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此时虽还没有生出除去李世民之心,但却没有放弃诋毁李世民的想法。他并没有停止让尹德妃、张婕妤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
------
李世民、李元吉从洛阳得胜归来,李建成也身在长安,李渊又添了几个小皇子,他心中高兴,就想召集儿孙和嫔妃们庆祝一番。
八月中秋,李渊在宫中设宴,与儿孙、嫔妃们一起赏月。
李渊看儿孙满堂,嫔妃们一个个花枝招展,心中不免有自得之意,脸上也是喜笑颜开。
------
如今大隋已灭,李唐已获得天下,李世民不禁想起母亲窦皇后。
当年母亲的毕生心愿,就是替舅氏宇文家,报杨坚篡周立隋之仇,一心要从杨家夺回天下。
如今窦皇后的心愿已经变为现实,但她却不幸早逝,无法亲眼看到。
-----
想到母亲,李世民神情黯然,不由暗暗落泪。
坐在李世民身边的李渊,见李世民不高兴,就问他怎么回事。李世民如实回答,说想起了母亲,为母亲不能亲眼看到李家获得天下感到遗憾。
李渊听李世民说起窦氏,也心中悲戚,毕竟两人是几十年的结发夫妻,不禁拭起泪来。
-------
本来中秋赏月是高兴之事,经李世民这样提起窦皇后,瞬间变成了追思会。
李渊心中不乐,所有人都没了兴致,最后是不欢而散。
这件事也为嫔妃们诋毁李世民提供了机会。
------
在后来几日,尹德妃、张婕妤侍寝的时候,就给李渊说,“陛下整日忙于政事,好不容易有个机会高兴一下,秦王却偏偏提让陛下不愉快的事,他看到陛下和臣妾们在一起就心中不高兴,总是冷着个脸子。”
“后宫嫔妃们都害怕,将来陛下万岁之后,不被秦王所容,到时候臣妾母子说不定连性命都不保。”
------
李渊听自己的宠妃们之样说,也不禁为这些嫔妃和自己的那些小皇子的将来担心。
看到李渊有所触动,尹德妃、张婕妤便说李建成的好,说李建成仁孝,如果将这些小皇子们托付给李建成,肯定让人放心。
李渊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听,微笑着听你说,却很少表态,让说话的人不知道李渊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
接下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秦王府幕僚杜如晦从尹府门前经过,正好尹德妃的父亲尹歆从外面回来,家奴们忙着在门前迎接,杜如晦坐在马上在旁边等候。
尹歆见是那个和自己争洛阳大宅的杜如晦,心中恼恨,便想要出一口恶气。
他指着杜如晦问家奴们,“此是何人?在我府门经过竟不下马。”
------
家奴们见家主对杜如晦不满,便一哄而上,将杜如晦从马上拉下,群殴了一顿,折断杜如晦一根手指。
尹歆耍了一痛威风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闯下大祸,他怕李世民将此事告到李渊那里,便来个恶人先告状,
他让尹德妃替自己善后,尹德妃便找李渊哭诉,“秦王幕僚凌暴臣妾父亲。”
------
李渊不明直相,尹德妃走后,他将李世民喊来,责问道,“二郎的属下真是嚣张,连朕妃家都敢欺凌,对小民百姓也不知怎样?”
李世民也不和李渊争辩,对李渊道,“儿臣对此事,确实不知,待儿臣回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儿臣实在想不通,杜如一介读书人,应该知道天高地厚,哪来的胆子,无缘无故敢到皇亲国戚的府门前找事?”
李渊仔细想想,这事的漏洞太多,一个文人怎么敢到尹府闹事?
他就没再多问,此事就到这不了了之。
------
杜如晦断了一指,本来就一肚子委屈,李世民还想着为他打个抱不平。
现在看尹德妃先将他们告了,李世民虽在李渊面前没有太过激愤,心中却有些气愤难平。
回去之后,李世民也不想将事情闹大,他知道即使将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最后也是一笔糊涂账。李渊不可能将尹德妃的父亲治罪,既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又何必费尽心机去做无益之事?
李世民将杜如晦安抚了一番,最后说道,“卿应该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等不和小人一般见识,暂且将这一笔账记在心上,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说。”
杜如晦有王佐之才,心中自然能分清孰轻孰重,也没强求李世民为他讨个公道。
------
李世民见到观音婢,将杜如晦挨打的事向观音婢说了一遍。
观音婢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对李世道,“我劝世民阿兄处理低调,可大伯和尹德妃、张婕妤却变本加厉起来。”
“阿婢正好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不声不响地还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