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也是有世家的,只不过世家都不在梁城,而在偏远的地区(梁城以外的地区)。国公夫人幼时小姐妹张海妹介绍的世家嫡子,便是望族清河于氏的公子。
清河于氏发源于京东东路的郯城,据说是春秋战国邘叔之后,后搬迁至河北东路的清河郡。
这位于氏公子的祖父是于氏嫡支嫡子,母亲是琅琊王氏女,与国公夫人小姐妹的娘同族。
小姐妹的爹从京东东路来梁城做官,把小姐妹送进秦氏族学读书,与国公夫人同桌。
小姐妹是家中老小,性格温柔,很能包容性格强势的国公夫人,二人的友谊保持至今。
小姐妹嫁的是梁城于氏子,与清河于氏有渊源但并无关系。
梁城于氏为了家族发展一直希望和清河于氏拉上关系。正好清河于氏这位公子的娘,也很希望儿子娶一位京城名门,便撺掇丈夫借儿子参加省试的机会,一家三口来京城看远房族姑(小姐妹的娘)。
好巧不巧,国公夫人发出三妹的征婚信息,小姐妹的父亲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是他家就此攀上一位节度使;二是女儿帮婆家和清河于氏拉进了关系,梁城于氏必定会更善待女儿。三,这三嘛就是小姐妹爹的私心了,想让他的孙子也娶一位秦家女。注,这秦家女一定要和节度使夫人有关系,最好是节度使夫人的妹妹。
小姐妹和国公夫人说的时候当然不会说她爹的私心,她的任务是吹嘘于公子。只要于公子和三妹妹的婚事成了,其他的事自然是水到渠成。
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三妹妹的亲事成了国公夫人咋会不感激小姐妹。
她在见过于公子之后,迫不及待的往娘家赶,恨不得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爹娘。
国公夫人的爹娘如今住在西外城,是一进的院子,这还是沾了女婿容国公的光。
秦家在听说容国公当上了节度使后,为了面子上好看,由国公夫人的大伯提议,分了一些家产给国公夫人爹娘。
不清楚秦家人在考虑这些的时候是否想过大娘子的脾气,毕竟大娘子脾气不好是从小就开始的。又或许是大娘子离开梁城七八年,使秦家人淡忘了许多事,包括大娘子的脾气。忘记了暴脾气的大娘子从小和家中人打过多少次架。
秦家的产业里有羊奶这一项。羊奶膻味太重,冬天还好点,夏天招的苍蝇蚊子能把人吃了,一般人都接受不了住家户周边有羊奶场。秦家设在西外城的奶场周围住的几乎都是秦家子孙,毕竟自家产业自己人嫌弃也挡不住开,不然这么个大家族都等喝西北风啊。
国公夫人爹娘的院子就在奶场这里,不过是在外围,离奶场远一点,膻味不那么浓,偶尔刮风天才会有一点膻味飘过来。
国公夫人坐的马车停在院门外,下车便看到有一辆骡车也停在院门外,原本就窄的院门口,一下子全挡住了。为爹娘换院子的念头再次升起,她决定等三妹的亲事说成前,一定把房子的事给解决了。
解决房子的问题不是她要掏钱买房,而是她要爹娘重新搬回猫耳朵眼秦家的老宅,且还是独立占一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