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是在更改祖制。
人都是懒惰的,都习惯安稳的生活,都不希望改变。这些朝廷官员也是如此。
可是当改变多了之后,大家就有些见怪不怪。朱厚熜登基到现在是第七个年头,从杨廷和新政开始,后面成立市舶总司、土地司、税务总司,提高都察院、鸿胪寺的地位,哪一个不是变化。认真说起来朱厚熜登基之后,改了一大堆的祖制。
朝臣开始有些不习惯,但经过这些年的适应,大家都习惯了。甚至有些觉得是理所当然。
所以裁汰部门,并没有引起想象当中的反弹。
除了蒋冕这样维护朝廷礼仪和祖制的,还有就是关系到利益问题的臣子之外,其他朝廷大臣都不反对这种改变。
“臣赞同王侍郎的建议。通政使司每天接到大量的奏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奏折。至于尚宝司、苑马寺的奏折,更是如此。这些无用的奏折,让内阁、司礼监,包括皇上的工作都增加了很多。臣认为这都是因为某些部门平时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因此导致的问题。这些部门每年花费朝廷大量经费,却无所事事,应该裁汰。”
王瓒这边是火力全开。
王时中作为吏部左侍郎打头炮,然后是王瓒、王宪出马,现在是通政使宋景开口。
都是支持王时中裁汰朝廷部门的提议。
王瓒看到自己这边声势浩大,立马道:“费阁老,你认为呢?”
直接问了费宏。
你让我们冲锋陷阵,我们已经做到了。王瓒现在要费宏拿出一个态度。你总不能什么都不做,等所有事情都有了结果之后,以内阁首辅的名义,去收割好处。
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费宏很是从容的上前。
王瓒的确是出击了,效果比想象当中好。本来这个想法是姚镆给费宏提出来的。但费宏的顾虑和朱厚熜一样,自己堂堂内阁首辅,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做,那就必须要成功。如果失败了,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搁,自己的威信会受到质疑。皇帝威信扫地,但靠着皇权还能够维持皇位。
可是内阁首辅一旦威信扫地,那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离开朝廷。
裁汰朝廷部门,不是小问题。
自己推动,如果不行呢?
皇帝反对呢?
因此费宏怂恿了王瓒,费宏要观察一下,看看自己要怎么选择。从皇帝的表情,还有朝臣的情况来看,这个事情还真的能够推动。
费宏心中就有了腹稿。
所以不急不慢的道:“王侍郎所言甚有道理。朝廷一些部门目前存在人员臃肿,然却无所事事。拿着朝廷俸禄,却无多少贡献。这些部门臣认为朝廷可以裁汰。不过蒋阁老说的也有道理,朝廷部门都存在几百年时间。朝廷设立这些部门,当然是有缘由,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作用。因此臣建议,朝廷可以裁汰部门。但不能操之过急,裁汰哪些部门,怎么裁汰部门,裁汰之后应该怎么安置官员,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然后在开始推进此事。”
听到费宏的话,王瓒忍不住大骂费宏。
你个老狐狸。
正话反话你自己都说了。
想要谁都不得罪。
可是世界上哪里有那么便宜的事情。看起来是滑不留手,谁都不得罪,但其实说白了谁都得罪。王瓒他们这些支持裁汰部门的人不满意,那些反对裁汰部门的大臣也不满意。想要两头讨好,肯定是两头都得罪。
可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费宏这一番话,肯定是取悦了皇帝。因为朱厚熜在上面听到费宏的话是露出了笑容,而且频频点头。
费宏是有些滑头。
但作为内阁首辅,还算是比较合格的。作为内阁首辅,最忌讳的就是太极端。
不激进,但也不保守。
“杨卿,你看呢?”
“臣无异议。”
杨一清年纪大了。
现在只想要在最后时刻,在北疆地区干出一番大事业,可以青史留名。对于其他事情越来越没有兴趣,只要不影响自己打击鞑靼右翼的军事行动就可以。
而且杨一清和朱厚熜呆的时间很长。
对于朱厚熜也有很多了解。
看朱厚熜的脸色,就知道朱厚熜满意这个提议。既然皇帝都同意,又有内阁首辅费宏的支持,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杨一清也不想说什么反对的话。
而且杨一清也不是一定要遵守祖制的那种官员。
“嗯。”
朱厚熜点点头。
大势所趋。
王瓒他们开了头炮,兵部尚书汪鋐、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承勋都支持,内阁首辅费宏也支持,现在杨一清也没有异议。蒋冕再怎么反对,也挡不住这个趋势。因此朱厚熜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这个事情内阁和吏部一起讨论出一个方案。”
“臣遵旨。”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费阁老跟朕提议,地方布政使不需要两个人。朕让内阁和吏部商量一下,有什么结果没有?”
瞬间很多人沉默。
不是因为赞成,或者是反对。
而是刚刚讨论了朝廷部门的裁汰问题,现在又提出了地方布政使的缩减问题。这个事情需要大家消化一下。
“皇上,内阁和吏部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吏部认为,缩减地方布政使的前提是,朝廷必须要对于地方总督、巡抚任期做一个明确规定。只有地方总督和巡抚任职常规化,他们才能够取代目前布政使司的很多工作。只有这样,才好让地方只留下一个布政使。”
吏部尚书高友玑开口。
意思简单。
目前之所以有缩减布政使名额的提议,就是因为现在地方多了总督的巡抚。总督和巡抚的存在,直接分走了布政使司大部分权力和工作。不过目前地方总督和巡抚虽然越来越常规化,但毕竟没有从朝廷政策层面固定下来。朝廷任命总督和巡抚,还是比较随意的。所以要缩减布政使名额,首先应该固定总督和巡抚职务。
“这个有道理。内阁、吏部,还有都察院、兵部也参与进来。你们制定一下,看看怎么把地方总督和巡抚常态化,如何固定他们的任职。”
“臣遵旨。”
费宏领旨。
此时税务总司总司长姚镆站出来道:“皇上,缩减地方布政使,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有些特殊的省份,应该排除在外。臣总制云贵军务的时候,推行改土归流,为了安抚当地大土司,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把右布政使以世袭职务来赏给了当地土司家族。而且还专门设立了右按察使,也同样作为世袭职务赏给了当地土司家族。臣认为朝廷应该把几个西南省份作为特殊省份,予以保留右布政使、右按察使。”
“特殊情况,当特殊处理。内阁要全盘考虑。”
“遵旨。”
“那这些事情就这么定了。大家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没有的话,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