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摊算过卦以后,结果令赵应棠十分郁闷,他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面对老道士时也是可奈何,反倒是被其给云山雾罩的说懵了,直到秦语怜付完卦钱,赵应棠都没缓过神,只得随着她讪讪的离开了挂摊。
对于十八日之内必有麻烦事临身的这种说法,赵应棠根本没放在心上,他觉得老道士的话纯属耸人听闻,纯粹是为了获得卦钱故意说的神神秘秘,好让人能乖乖付卦钱。
人么,活的舒服些最重要,提心吊胆是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现在又有了白糖霜的生意,用不到百贯的成本赚了一千贯,试问谁有这种本事;后世的有些寻常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人知晓,很容易就能成为一项赚钱的项目,再过上数月,轻轻松松迈入富豪的行列,能在穿越后活出一番别样风采,想想都激动。
汴梁城的房舍贵的离谱,不如去城外买处宅子,潜心钻研下赚钱的门路,再买上几亩地建作坊,少不得盘下作为几处售卖东西的铺子,不过这些倒是不急于一时半刻,细狗儿这具身体也就十八九岁,比自己穿越前还要年轻个两三岁,有大把的时光区域做这件事,并将之一一实现。
更何况,穿越之后凭着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轻轻松松将把苏长修买来的书给读了一遍,还给记了下来,长此以往,还不轻轻松松成为一代文学宗师,更何况肚子里的那些后世诗词,更是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即使比不上孔孟,成为一代文豪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赵应棠正乱糟糟的想东西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收回了心思,一条街望不到尽头,长长的街道的正上方横着一根根绳子,而绳子上又挂了了形态各异的灯笼,让人仿佛置身于五颜六色的光亮海洋之中,来回穿梭的人宛如在海中游荡的鱼。
正是天真烂漫年纪的秦语怜、秋云,立刻兴奋的走入了街中,每个灯笼上都写着一个字谜,每当两个女子猜不出来时,身边赵应棠就派上了用场,结果每次在赵应棠苦思冥想上一段时间,就能把谜底猜出。
猜几个灯谜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连续猜上数十个就有些让人头疼了,秦语怜逢灯谜必猜偏又乐此不疲,赵应棠望着长长的街道,数不清灯笼悬于前方,顿时头昏脑胀起来,他只得以明日还要忙白糖霜的事为借口,央求秦语怜回家早些休息,从谏如流的秦语怜很爽快的答应了,但每当看到一个感兴趣的字谜,总会停下脚步……
花灯下的雨林更显妩媚,玉手指着头前一个花灯说道:“棠哥哥,你看那个灯笼上的字谜,只写了‘火’二字……好难猜。”
奈的赵应棠只得清咳一声:“咳、咳……怜儿不是说猜完那个灯谜就不猜了么,咱们还是去找马车回家。”
相处久了,秦语怜同赵应棠讲话时不再有之前的矜持之态,变得直言直语起来:“若是棠哥哥能猜出来,就回去……”
“这可真是最后一个了哈,这花灯就是灯,灯火,就是个‘丁’,是故那字谜是‘丁’字。”
“就知道棠哥哥能猜得出……秋云,咱们回家……”
说完这些,秦语怜拉着秋云的手加快了脚步,如蒙大赦的赵应棠心下一松,紧紧随在二人身后,还好秦语怜途中并未再停下脚步,过了一段时间,三人就找到了赶车的老徐与马车。
当赵应棠一行人回到秦家时,初八就外出贩布的秦绍和此刻竟也在家中,他早已经吩咐厨娘备好了丰盛的饭菜等在正房中,正与苏长修聊着天,当看到赵应棠与女儿回来时,他赶忙招呼二人坐下吃饭。秦绍和本就与苏长修聊了一段时间,是故他已经知道了目前白糖霜生意的情况,短短数天的时间获利千贯的消息把他深深震撼到了,酒席开始后,还时不时感叹上一番。
在秦语怜的劝说下,秦绍和决定把多年辛苦积攒下的三千贯全部用来支持赵应棠,还表示会亲自参与白糖霜的生意。对于秦绍和的加入,赵应棠大喜过望,于是将自己打算去城外买地建作坊以及在汴梁城租店铺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应棠的想法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并将各处细节之处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群策群力的效果还是不的,很多赵应棠没想到的细微之处,都被一一讨论了一番。话又说回来,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当他开口提到股份的事情时,秦绍和却说不用急于一时,还是先把糖霜生意做起来再说……
长夜漫漫,秦家宅子觥筹交之声一直持续到了是夜子时,酒席这才散去,回到住处之后,折腾了一天的赵应棠已经是疲惫不堪,连衣衫都未褪去,直接蒙头呼呼大睡起来。
充分的睡眠能驱赶走疲惫,赵应棠醒来时已经天色笼明,他惬意的伸了个懒腰,从这一刻起,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