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六年八月,朝廷突然要对于朝廷部门进行裁汰。
第一批被选上的就是太常寺、尚宝寺、苑马寺。内阁、吏部、兵部、都察院经过讨论之后,拿出了裁汰的计划。朱厚熜看完之后,批准了这份报告。
轰动全国。
因为这是大明朝成立以来,第一次如此规模的进行朝廷部门的调整。或者说不是调整,是要彻底废除这些部门。这几个被裁汰的部门并不是大明朝成立的,而是前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历史比大明朝还要久远。
但这一次却要被裁汰。
虽然也有反对声音,但已经是无法阻止。
“思献兄,恭喜你了。”
“是皇上圣恩。”
裁汰朝廷部门。
是大事情。内阁、吏部,这段时间都很忙。内阁除了这个事情,还在讨论地方总督和地方巡抚的常规化方案。一旦制定了这个方案,以后地方总督和地方巡抚,就会慢慢的成为地方职务。
而就在忙碌的时候,费宏和王瓒说话。
费宏先是恭喜王瓒。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朱厚熜以王瓒在罢天下镇守太监当中立下功劳为由,赏王瓒为太子太傅、三孤少傅。且让吏部左侍郎王时中,负责裁汰朝廷部门的事情。
这是朱厚熜前几个月冷落了王瓒之后,再次对于王瓒表现出了善意。
甚至王时中也是如此。
前几个月受到了打压,仕途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但这一次却被朱厚熜委以重任。负责裁汰部门,的确是得罪人的工作。但同样这个工作,权力是非常大的。那些裁汰部门的官员怎么安置,王时中有很大的发言权。朝野上下一瞬间都知道,皇帝对于王瓒他们的宠信没有结束。
“思献兄,等完成了此事,你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就更上一层楼了。在内阁最受皇上信任的,还是思献兄。”
“费阁老,你是内阁首辅。若此事能够圆满成功,那都是在费阁老的指挥之下,费阁老当为头功。”
“思献兄,你这话就错了。我们都是为皇上办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皇上英明。”
两个人互相吹捧。
费宏的确是魄力不足,但也知道什么事情对于朝廷更好。
裁汰一些无用的部门,是一个非常好的节流之举。对于朝廷财政有巨大的好处。
可是如果让费宏亲自出马,去做那些改革,费宏是没有魄力的。因为这种事情风险太大,很容易受到阻碍。这种风险很大,需要费宏冲锋陷阵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但费宏明白,自己是内阁首辅,在这个阶段任何成功的改革,最后都有自己一份政绩。
因此费宏自己不敢推动改革,却是愿意怂恿其他人推动改革。
“思献兄,等完成了裁汰朝廷部门的事情之后,你可有其他想法?”
“不知费阁老的意思是?”
王瓒知道自己暂时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但和之前还是不能相比。之前王瓒在朝中,那可真是无往不利,打的蒋冕一方是节节败退。其他的朝廷重臣,当时都避开王瓒的声势。那个时候的王瓒目标是,先解决了蒋冕,然后解决眼前的费宏,成为内阁首辅。
可惜现在看来,基本上没有可能了。
蒋冕一方,从杨廷和开始在朝中经营,到现在快二十年时间。虽然中间受到了不少波动,但很显然基础非常稳固。杨廷和致仕之后,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平时也不是非常牢固的派系。但真要是碰到一些棘手问题,碰到生死关头的时候,他们还是会联合起来抵御风险。没有皇帝的支持,王瓒的实力还是比不上蒋冕的。
连蒋冕都干不过,眼前的内阁首辅更是没有指望了。
现在只能说是重获皇帝信任。
但这可是用很大的代价完成的。裁汰三个朝廷部门,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官员的利益。那些人现在干不过王瓒,因此只能是忍气吞声。但以后谁知道他们会怎么报复?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阻人仕途,比断人财路更严重。多少人因为这一次的变化,会影响他们的仕途。如果这些人当中谁以后要是发达了,必然不会忘记这一次的事情。
但没有办法。
王瓒只能是这么做。当时的王瓒需要稳住阵脚,要不然自己的位置都岌岌可危,哪里能够想太多。
因此王瓒对于费宏是非常忌惮。
虽然只是简单的交手,但王瓒就知道自己是被费宏套路了。但自己明明知道是套路,明明知道是费宏设下的陷阱,但只能是跟着走。可是就这么简单的套路,王瓒就明白,在政治手腕上自己根本不是人家费宏的对手。
现在费宏突然问自己还有什么其他想法,王瓒不得不警惕。
“思献兄,等裁汰了朝廷部门之后,你可知道皇上下一步的想法?”
“那个太遥远。”
“一点都不远。裁汰朝廷部门,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皇上下一步要整理的是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
王瓒忍不住惊呼。
很快明白自己失态了。
但王瓒是真的非常惊讶。皇帝裁汰朝廷部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情。甚至有不少读书人“呼天喊地”,认为皇帝在更改祖制。各种劝谏皇帝的奏折是如雪片一样的来到皇帝跟前。
祖制不可改。
大明朝的读书人有时候看起来很是保守。
这个也和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有关系。朱元璋制定“皇明祖训”之后,让后世的皇帝,天天学习“皇明祖训”,就是让后世的皇帝不要更改祖制。其实朱元璋也是好心。
朱元璋自己就是开国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代雄君。
在朱元璋看来,他要敦促后代,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跟前面的朝代一样,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写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代皇帝天天读、年年读。一定要按照“皇明祖训”的要求行事,那么就不会出现昏君,大明朝就不会没落。
可惜后世皇帝再怎么读“皇明祖训”,大明朝该没落还是没落,皇帝该是昏庸,还是昏庸。
可是相反读书人天天读“皇明祖训”,牢牢记住了“皇明祖训”。然后用这个,天天劝谏皇帝,做一个好皇帝。只要违反“皇明祖训”,就会批评皇帝。同时也成为了维护祖制的强大力量。
裁汰朝廷几个部门都是如此,要是裁汰南京六部?
王瓒真是不敢想。
“思献兄,你觉得不可能?”
“让我想想。”
王瓒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静静地思考。
皇帝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王瓒仔细思考了皇帝的以往的作风,以及皇帝最近几年对于南京六部的态度。越想越觉得费宏说的有道理,皇帝估计是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这些年皇帝对于南京六部的空缺不闻不问,还裁掉了一些无用的机构。看起来的确是对于南京六部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