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值得肯定,张学良还算是一个很合格的军政领导人。这场第二次东北战事爆发后,他就一直都住在东北军总司令部内,晚上睡觉也在办公室里临时搭起来的钢丝床上,以便于随时可以处理公务和接受部下的紧急报告。当然了,谷瑞玉这个“随军夫人”兼“贴身秘书”也在他身边“协助工作和照顾生活”。不过,谷瑞玉最近让张学良很头疼,因为她向张学良提出了一个信口开河的要求,希望她和她的同学们能够上前线劳军,主要是给部队慰问表演。张学良想起来,自己这个二老婆还是东北大学戏剧学院的学生,他感到谷瑞玉的要求很荒唐。11月23日这天晚上,当谷瑞玉在“协助”张学良批阅公文时又软磨硬泡地要去前线劳军。张学良不胜其烦,无奈地道:“你想去哪里?”
谷瑞玉踌躇满志地道:“我想去旅顺!”
“疯了吧你?旅顺现在完全在日本陆海军的包围里,你怎么去?就是乘飞机去,也非常容易被日军的飞机打下来!这是战争啊!你知不知道旅顺都打成什么样子了?尸山血海!”
“对啊!就是因为旅顺打得最惨,所以我才想去那里。旅顺的将士们多了不起!你这个少帅既然不去慰问他们,那我这个少帅夫人就去慰问,这不是很好吗?这能也证明你爱兵如子啊!”谷瑞玉振振有词。
“你电影看多了?真以为战场像电影上那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什么是战场?死人!无穷无尽的死人!堆积如山的死人!你真的跑过去,也是哭哭啼啼尿裤子,我可丢不起这人。”张学良对谷瑞玉的提议嗤之以鼻。
就在谷瑞玉准备使出她对张学良屡试不爽的“一哭二闹三撒娇”的手段时,办公室门口被风风火火地推开,杨宇霆的老脸出现在门口,脸上挂着洋溢不住的喜色。张学良不得不狼狈不堪地把“协助”他办公的谷瑞玉从自己怀里“请”起来。但张学良估计杨宇霆肯定是带来了好消息,因为他是一脸喜色并且是破门而入,如果是坏消息,那他虽然也会破门而入,但脸上肯定不是这个表情。
“少帅!日军开始撤军了!”杨宇霆顾不得张学良满脸的尴尬,喜形于色地脱口而出。
张学良先难以置信,然后大喜过望:“真的?走!去会议厅!”
总司令部会议厅在深夜仍然像白天一样忙碌,电话铃声和电报声此起彼伏响起,高级军官们围绕着沙盘和地图反复进行着推演和计算,通讯参谋们小跑着传送着各种文件、资料、报告、情报、命令,然后交给高级参谋们进行处理,重大的抉择交给杨宇霆之类的主官进行探讨和考虑,经过筛选后再交给张学良处理。张学良兴奋地看着双方标志已经犬牙交错的辽东半岛地图,大连附近海域刚刚被新标上了一个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杨宇霆激动地道:“农统局刚刚从大连发来情报,日军舰队正在从大连撤军。”
张学良喜不自禁:“撤了多少?”
“第三师团正在撤离,第七师团刚刚也从登沙河前线向大连撤退,估计第七师团马上也要撤退了。”杨宇霆喜出望外,“看来,日军正在逐步地撤离辽东战场,我们就要胜利了!”
张学良虽然高兴,但隐隐也感到疑惑:“可是,根据两天前的报告,日军第16师团不是从日本国内开到长海群岛了吗?日军在朝鲜的第2、第5、第6师团也正在向朝鲜西北部沿海港口开进。日军的这一系列行动分明是要继续增兵辽东,怎么转眼间又要撤离辽东呢?”
“少帅,这也不足为奇。日军在辽东战场上已经全面败退,日本高层肯定担心会有成建制的部队被我们全歼掉,那对日本造成的打击就非常巨大了,所以日军之前的增兵很有可能是为了掩护那些被我们重创的部队安全撤离。”杨宇霆信心勃勃。
“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太好了!”张学良略微松了一口气,“邻葛,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穷追猛打!扩大战果了!”杨宇霆豪气干云地道,“鬼子虽然死伤惨重,但我们也不能让他们这么痛痛快快地离开,一定要在他们跑了之前再狠狠地扒他们几层皮!彻底打痛这些小鬼子!看看他们下次还敢不敢再对我们东北有狼子野心!”
“说得好!确实要狠狠地打痛这些王八蛋!”张学良对杨宇霆的提议深以为然。张学良其实很遗憾,因为现在的辽东战场虽然是东北军压着日军打,但并没有全歼日军的一支部队,别说师团旅团了,连联队都没有。张学良认为,只有干掉日军的一两个主力师团,才算真正地打痛日本人,让日本人放弃卷土重来的野心。“那么,请耿光先生、百里先生、春清先生赶紧过来吧,制定一个在日军全面撤退前能竭尽全力重创日军的计划!”张学良兴奋地道(杨杰字耿光,蒋方震字百里,李浴日字春清)。
“少帅、参座。”一个不紧不慢的声音从会议室的角落传来,“我认为我们有危险。”
张学良和杨宇霆顺声望去,是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萧浩然。实际上,张学良这段时间都快把他给忘了,因为战争爆发后,萧浩然并没有踊跃地出谋划策或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很少的开口也是在开会时偶尔插一两句句话,大部分时间都盯着地图沙盘思考、沉默、发呆,困了就睡在隔壁的房间里,有时候睡着睡着会突然爬起来,拿过纸笔奋笔疾书,然后看了看,撕掉并接着睡觉,被其他参谋军官们称为“睡觉时都在思考的人”。用后世的话形容,萧浩然的存在感极弱。张学良最近忙得团团转,也就忽略了他。此时却听到他这么冷不丁地开口,而且说得是与眼前乐观战局格格不入的话,张学良确实感到很惊讶:“萧处长,你何出此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宇霆瞪了萧浩然一眼:“现在局势对我们一片大好,哪来的危险?”
萧浩然走到墙上的地图前:“少帅、参座,辽东半岛是个非常狭长的、呈锐角三角形状的半岛,而日军拥有绝对的制海权,这难道对我们来说不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机吗?”他从旁边的盒子里取过一支代表日军的红色记号笔,“辽东半岛与大陆相连接的地方,分别在半岛的最西北部、渤海最北部的营口,以及半岛的最东北部、黄海最北部的安东。”他把笔尖放在营口上,慢慢地从营口划到安东,在地图上的辽东半岛北部划出一道鲜红色的曲线,“如果日军大规模地在营口登陆,同时朝鲜半岛北部的日军在安东跨过鸭绿江,两路日军会师于辽东半岛最北部中部的岫岩(岫岩满族自治县),那么,接下来的战局会怎么样?”他目光凌厉地看着张学良和杨宇霆。
张学良感到后背上冒起一股寒气:“那辽东半岛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我们现在辽东战场的三十万军队全部都会被日军包围!”
萧浩然神色古井不波地点点头:“同时,日军还可以进攻沈阳,因为沈阳现在就一个师。在战前的时候,我判断日军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尽最大限度地消灭我军主力,二是攻占沈阳。如果日军实施这样的作战计划,那么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辽东的我军主力全军覆没再加上沈阳被日军攻占,那么日军接下来占领整个东北就都会如入无人之境。”
张学良有些不寒而栗:“日本人真的有这个庞大的计划吗?”实际上,张学良在开战后心里总有些隐隐的不对劲,因为他感觉日军的进攻方式比较拙劣,在辽东半岛一批一批地进行添油战术,完全是和东北军拼消耗,这种战术确实有些下等;另外,张学良刚才听到杨宇霆报告日军开始撤退时,也感觉胜利来得过于简单,都不大对劲,说白了:日本人怎么这么好打?但现在听了萧浩然这个令人震惊的构思,张学良猛然间感到茅塞顿开:是的,日本人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日本人真的有这个计划,那么很多不对劲的地方都可以说得通了!
杨宇霆则有些恼怒,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因为萧浩然的推断和设想把他刚才的论断全部给推翻了,他一方面感觉自己大失颜面,一方面也不甘心接受即将到手的胜利却不翼而飞,甚至眼前的胜利仅仅只是对手为了实施一个巨大圈套而给出的小小诱饵。“萧处长,你简直是危言耸听!你有什么证据?”杨宇霆愠恼地问道。
“我怎么会有证据?我又不是情报人员,会给你偷来日军的作战计划书。我是个参谋,只会根据各种蛛丝马迹进行分析和总结。”
“那你有什么蛛丝马迹?”
“有。比如,日军正在皮口镇修建陆军航空兵基地,在长海群岛修建海上运输中转站,这都说明日军是在积极地为继续扩大战争和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而进行着准备,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撤军;其次,如果日军真的是在撤军,那么,应该优先撤离登陆最早、损失最大的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师团,而不是优先撤离登陆最晚、损失最小的第三和第七师团;第三,日军第16师团已经登陆在长海群岛,表面上看,第16师团是为了继续登陆辽东半岛或掩护日军撤退而进行准备,但我认为,第16师团和第3、第7师团是在组成新的大规模突击兵团,为开辟新的战场而做准备。”
“这不可能!日军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再进行如此重大的作战计划了!”
“这有可能。日军21个师团,如果在国内放3个,那么日军有18个师团的力量可以用于对我们的战争,但目前,真正在辽东半岛作战的只有8个,并且其中的2个已经撤离了。日军过半的军力还没有用出来,因此日军完全有可能实施如此重大的作战计划。”
“辽东半岛总面积达五万多平方公里,占辽宁省的三分之一,并且辽东半岛集结了我军三十万主力,如此巨大的包围圈在军事上可能吗?这太夸张了!”
“日本人在两年前曾试图用两万关东军消灭三十万东北军并吞并面积是日本本土三倍的东北全境,这难道不夸张吗?但日本人就喜欢贪心不足蛇吞象。因为他们长了老鼠的身体,却同时长了老虎的胃口,同时还长了一颗疯子的脑袋。”
“这都是你闭门造车出来的臆想和猜测!”
“日军没有这个作战计划也是杨参座您自欺欺人的臆想和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