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听说柴尚功在帮宇文宝林向杨婧送一样东西,心中有些不悦。后宫多事,她不想让杨婧与嫔妃们牵扯太多。
于是,观音婢责问柴尚功,这样做是否有违反宫规的可能?
------
柴尚功在宫中多年,能够在数千宫人之中,脱颖而出当上尚功,绝非是泛泛之辈,她既聪慧能干,又极善察言观色,见观音婢态度变得有些冷淡,心中知道秦王妃定是已经生气。
她叉手低头至胸拜道,“贱妾明白这样做确实不妥,所以不敢将宇文宝林所托之物私下送给杨孺人,先禀明王妃娘娘,至于是否可送,还请娘娘定夺。”
------
观音婢在不知道宇文宝林送给杨婧的是何物之前,未置可否,她问柴尚功,“宇文宝林托柴尚功送给杨孺人的是何物?”
柴尚功从袖中取出一个信封,双手托于胸前,回观音婢道,“乃是一封信笺。信笺未封,请娘娘先看一下其中的内容,再决定是否送给杨孺人。”
------
观音婢心想,未封的信笺,肯定没有不可告人之事,她如果拿来观看,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对杨婧的不尊重,弄不好会在她与杨婧之间生出嫌隙。
观音婢微笑道,“既然只是纸笺,柴尚功就直接交给杨孺人吧。”
说罢,观音婢向站在一旁服侍的展画吩咐,“你去请杨孺人过来,就说宇文宝林托柴尚功送来一封信笺。”
展画应诺,到后院去请杨婧。
------
宇文宝林,叫宇文令馨,是隋朝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之女。
宇文述于前年七月病逝,去世之前,是杨广最为宠信的大臣,他的大儿子宇文化及,也深得杨广信任,被封为右屯卫将军,掌管宫中禁卫。
杨广宠信宇文述父子,最后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然后自立为大丞相,假借萧皇后之名,立杨浩为皇帝。
-----
杨广被突厥围困雁门之前,宇文令馨即被宇文述送入宫中。
但那年杨广巡幸太原,宇文令馨并未随驾出行,自那以后,杨广再未回过长安大兴宫。
父亲宇文述死后,宇文令馨的三位兄长,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都随杨广去了江都。宇文令馨在大兴宫中,便成了一个没有后台可以依靠的普通宫人。
------
由于宇文述在朝中的显赫地位,宇文令馨自幼便和杨婧来往频繁,关系亲密情同姊妹。柴尚功是宇文家族在宫中扶持的女官,她是靠着宇文家族的势力,才坐上了尚功的位子。宇文令馨入宫之后,与宫外联络不太方便,便由柴尚功负责进行内外联络。
------
展画去请杨婧之时,观音婢与柴尚功扯了一会儿闲话。
大约过了在盏茶时间的功夫,杨婧和展画一起来到承庆殿,她先是向观音婢叉手屈膝施礼,观音婢微笑着向她微微颔首。
柴尚功见杨婧进殿,连忙起身站起,待杨婧向观音婢行过礼,她也上前向杨婧施礼问好。
杨靖虽说是落魄的公主,但是面对以前的宫人,多少还保留着一丝威仪,她没有向柴尚功还礼,而是微笑着冲她点点头。
观音婢请杨婧、柴尚功坐下说话,两人谢了坐,都在东侧榻垫上坐下,杨婧坐下在了上首,柴尚功坐在了下首。
------
观音婢向杨婧介绍了柴尚功的来意,柴尚功又重新站起走到杨婧面前,双手将信笺递到杨婧手中。
杨婧接过信笺,见信封没有封,心中已猜到,信中写的肯定不是机密之事,心思电转般寻思了一下,便当着观音婢和柴尚功的面,抽出里面的纸笺。
杨婧心中思量,既然信中说的不是机密之事,何必要拿回去一个人看,那样等于是将观音婢当成了外人,如果当着观音婢的面打开,反而给人一种开诚布公之感。
-----
杨婧展开从信封中抽出的纸笺,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字“如能拨冗,望能一见”。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
宇文令馨只所以这样写,是怕这封信落入别人之手,为杨婧、柴尚功和自己带来麻烦。
杨婧看过纸笺,站起身走向观音婢面前,将纸笺双手递给观音婢。然后转过身,问柴尚功,“宇文宝林传笺与我,是有何意?”
柴尚功回道,“宇文宝林说,杨孺人如果方便的话,希望你能到淑景殿去看望她一下。其它的就没有再说。”
杨婧又转过身叉手屈膝向观音婢施礼,恭敬地道,“此事如何处置,还望娘娘裁夺。”
------
观音婢看了看柴尚功,见她在场,有些话不好,就对她道,“柴尚功,宇文宝林托你办的事,你已经办到,本妃代杨孺人对你表示感谢。接下来本妃和杨孺人,商议一下如何处理此事,就不再耽误你的时间。”
柴尚功叉手屈膝向观音婢施礼,“谢王妃娘娘宽宏大量,不对贱妾进行责罚,娘娘如无其它吩咐,贱妾这就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