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有道,“绝对假不了,司直方铎看过诏书当着我的面说的。”
温大雅吩咐温大有,“好,我知道了,你赶快返回城上值守,我这就去禀报唐公。”
-----
温大雅到时,李渊正在酣梦之中,听到温大雅半夜找他,李渊惊坐而起。
紫芙开门让温大雅进入房间,听他禀报完情况,李渊喜不自胜,口中不住喃喃自语,“上天祐我,上天祐我。”
------
当时天下盗贼蜂起,驿路几乎断绝,从江都到晋阳,相隔数千里,信使和行人路上多被劫掠,留守府送往江都的文书往往难以送达。
而如今,不但司直方铎,单使驰驿顺利从江都来到晋阳,没隔几日,皇帝诏使也毫发无损如期到达。
------
李渊心中惊异这是如何做到的,如果没有上天祐护,这几乎不可能。他心中更笃定自己是天命所系之人,在上天的祐护下没有人害得了他。
惊喜之后,李渊趋于平静,他派长孙湛连夜去见李世民,告诉李世民暂缓举兵起事。李世民接到长孙湛送来的消息,又乘夜通知相关人等,取消举兵起事的约定。
------
第二日上午,方铎召集在晋阳的文武官员,将王仁恭从太原郡狱中放出。
当着众官员之面,方铎宣布大隋至尊皇帝刚刚送达的诏书,“赦免李渊、王仁恭抗击突厥不力之罪,各自依旧检校所属各部。”
意思是说李渊和王仁恭没罪了,两人都官复原职。
李渊、王仁恭听完诏书,跪拜于地,叩谢皇帝圣主隆恩。
------
接完圣诏,议事结束,李渊回到后院,李世民、观音婢已在李渊房中等待。
说起今日之事,李渊不禁连连称异。他对两人感慨道,“只有神人,才能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你们说这位诏使是不是神人?”
“远隔数千里,驿路几乎断绝不通,他却能够不早不晚来到晋阳。这是上天借他来向我等暗示,我当真是天命所归。”
李世民、观音婢也觉得,皇帝诏使来得太过让人出乎意料,两人竟然也在怀疑,是不是真的是有天意?
------
经过此事,李渊对举兵起事更加有了信心,他对李世民、观音婢道,“有上天祐护,何愁大业不成,我等当待机而行,在最合适的时候起兵举事。”
“我只所以今日让二郎暂缓起兵,是觉得准备得还是仓促了一些。下一步要争取军心、民心向我,起事前先稳保在山西根基稳固。”
李世民虽然觉得李渊还是太过小心,但仔细想想他说的也有些道理,就对李渊道,“如今阿爷举兵起事的决心已定,世民一切都听从你的安排。”
------
自此之后,李渊暗中派人到河东、长安,仍命李建成、柴绍广结英雄豪杰,让李世民在晋阳秘密联络官员豪强,推财养士,招募各类人才。
不管是逃卒亡命、博徒轻侠,或是地痞无赖,只要有一技一艺之长,李世民都以礼相待,从而赢得太原郡士庶之心,结交之人无不愿追随效命。
------
李渊和李世民商定先争取民心,李渊安排刘文静伪造杨广敕书,敕书中说,“将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四郡,年龄二十已上,五十已下男子服兵役,到年底时前往涿郡,再交征讨高丽。”
敕书发出,各级官吏群情汹涌,庶民百姓皆骂主上无道,不顾百姓死活,无论官吏还是百姓都生出背离大隋之心。
-------
进入二月,全国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又有几股大的势力在各地崛起。
马邑郡发生兵变,郡守王仁恭刚从晋阳返回,即被鹰扬府校卫刘武周斩杀。然后,刘武周开仓赈济饥民,传檄属下州县自称太守,拥兵一万多人,向始毕可汗传信,表示愿意归附突厥。
李密叛军日益壮大,自号为魏公,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以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黄河以南、江淮以北各路盗贼群起响应,归降李密者络绎不绝,拥有兵力号称几十万。
------
三月,刘武周攻占汾阳宫,用汾阳宫宫人贿赂始毕可汗,突厥立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即皇帝位,号称天子。
梁师都占据陕北诸郡,被突厥立为大度毘伽可汗,即皇帝位,国号梁。
------
四月,金城府校尉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封长子薛仁杲为齐公,小儿子薛仁越为晋公,宗罗睺为义兴公,尽占陇西之地,拥众十三万。
李密帅众三万占据洛仓,大修营堑威逼东都洛阳,授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赵仁基为骠骑,选军中尤骁勇者八千人,分别隶属四骠骑。李密夸耀,“此八千人足当百万。”
------
到了这个时候,山西周边已乱,东有魏刀儿、北有刘武周、西有梁师都、南有李密。
西京长安,也已周边不靖,北有梁师都、西有薛举、东有李密。
东都洛阳,则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李密率大军占领洛仓,直逼洛阳。
到如今,东西两京都已自顾不暇,关中、河南守军已无力顾及山西,晋阳举兵起事的良机已经到来。