最终再一网打尽!”李浴日也神色凝重地道,“萧处长说得极是!一旦日军实施这个大规模的包围战,不但我们的主力有覆灭的危险,沈阳也会同时陷入极度的危机中!日军在一边展开大规模包围的时候,也可以长途奔袭,直捣沈阳!”
“真正的战争,原来现在才刚刚开始!”杨杰又愤怒又懊恼不已。
“可是,这个构想也仅仅只是我们的猜想!并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呀!”杨宇霆争辩道。
“但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日军既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在营口登陆简直是易如反掌,而朝鲜半岛北部的日军跨过鸭绿江也是轻而易举,因为第五军已经抽调走了!现在只有军力薄弱的第四军在守卫鸭绿江!”蒋百里忧心忡忡地道,“少帅,我们必须要立刻当机立断了!”
“怎么当机立断?”杨宇霆反唇相讥,“把辽东半岛的部队都撤回来?让日军占领辽东半岛?是啊,这样的话,我们的部队确实够安全了!保存实力是我们打这场战争的目的吗?”
“未雨绸缪,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加强对营口和鸭绿江防线!”杨杰坚定地道。
“辽东前线的部队一旦大规模抽调,日军就立刻会缓过气来!”杨宇霆仍然坚持道,“辽东半岛的失地难道就不要收复了吗?日军会实施这个华而不实的大包围圈也只是猜测而已!我们如果因此而抽调辽东前线的部队,岂不是庸人自扰?”
“但我们不能冒这个险!三十万主力被消灭,那我们就输定了!”
“日军有这么大的能力消灭掉我们三十万主力?你未免太高估日军了!”
“日军在辽东半岛被我们压着打也极可能是为了麻痹我们而故意做出的假象罢了!”
“少帅,我觉得我们一方面不能轻易大规模地调动辽东前线的部队,但一方面也要刻不容缓地加强对营口和鸭绿江防线的军力!”蒋百里对张学良提议道。
张学良思索来思索去,也觉得只能采取这个折中的办法。毕竟,辽东前线确实是东北军胜利在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一个并没有可靠证据证明的猜想而贸然地抽调前线部队,也是十分优柔寡断的举措,甚至会影响辽东前线的战况。如果日军根本就没有这个作战计划,东北军却因为自己的胡思乱想而让即将到手的胜利插翅而飞,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了。另外,张学良的原意是在日军即将全面撤退的情况下再接再厉、穷追猛打,给日军造成更大的重创。在这样的情况下,抽调辽东前线部队,使得日军平平安安撤离,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营口的部队有多少?”张学良问道。
“只有海军的一个海防混成营,一千余人。”杨宇霆回答道。
“目前可以增援营口的是哪支部队?”
“天津的王树常第6军有两个师、两个炮兵团,但上次我们出兵福建后,为了弥补胶东半岛的兵力不足,第6军已经抽调一个师去胶东半岛了,如果再抽调,那天津就没部队了;热河的孙殿英第7军有一个师、三个骑兵旅,但那个师已经在辽东前线,而骑兵部队又不善于守城;察哈尔省的李杜第12军有三个师,但两个师已经在辽东前线,如果再抽调,那察哈尔省就没部队了;绥远省的傅作义第15军有三个师,两个师已经在辽东前线,还有一个师仍然在绥远。山西和陕西的部队太远。我看,就调动傅作义的那个师吧!傅作义的部队原属于晋绥军,晋绥军打运动战和进攻战差强人意,但打防御战倒是不错。至于绥远省的防务,可以从热河抽调一个骑兵旅暂时去填补一下。”杨宇霆记忆力惊人,看过的资料文卷基本是过目不忘,因此张学良问其东北军哪支部队现在哪里,杨宇霆都是对答如流。
张学良听得出来,杨宇霆要抽调傅作义的部队去营口,其实也是在搞阴谋。张学良原本实质掌控着黑吉辽三省,铲除汤玉麟后,热河省便被张学良实质控制,察哈尔省原本是晋绥军的地盘,张学良把察哈尔省交给石友三然后再铲除石友三,自然一石二鸟、顺理成章地彻底吞了察哈尔省,而现在,绥远省也成了杨宇霆铲除异己的新目标。绥远省基本上被傅作义控制,傅作义的部队原有三个师,已有两个调到了辽东前线,杨宇霆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晋绥军打防御战不错”而把傅作义剩下的那个师也调到前线,目的自然是为了把傅作义的部队都打光,然后借着补充的机会给傅作义的部队塞满东北嫡系官兵,这样,即便傅作义带着部队回到绥远省,他的部队也不听他的话了,绥远也不再是傅作义的地盘了。实际上,傅作义并没有割据绥远的野心,但杨宇霆本着“宁枉勿纵”的原则,自然毫不客气地想要消除傅作义成为第二个汤玉麟或第二个石友三的机会。客观上讲,杨宇霆干这些鬼蜮伎俩确实是八面玲珑、滴水不漏,他做事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让奉系势力不断扩张,并且是实质性的扩张,同时不择手段地铲除奉系内部的任何不稳定因素。这也是张学良倚重和高度信赖他的原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嗯,那就这么办吧!”张学良心领神会。
“少帅,一个师的力量还是太单薄了。”杨杰提议道,“王树常在天津的部队还有两个炮兵团,日军不会对天津发动进攻,那两个炮兵团也都调到营口吧!”
“好。”张学良从善如流,然后问道,“鸭绿江防线呢?”
“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调部队!”杨宇霆是铁了心打算不从辽东前线抽调一兵一卒,“吉林省有两个军、黑龙江省有两个军,即便抽调一半到鸭绿江前线,加上第四军,也有六个师、十万兵力了。日本人真的从鸭绿江那里打过来,这十万部队再饭桶,哪怕挡不住,好歹也能撑一段时间吧?日军这个作战计划若是真的存在,只要赢得时间,我们就能及时应付过来。”
“那好吧!就这样吧!”张学良觉得这样的安排应该是面面俱到了。
“但愿我们的亡羊补牢只是杞人忧天,虚惊一场。”杨杰最后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但短短的两天后,事实就证明了这并非杞人忧天或虚惊一场,而是日军蓄谋已久且精心策划的战略计划。11月25日这天,东北战事陡然间峰回路转,发生了急剧而巨大的变化。鸭绿江的江面上飞机如云、炸弹如雨,漫山遍野的日军雪崩般地越过了江面;而营口海域的海面上也同时艨艟如林、炮火连天,乘坐在舰队内的日军在此展开了排山倒海的两栖登陆战。佯装开赴朝鲜西北部安州以迷惑东北军的日军第2师团、第5师团、第6师团连夜返回义州,三个师团被组编为满洲派遣军第3军,在司令官菱刈隆大将的指挥下跨过鸭绿江,猛攻安东;而乘坐军舰撤离辽东半岛的日军第3师团和第7师团则被组编为满洲派遣军第4军,在司令官古庄干郎中将的指挥下,直接乘坐着军舰开入渤海湾北部,并在营口展开了大规模的登陆。
对于东北军来说,真正的战争此时才真正地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