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在秦家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秦钢,脱颖而出,成为军营里秦家人的带头人。
“钢”是秦钢到军营后给他自己改的名,亦是他投军的军心。
他不仅自己混的好,还制止了打退堂鼓要回京的几个秦家人,把这一次跟随沈姑爷的其他秦家人紧紧的绑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在军营,抱团取暖才是生存之道,这帮秦家人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他们无比需要他们的大姑奶奶,没有大姑奶奶的庇佑,他们不可能在沈将军的军营站住脚,取得一席之地更是妄想。
原起他们发现一个秘密,沈姑爷不仅是他们家的姑爷,还是别人家的姑爷。
这不是说大妇和小妾的问题,是人家闺女也是沈姑爷明媒正娶有婚书的夫人,仅仅是因为以前的特殊身份,还没有“夫人”的封号。可那位夫人也是有儿子的,“沈夫人”的封号不会远了。
如果不是来到了军营,秦家人对此一无所知。
秦家人文人的清高,在进入军营后完全没用了,什么“不屑”“不用搭理”“不必在意”……等等,通通换成了秦家人被辗压的无力感。
在一次秦家人又被董家人揍了后,秦钢等人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沈夫人是他家的大姑奶奶,大衙内是沈家的小祖宗,他们才能在沈将军的军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军营的磨练使秦家人被打击的脱胎换骨,再顾不得从小受到的“风骨”教育,给身处京城的大姑奶奶写了一封求助信。
以国公夫人的脾气,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暴跳如雷。然气归气,她并不出蠢,和秦璐商量后,派人立马去南京应天府调查此事。
传回来的讯息让她更冷静。她丈夫娶董家女事出有因,董家女不是她随意能撼动的,且她花的钱有可能大部分来自董家。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她不考虑这个,也要考虑董家人在她丈夫军营的势力,她动了董家女可能出现的后果。别闹到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那就难看了。
秦璐给她的建议是:“静观其变。”
若不是秦璐跟了她几年,她当场就想怼:“静你个头!”
没人知道她和她丈夫的相处模式,就算之前她丈夫不跟她说这件事,她也多少能猜出来是怕她伤心难过。那女子想要越过她替代她,绝不可能。
猜归猜,也不得不承认,人都是会变得。她和丈夫分开这些年,丈夫还是不是会像之前那样为她可以舍弃一切,都未可知,她拿不准。
她想带着儿子再回去陪在丈夫身边,可,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习惯了,一时半会还真舍不下。她不由得想起来丈夫,是不是也和她一样,会舍不得放下荣华富贵。
繁华迷人眼,富贵乱人心,人都一样,谁也别去指责谁。
就在她迟疑阶段,不知道哪个环节走漏了风声,沈家人也不知道谁出的面,把二爷娘接到了沈家老家。
国公夫人彻底被惹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