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侍郎的建议,大家怎么看?”
“皇上,万万不可。”
蒋冕再次站了出来。
闻所未闻。
蒋冕今天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王时中这个该死的,竟然要裁汰的部门不是一个两个。太常寺、尚宝寺、苑马寺,这都是小九卿所在的部门。
这些部门都存在了几百年时间。
是很重要的部门。
可是你一句话就要把他们都给裁汰。
实在是不当人子。
而太常寺卿、尚宝司卿、苑马寺卿他们一个个脸色难看,看着王时中的目光都要喷火。要不是现在场所不对,他们甚至想要上去殴打王时中。
他们作为小九卿,在朝廷的地位其实还是蛮高的。因为小九卿虽然比不上大九卿,但也有权力参加廷议、参加廷推,乃至于就是“小廷议”也能够参与。
也就是说小九卿是有资格参与国家大事情的处理,有资格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这就是实力。
对于地方正二品布政使来说,他们有机会能够成为小九卿,对于他们都是升官。可是一旦废除了太常寺、尚宝寺、苑马寺,到时候这些小九卿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因为小九卿的品级都不是很高。
高的像太常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也不过是正三品官员。但品级比较低的,像是国子监祭酒是从四品,尚宝司卿更是只有正五品。
他们现在是因为小九卿的位置,所以作为小九卿,很有地位。
但一旦失去了小九卿的位置,那么以他们的品级,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参与国家大事。尚宝司卿一个正五品,没有了尚宝司卿这个位置,就是一个普通的正五品官员。在京城,正五品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你要是没有尚宝司卿的职位,你算得了什么。
因此他们是真的非常不满意王时中。
大家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你当你的吏部左侍郎,包括以后你当吏部尚书还是内阁阁臣,都是你的本事,跟他们没有关系。可是你突然之间要废了这些部门,阻挡他们的前进步伐,这就犹如杀人父母。
大家又没有仇怨,你岂能做出这种事情。
“下官想问问蒋阁老。尚宝寺目前的情况你可知晓?每次要使用印章,尚宝寺都要先申请。现在朝廷哪一个部门不是高尚宝寺好几个级别,他们哪里敢管理各部门印鉴。下官不明白,目前尚宝寺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有的作用,继续留下来有何用处?裁汰尚宝寺,可以为朝廷省下大笔的俸禄开支,省下尚宝寺每年的经费,何乐而不为。还有苑马寺,这些年可曾真正监察过马政?蒋阁老在内阁已经十年时间,我想蒋阁老比我们更清楚这些才对。蒋阁老如此维护这些部门,难道看不到朝廷俸禄支出在急速增加?”
救命稻草。
王瓒、王宪,包括王时中都是把这一次的事情,当成了救命稻草。
一定要推行这个事情。
让皇帝看到他们的努力,看到他们的忠心。只有重新得到皇帝的信任,皇帝的宠信,他们在朝中才能够重新恢复之前的威风。如果让皇帝对他们彻底失去信心,那么他们就算是占据了一些重要位置,在朝廷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所以王时中直接硬怼蒋冕。
没有退路。
“皇上,臣认为王侍郎所说,虽然看似稍显激进,但仔细考虑颇有道理。”
在蒋冕出来反驳王时中之前,王瓒走了出来。
王瓒是此次事件的总指挥。
当然不会让王时中一个人孤军奋战。特别是面对蒋冕这个内阁次辅,还是需要王瓒这个内阁阁臣出马。
道:“很多部门在开国之时,很有必要,很是重要。但是过了一百五十年,现在的大明朝和开国之时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少部门情况也出现了大变化,岂能以开国之时的情况来分析目前的情况。到了现在某些部门事情越来越少,但官员和属官越来越多,整个部门越来越臃肿不堪。此等部门臣实在是不明白,有任何留下的必要。蒋阁老,可以解释一下,留下这些部门对于朝廷、对于万民有何用处?臣赞成王侍郎的想法,太常寺、尚宝寺可并入礼部,苑马寺可以废除,或者并入兵部。”
朱厚熜看到王瓒站出来,嘴角露出微微笑容。
刺激还是有用的。
看看朱厚熜打压了王瓒之后,王瓒为了重新获得自己的信任,开始如此主动的提出朱厚熜想要的建议。裁汰一些部门,朱厚熜想过,但并没有提出来。
因为皇帝提出来,如果被下面的臣子怼上来,到时候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都说皇帝是天之子,从汉朝开始一直在神话皇帝。
糊弄糊弄平民百姓没有问题。
但糊弄朝臣是根本不可能的。皇帝也是凡夫俗子,朝堂其实就是皇帝和各个臣子之间的博弈。如果皇帝的提议被臣子否了,直接影响皇帝的威望。所以皇帝做什么事情千万要小心。
皇帝要当裁判,千万不能当运动员。
只有让大臣当运动员,然后皇帝当裁判,才能够稳定朝局。任何皇帝亲自下场当运动员的,都不是合格的皇帝。最典型的就是崇祯皇帝。
亲自下场和大臣“打仗”,结果是体面尽失,且到最后几乎是众叛亲离。因为作为皇帝,丢失了最重要的优势。所以朱厚熜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并没有亲自提出来。
朱厚熜其实在等。
等一批改革大臣上来,让他们去处理。没想到还没等朱厚熜提拔那些改革大臣,王瓒他们就先提了出来。朱厚熜很是意外,但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王瓒总算是开窍了。
王瓒一开口,王宪也站了出来。
王宪直接道:“马政一直是朝廷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这些年马政出现很多问题,都是兵部和都察院处理,从来没有看过苑马寺的存在。马政之一大弊政,就是本该监察马政的苑马寺没有任何作用。臣认为取消苑马寺没有任何问题。苑马寺可以并入兵部,由兵部、都察院直接监察马政,更为便利。汪尚书、李都御史,你们觉得呢?”
王宪说完之后,直接问了汪鋐和李承勋两个人。
汪鋐本来没想参与进来。
可是王宪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字,汪鋐也没有什么可退缩的。因此站出来道:“马政问题非常复杂,马政弊端也不是一个两个。不过臣认为王阁老的话,也不无道理。马政弊端之一,是监察不到位。这里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都察院、兵部、太仆寺、太常寺,都有这方面的权力。但太分散,反而影响监察马政。且这些年下来,苑马寺的确是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当然这也不全是苑马寺的责任,因为苑马寺上有都察院、兵部,下有太仆寺也不受苑马寺监管,苑马寺也无可奈何。再说随着这些年马市的红火,给朝廷带来的大量的马匹。朝廷缺马的情况大为缓解,马政的重要性也大大下降。这种情况苑马寺的确是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
汪鋐没有直接表达观点。
但意思是很明确的。
苑马寺的存在,的确不是一个必要的事情。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苑马寺的存在的确是没有必要。太仆寺直接管理马政,兵部管理太仆寺,同时监管马政。还有都察院随时可以派遣巡按御史监察马政,已经是非常完善的监管。朝廷应该加强的是,都察院和兵部对于马政的监管力度,而不是寄希望于苑马寺。”
李承勋开口,也是认为苑马寺的存在没有必要。
李承勋早年是受到陈金大力提拔,也就是蒋冕的岳父。后来是杨廷和非常器重。可是现在的李承勋已经不是地方官员,是堂堂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并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可以堂堂正正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蒋冕听到汪鋐和李承勋发表意见,立马是紧皱眉头。而且很多都是朝廷重量级官员。连蒋冕认为应该支持自己的李承勋都认为苑马寺应该裁汰。这种情况完全脱离了蒋冕的预料。
其实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
朝廷第一次有变化的时候,很多人会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