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看起来几年之后,中国也需要把目光放在海外。抢资源,要从现在开始。不过想要去海外抢资源,那是需要强大的军力,特别是需要强大的海军。
可是现在中国的海军还没有那么强大。
“不错。”
张学文终于点头。
“打仗归打仗,打完了该发展还是要发展。日本是亚洲重要国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可以跟日本谈判。”
现在是积累资本的阶段,既然是卖不了工业品,只能是出口原材料。
借着现在世界经济开始恢复的东风,给中国积累足够的资金是必要的。不仅仅是对于原材料,日本想要在灾区重建,需要很多钢铁和水泥等等。
这些中国都可以卖给他们。
而且也只有中国可以用低价大量销售给日本。
“总理,朝鲜半岛那边如何?”
“他们已经开始讨论如何组建政府的事情。希望我们去帮忙。”
日本退出朝鲜半岛。
朝鲜独立军要正式建国。不过朝鲜半岛也有一大堆的问题。朝鲜独立军大部分都是军人出身,而且里面大部分都是在中国接受训练,甚至不少直接就是从中国的军校毕业。在政府的成立当中,深受中国影响的朝鲜也是忌讳军事政府。
而朝鲜半岛还有一大堆所谓的名门望族,也都参与进来。他们别看没什么贡献,但谁让他们有一个好的老祖宗,而且影响力比较大。
就是朝鲜独立军成立新政府,也无法完全忽视这些人。
虽然这些人在日本统治的时候,一个个摇尾乞怜,来保证自己家族的延续。
因此朝鲜新政府也在吵吵嚷嚷当中。
“现在日本还在,日本始终在威胁朝鲜半岛。所以他们和我们是绑在一起的。可是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朝鲜半岛对于中国的作用很大。
毋庸置疑。
一个屏障。
因为张学文是一定要把朝鲜半岛绑在中国的战车上。十年、二十年当中因为日本的威胁,还有这一辈大家一起打仗的交情,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下一辈,下下一辈谁也说不好。
当然下下一辈的事情张学文也管不了。因此张学文最多只能是做一些防范措施而已。
“我认为我们和朝鲜半岛想要亲密无间的合作,最好的办法是经济上的合作。朝鲜是一个小国,只有两千万人口。我们是大国,拥有五亿人口。现在的工业分类越来越精密,让朝鲜的工业成为我们中国这个大工业的一个分支。这样我们和朝鲜的经济就会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是张学文从后来美苏两国的做法当中想到的。
感情。
感情这种东西肯定是有用的。就如有些领导天生就会对于某个国家有好感,一种天然的好感。很多留美的领导人对于美国就会有一些天然的好感。而非洲不少领导毕业中国的军校,回国成为领导人之后,就会天然的对于中国有好感。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制定政策的时候,肯定会有所偏向。在相差不多条件下,他们自然而然的选择自己好感的国家。
但感情这个东西也是最不可靠的。
在关系到自己利益的时候,特别是国与国之间,感情更是最脆弱的。利益冲突的时候,感情什么都不是。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利益上的合作。
张学文要让朝鲜经济彻底融入到中国的大工业当中。让他们成为中国大工业的一个分支,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把朝鲜绑在中国这里。
至于下下一辈、下下下一辈的事情,那是他们要处理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完美的办法。
任何一个东西,经过时间之后都需要不停地改变,也就是需要与时俱进。张学文现在做的决定在目前是正确的,但十年、二十年或者是半个世纪之后就是错误的。到时候就需要后人去改变这种政策。
如果后人把张学文的话当做是天条,依旧抱着张学文制定的政策。那么这样的政府就算被推翻也是活该的。
甚至张学文本人在十年前做的决定,十年后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张学文自己就应该去改正。
“恩。”
禹之谟点点头。
禹之谟是做过生意的,明白张学文的意思。让中国和朝鲜经济无缝对接,或者说朝鲜的工业就依托在中国工业大动脉上。
让朝鲜经济只能是依托中国生存,离开中国他们经济就会受到巨大打击,甚至是崩溃。
这样大家就有一致的利益,谁也离不开谁。当然主要是朝鲜经济离不开中国,这样才是最保险。
“因此总理,你们下去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让我们的大工业和朝鲜经济进行无缝对接。朝鲜是小国,并不需要和我们一样发展如此大规模的工业。只要涉足一两个工业产业,就足够他们两千万人过好生活的。”
朝鲜现在根本就没有政府,就算他们新政府出现,如何发展经济他们肯定要征求中国的意见。
“好。”
经济如何无缝对接,这就不是张学文考虑的问题。因为张学文只能是说出大概的方向,具体的事情是禹之谟他们应该讨论决定的。
“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关于国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