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兰答应着出了承庆殿,到万春殿去见紫芙。
------
覃兰走后,观音婢奇怪地问杨婧,“也不知月娥妹妹在做何事?咱们这里因为我的事闹得兴师动众,她却静悄悄地没有消息。”
杨婧微笑着道,“或许月娥阿姊看大王不在家,关着门在自己的小院里睡懒觉。”
观音婢抿嘴笑道,“有婧妹说的这种可能。还是让人去告诉她一声,别到时让她埋怨,满院子的人都知道,就瞒着她自己。”
她转过来吩咐侍琴,“你去阴媵人院里,去告诉她一声,如果她闲着没事,不要憋在屋里,让她过来和大家一块说话。”
------
侍琴去了后院,一会儿一个人回来,叉手屈膝向观音婢、杨婧施了礼,笑眯眯看着两人不说话。
观音婢见侍琴表情有些古怪,问道,“侍琴,你今日怎么回事?让你去请阴媵人,你却一个人回来,站在那儿傻笑不说话。”
侍琴忍俊不禁道,“阴媵人正在房里吐酸水,她要过来,奴婢没让她过来,说不定咱们院里又有了喜事。”
观音婢一听,右手撑着卧榻就要坐起,杨婧连忙扶住她道,“阿姊好好躺着,医师交代不让你乱动。”
------
观音婢听杨婧这样说,只好乖乖听话地重新躺好,她不放心地道,“如果月娥妹妹真的有喜,就要安排人去传太医。”
杨婧征求观音婢的意见,“是否让人去禀报贵妃娘娘?”
观音婢为难道,“贵妃娘娘也有许多事情要忙,不能事事都要她去安排。”
杨婧也跟着为难,“如果不告知贵妃娘娘,让谁去传太医。”
------
按照宫中的规矩,一般的宫人有了病,根本没资格传太医署的医师,只有到宫人患坊去拿药。
如果要传太医到宫中诊病,需要皇帝,或皇后点头同意,如今没有皇后,就要由万贵妃安排。
可是,观音婢不想总是麻烦万贵妃,那么事情就不好办了。
------
现如今还有一个情况与隋朝时不同。
隋朝的时候,皇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到封地任职,不去封地的,要由皇帝特许在宫外开府。
李世民如今已是年近二十岁,本该是到了去封地任职、或是在宫外开府的年龄,但是李渊却安排李世民和他的家眷住在宫中。
-----
李世民和观音婢住在宫中有许多不便,正常情况下的王府,有成群结队的仆妇奴婢,和使唤不完的男仆家丁。
这宫中的宦者和女官们的职责,是为皇帝和后妃们服务的,就没有为秦王和秦王的家眷服务这项职能。
在承庆殿这个院里,服侍李世民和观音婢的,只有宫女和几个守门的宦者,而这些宦者,没有内侍监准许,不得出宫门。
宫女出不了宫门、宦者出不了宫门,外面的人也进不来,让谁去传太医?
------
观音婢要想办事方便,就不能被宫中的规矩缚了手脚,她只有另想办法。
所好的是,承庆殿院子的南门晖政门,直接通往宫外,晖政门里有宦者守门,晖政门外有监门侍卫把守,里面守门宦者不能出去,外面监门侍卫不能进来。
------
观音婢作为秦王妃,想使唤一下晖政门外的监门侍卫,还是能使唤得动的。
她交代侍琴,“你去安排守晖政门的宦者,让他给守卫晖政门的监门直长说一声,叫监门值长派人将吴太医请来。”
侍琴犹豫道,“三娘,这会不会坏了宫中的规矩?”
观音婢笑着问道,“坏了哪一条规矩?”
侍琴也不确定地道,“是不是私自传太医入宫,为宫人诊病?”
观音婢反问侍琴,“为哪一位宫人诊病了?”
侍琴支吾着道,“阴媵人。”
观音婢不同意道,“阴媵人哪里是宫人,她是大王的妾室。”
------
观音婢紧接着问道,“你们几个想一想,如果大王在宫中时,碰到这事他会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